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特别大。所以,我国需要提高粮食产量,完善相关的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南方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如果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养鱼,那么水资源和场地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但是在这个环节中会产生水稻病虫害,云南地区在采用这项技术中已经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天然是需水量大的一种农作物,经过古人的智慧积累培育出来水里种稻,水中养鱼的稻鱼共生系统。水稻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天然饵料,鱼类又减少了稻田的病虫害,水稻和鱼类和谐共存,因此稻鱼共生系统病虫害防治对于水稻的栽培技术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
适于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高产高效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稻鱼共生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株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一次性使用有机肥的稻鱼共生条件下,供试杂交稻品种相对于常规稻品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其中,籼粳交杂交稻甬优5550、甬优7850和甬优8050,籼型杂交稻嘉丰优2号和深两优332,较耐倒伏,并且有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产量较高,可作为稻鱼共生系统的推广应用品种。  相似文献   

4.
稻鱼共生系统不同水深对水稻和鱼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稻田养鱼的一个限制因子,研究稻鱼系统蓄水深度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稻鱼共生系统不同蓄水深度对水稻和田鱼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源不足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只要能够保证水稻生育期稻田水深达到10 cm就能开展稻田养鱼,田鱼生长早期不受影响;水源充足的地区,稻田水深25 cm时,水稻产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稻田选择选择稻田相对集中、单块面积333.5㎡以上,光照充足,无旱涝影响,保水能力强,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大雨不淹,水质清新无污染,肥力高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和黏土稻田。2养殖鱼类适宜养殖的鱼类有鲤鱼、草鱼等。3稻田改造3.1加高、加固田埂移栽、放鱼前修补、加固、夯实田埂,做到不渗水、不漏水。田埂应高出稻田平面50 cm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一升麦子掉鱼苗,红黑数来共百条;早稻花时鱼正长,烹鲜最好辣番椒。"这首清朝诗人徐容丛的《咏田鱼》描绘的就是稻鱼共生的农业生态景观。在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青田农民还保留着"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传统经验,并培育了地方特有品种"青田田鱼",青田田鱼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强、性情温顺、喜集群等  相似文献   

7.
叶龙荣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694-1696
为筛选出适合顺昌县稻鱼共生直播栽培的优质稻品种,引进野香优699、野香优744、野香优967、闽糯6优6号、荃优212、美香占2号、紫两优7377个优质稻品种开展稻鱼共生直播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产值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美香占2号、野香优699、紫两优737、闽糯6优6号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符...  相似文献   

8.
稻鱼共生绿色防控单季稻病虫害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稻鱼共生对单季稻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对稻鱼共生和非养鱼纯种单季稻处理模式下,单季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田稻飞虱等虫害的发生情况及田纹枯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非养鱼纯种单季稻处理相比,稻鱼共生处理能够显著减少上述3种害虫的感染数量,降低田纹枯病的发病率,提示稻鱼共生是一种有效地单季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稻鱼共生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引进甬优15、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等共10个杂交水稻品种,并在稻鱼共生系统下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稻曲病抗性及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泰两优217、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2号这3个杂交水稻品种比较符合要求,尤其是泰两优21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稻曲病抗性强、米质优,在本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田块选择及工程要选择水源有保证,能排能灌的田块,把田埂加高到1米以上,并能保证不垮不漏。开挖鱼沟鱼凼,鱼沟鱼凼占田块面积的10%~15%,其中鱼凼占5%~8%,凼深1.5~2.0米,以圆形为好。鱼沟宽1.4~1.6米,深30~40厘米,并和鱼凼相联使沟、凼形成一个联通的网络。在靠近田埂处为露宿鸭搭一栖身棚,大小依鸭数量而定,约30~40只/米~2。为防鸭逃,在田块四周用竹片编围栏,高30~40厘米,略向田内倾斜10~20°,插于田埂上。  相似文献   

11.
梅顺 《现代农业科技》2022,(18):140-142
本文介绍了稻虾鱼共生轮作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具体包括优化稻田条件、种养时间、种养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虾鱼共生轮作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lobal important agriculture heritage system, GIAHS)保护的试点项目,该系统中最适水稻密度的选择关系到其更好地应用推广。对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栽培密度开展了优化研究,分析3种水稻栽培密度(高、中、低密度株行距分别为20 cm×30 cm、30 cm×30 cm和40 cm×30 cm)下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构成,记录3种水稻密度青田田鱼(Cyprinus carpio var.color)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低密度(40 cm×30 cm)条件下的水稻分蘖数和生物量在拔节期后均显著高于高密度;在3种密度中,低密度(40 cm×30 cm)下的水稻茎秆构成性状优势明显;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茎秆构成因子是穗长、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是千粒重。水稻中密度(30 cm×30 cm)栽培时青田田鱼的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 SGR)达到最高值4.54%±0.03%,极显著高于高密度(20 cm×30 cm)时的3.62%±0.04%。各水稻密度下的青田田鱼的存活率(survival rate, SR)无显著差异。基于水稻生长和综合效益考虑,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采用中密度(30 cm×30 cm)栽培方式可以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同时获得更快的田鱼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系统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是全国“六五”期间攻关项目。在1980年国家提出“病虫综合防治”设想和各参加单位原有工作基础上,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通过三年来(1983—1985)的协作攻关,成效比较显著。开发出十项关键性综防技术,基本上形成了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出了各稻区区域性综防要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影响,改变了“单一病虫”的防治局面,使水稻病虫防治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有计划地开展综合防治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茗岙乡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引进6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稻曲病抗性及品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血糯品种成熟期最晚,但其叶片为深紫色,可作为彩色稻用于各种田间图案制作;2个香稻品种成熟期较早,稻米香味浓;2个优质品种产量构成因素较均衡,产量较高,米质有嚼劲。这6个特色、优质水稻品种均较抗稻曲病,米质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于瑾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6):146-147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水体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其中化肥和农药等对水体的污染约占30%以上,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和缓解,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立并扩大环保高产并重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主要就龙游县稻鱼共生农业系统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水体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其中化肥和农药等对水体的污染约占30%以上,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和缓解,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立并扩大环保高产并重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主要就龙游县稻鱼共生农业系统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稻鱼共生是一种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这种生态循环系统通过"鱼吃昆虫和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维持自身正常的生态平衡,既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又解决了病虫害防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进行稻田养鱼的国家,这种传统的生态农业方式既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又能增产粮食和水产品,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而被传承下来,并在稻作区广泛传播,成为极富生命力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当今农业生产中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富有启发意义。这一历史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今天传统稻鱼生产方式正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农业科学》1994,(5):33-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