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推广应用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提高灌区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在分析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包括灌溉计划优化,实时监测与控制,数据分析与决策等模块的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采用了自动喷灌装置、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站等智能化灌溉设备,实现对灌溉过程的精准监测和控制。结果表明,通过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实际应用,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灌溉过程中的水量浪费得到有效减少。灌溉计划优化和实时监测与控制模块的运行,使得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变化和作物需求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精准灌溉。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灌溉方法存在的问题,在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更多的农业灌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滴灌设备是利用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将水直接送到作物的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明显改善作物生产的环境,被广泛的应用于保护地、蔬菜、花卉、水果以及无土栽培等生产,尤其在冬季生产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农业智能灌溉离不开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其中,土壤湿度因具有惯性和滞后性强的特点,使智能灌溉系统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基于此,针对传统农业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利用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一套智能灌溉系统,根据传感器获得的湿度信息进行模糊推理,分析作物灌水时间,以实现按需精准灌溉的目的,提高灌溉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农业灌溉方式耗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单片机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射频技术及模糊控制,研发一套应用于滴灌、喷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方式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农田土壤水分含量和空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信息,计算出作物腾发量和土壤湿度,并以这2个变量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然后根据作物不同时期的生长信息及专家经验,制定数据库和规则库对输入量进行模糊推理;最后解模糊,输出作物需要的灌溉时间,得到灌溉决策,对作物进行精准灌溉。为避免大量布线,系统还采用射频技术,实现对灌溉电磁阀的无线控制。  相似文献   

5.
<正>帮助世界投入更少,收获更多当前,世界人口越来越多,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能实现更加有效地节约显得尤为重要。在耐特菲姆,我们帮助客户通过更少的资源获得更高的产量以及更好品质的作物。耐特菲姆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智能滴灌和微灌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自1965年将世界上第一个滴灌解决方案介绍给世界以来,专注研发推出了多种灌溉产品,帮助我们的客户获得高产优质的作物,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对珍贵自然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6.
比较人工手动灌溉、依据时间定时定点灌溉(时序灌溉)和作物模型决策灌溉(智能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灌溉处理的水分和养分消耗量较小,茎粗、叶绿素、叶片数、坐果穗数等各项生长指标也均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在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同时,可有效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多数智能温室控制技术都是模仿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装备,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虽然在自动采集软件和远程网络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就全国而言应用覆盖率仍然很低。本项目通过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对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对信息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智能灌溉,提高效率,进而达到促进作物生长最优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光伏水泵灌溉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物联网技术,结合光伏水泵及微灌技术,开发出一种智能手机APP客户端,实现人们对农田土壤的远程监控。土壤传感器将收集的土壤水分、温度、微量元素、PH值等参数,反馈到手机APP的数据库中,通过智能计算,以操作APP实现对农田的智能灌溉,从而提高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并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整个系统使用的电能均来自太阳能,实现了清洁、智能、高效灌溉,可解决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农业灌溉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9.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农业新技术,主要将施肥与灌溉融为一体,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作物生长需求均匀、定量、定时、按合适比例地为作物根系供肥、供水的农业技术,使根区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疏松度,从而提升养分利用率。由于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水省肥等特点,所以在农业领域中受到广泛青睐且获得推广运用。本文立足于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分析,针对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雄风专家系统开发平台(XF6.1),结合Visual Basic 6.0开发语言,将节水灌溉专家系统中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及渠道流量等有关参数采用数学模型和通用公式来设计,最终实现节水灌溉专家系统预报与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近日,先正达和DSM公司宣布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基于微生物的生物解决方案。该项合作的意图在于通过合作增强全球产品多样性。两家公司表示,这些生物体可以保护作物、防治病害和提高作物产量。在未来的十年里,全球生物技术产品的使用量将获得两位数增长,到2030年,生物技术产品将占据全球作物保护产品市场的10%份额。  相似文献   

12.
作物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农业生产中智能灌溉和远程自动化的需求,设计并研发了一套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该系统可对土壤墒情进行监测,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自动灌溉。并可利用GSM模块以手机短信等形式将需求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远程向单片机发送指令,实现灌溉。初步试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能准确采集土壤墒情信息,实现远程自动灌溉控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温室灌溉方式效率低、水资源浪费大、对作物管理不科学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MESH自组网络技术、无线互联网等嵌入式技术,通过监测温室空气和土壤温湿度信息对温室灌溉进行智能管理。该系统的应用不仅极大提高了灌溉效率,降低了水资源浪费,使作物管理更科学,而且符合目前我国温室智能灌溉装备市场的极大需求,同时还可升级为具有多参数、多点监控功能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大大推动了我国高效精准农业的发展。此外,由于采用无线多条通讯方案,该系统具有布局方便、操作简单、节点容量大等特点,更适合温室管理人员使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灌水施肥方法,是通过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作物的呼吸作用是其生长代谢的重要过程。氧气是作物呼吸作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传统灌溉方式不能给作物提供良好的气体环境,从而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减产,进而促进了增氧灌溉的产生。通过对目前不同增氧方式灌溉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将不同增氧方式在农业灌溉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目前存在的缺乏对定量的评价方法、投入使用成本过大等问题,同时结合增氧灌溉发展的问题,对增氧灌溉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面向城市公园景观、道路绿化、农业园区等节水灌溉需求,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了作物用水模型、用水计量控制技术等,通过对相应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的熟化,研究开发节水灌溉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传输通讯、决策处理等核心功能,系统应用将更加有效地使灌溉达到节约、便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用途 大田作物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两者互相结合的新型灌溉技术。它将有压水源通过滴灌管道系统变成细小的水滴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节水灌溉;同时,由于覆膜可大大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使得作物根系在滴头附近集中发育,使水、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5)
<正>1.技术概况(1)概念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通过管道灌溉系统输送至作物根部或叶片表面,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节肥农业技术。(2)流程针对不同作物制定水分、养分和肥料等灌溉施肥制度,通过各种设施设备,进入田间不同的输配水管网,适时定量地供给作物水肥(详见水肥一体化技术示意图)。  相似文献   

19.
王新华  郭美华  范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28-22532
根据蒙自坝子中部蒙自气象站1980—2010年逐月气象资料和相应的作物数据及CROPWAT软件,计算了蒙自坝子近31年来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通过排频,确定了不同作物在相应保证率下的灌溉用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花生等大春作物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分别为696.2、427.7、517.8、414.0和469.0mm,作物需水量离差系数较小。大春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较多,故灌溉需水量很少,但水稻因为泡田用水、秧田用水、生长期渗漏等,导致灌溉用水量很大,成为灌溉需水量最大的作物;小春作物蚕豆、小麦、油菜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分别为394.8、412.5、476.2mm。因为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相对较少,小春作物灌溉需水量很大;甘蔗、蔬菜为全年种植(生长)作物,作物需水量分别为1308.3和1186.9mm,灌溉需水量分别为675.2和523.51/11/1,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2和第3位灌溉需水量最大的作物。该研究为蒙自坝子灌溉制度制定、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1、水肥一体化是一种新的灌溉和水施肥技术模式。在加压灌溉条件下,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按照科学配方,将化肥溶解在灌溉水中,根据作物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和土壤水分、养分状况,把水和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加压灌溉有多种方式,最适合与施肥结合的足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和小管灌4种形式。该模式使干百年来的浇地变成了浇作物,把向土地施肥变成了向作物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