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保障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提高鲜切蔬菜生产加工效率,减少加工过程中因原料批次而导致的召回正本增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鲜切蔬菜加工过程追溯的批次混合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该研究通过分析鲜切蔬菜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根据中小规模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研究适用于单原料仓库、单成品仓库的生产加工过程,构建基于企业生产订单和多原料批次的生产加工模型。在模型构建上,综合考虑了加工过程中单个订单不可拆分,以及原料批次选取时应优先选取最近未用完批次原则等企业生产加工管理的实际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对订单的加工次序和原料批次的选取次序进行优化。采用北京某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平均召回规模及平均出成率作为鲜切蔬菜加工的目标函数。结果表明,通过算法优化后的目标函数值与初始值相比提高了10.5%,能够有效减少平均召回规模并提高产品加工的综合出成率,该模型为中小规模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原料批次分配及生产流程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鞍山日光温室的沿革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鞍山地区冬季利用日光温室生产蔬菜有较长的历史,远在30年代近郊旧堡区城昂堡村一带就开始利用日光温室生产蔬菜,以后温室结构形式不断改进,性能不断改善,生产效益也越来越好。到1989年全市已有日光温室19890亩,年生产鲜细菜10145万公斤,不仅保证了本市供应,还大量的销往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成为冬春季重要的鲜细蔬菜生产基地。回顾过去70年的发展过程,大体经过以下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鲜切果品保鲜技术及其生物学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鲜切加工过程使果实组织严重受伤,造成生理紊乱、切面变色、组织变软和腐败微生物侵染,因此,鲜切果品的快速变质、货架寿命短是阻碍其商品化的最大障碍。本文针对鲜切果品的生理和生化变化特点,总结出果品鲜切加工的关键生物技术,目的是为鲜切果品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牛肉干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潜在危害进行系统的试验与分析,通过对各生产环节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杆菌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确立了加工过程易发生微生物二次污染的环节.针对不同环节实施HACCP体系加以控制并与传统加工条件下生产的牛肉干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ACCP体系的实施即原料经发酵预处理,加工用具、人员及操作环境的消毒措施、抽真空包装、二次杀菌能有效控制加工环节的微生物污染,提高牛肉干的安全性,对延长牛肉干的保质期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在鲜切生姜涂膜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壳聚糖涂膜对鲜切生姜的保鲜效果,以壳聚糖为主剂配制成涂膜液,在4℃下对鲜切生姜进行涂膜保鲜试验,研究了壳聚糖质量分数对鲜切生姜品质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对鲜切生姜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可以减轻鲜切生姜贮藏过程中的褐变、质量损失,抑制可溶性总糖及Vc的减少,抑制粗纤维的增加。从贮藏效果看,以质量分数1.5%的壳聚糖涂膜处理为最好。质量分数1.5%壳聚糖涂膜可以延缓鲜切生姜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发生,抑制细胞壁的降解以及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的破坏和解体,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从而达到延长鲜切生姜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热激处理对鲜切莴笋色泽和质地的影响,以鲜切莴笋为材料,通过两因素三水平旋转中心组合试验,研究热激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鲜切莴笋a*值、b*值、硬度、脆度、咀嚼性的影响,并在统计分析后,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a*值、硬度、脆度、咀嚼性的回归模型都极显著,b*值不显著;热激处理温度是鲜切莴笋a*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处理时间是硬度、脆度、咀嚼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鲜切莴笋最佳热激处理条件为:温度49.52℃,时间13.14 min。在此条件下,鲜切莴笋达到最小a*值-12.97,最大硬度40.86 N,最大脆度44.69 N,最大咀嚼性17.96 m J。由此可见,实际应用中可采用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14 min得到莴笋净菜良好的色泽和质构。本研究结果为鲜切莴笋热激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曲酸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曲酸对鲜切西兰花的保鲜作用,为曲酸在鲜切西兰花保鲜研究中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西兰花为试材,采用2.5%曲酸浸泡鲜切西兰花15 min,并贮藏于4℃条件下12 d。研究曲酸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失重率、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曲酸处理可有效减少鲜切西兰花贮藏期间水分的散失,延缓TA、V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减缓MDA的积累,抑制PPO的活性。曲酸浸泡处理可显著提高鲜切西兰花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热激处理对黄瓜片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延长鲜切黄瓜货架期,提高其贮藏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的有效方法,该文研究了热激处理(热水)对鲜切黄瓜贮藏过程中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能够有效减缓鲜切黄瓜贮藏过程中脆度、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推迟腐烂的发生,使产品在贮藏过程中保持优良品质。48~49℃热激处理10 min效果较好,处理后的鲜切黄瓜5℃下贮藏9 d仍具有商品价值。鲜切黄瓜在5℃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的数量会逐渐增加,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自始至终不存在。48~49℃,10min的热激处理有效地减少了鲜切黄瓜中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的数量,并对其后来的增殖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表明,热激处理可诱导鲜切黄瓜对微生物的抗性,进而延缓贮藏期间微生物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生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蔬菜,也是医药、化工、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山东省出口创汇的重要特产蔬菜之一。为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栽培中要掌握其独特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保持鲜切莲藕货架期的感官及营养品质,选取氯化钙、阿魏酸和乙醇3种保鲜剂进行单因素实验,以总容差ΔE*、失重率和菌落总数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最佳配方并验证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氯化钙、阿魏酸和乙醇复配能有效改善鲜切莲藕的贮藏品质。经方差分析和回归拟合确定复合保鲜剂最优配比为氯化钙质量分数0.68%、阿魏酸质量分数0.18%、乙醇体积分数15%(均用无菌水配制)。通过验证,贮藏12 d后鲜切莲藕的ΔE*为8.64,失重率和菌落总数分别为2.85%和7.26 lg(CFU·g-1), 与预测值相近;复合保鲜剂还能够维持鲜切莲藕的硬度及微观结构,减缓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流失,抑制酚类物质含量下降及可溶性醌的积累。本研究结果可为鲜切莲藕复合保鲜剂的研发及提高鲜切莲藕贮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武清区地处京津走廊,是天津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县,因此有"京津鲜菜园"之称。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地下水资源开采量逐年增加,蔬菜生产中传统灌溉方法的用水量大、肥料流失严重,不仅浪费,还污染生态环境,严重制约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在武清区实施推广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起到节水、节肥、保护环境的作用,对京津两地居民的"菜篮子"工程起到保障作用,而且有利于带动天津市其他区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主要针对设施番茄进行水肥一体化试验,以期对推广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对牛肉干加工各环节微生物污染危害进行系统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生产环节,应用HACCP体系对牛肉干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等进行危害风险的鉴定、评估并确定相应的关键控制点(CCP),建立与CCP相对应的微生物污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优化支持向量机在鲜切生菜加工HACCP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解决鲜切生菜加工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关键控制点智能发现的方法。在通用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鲜切生菜加工关键控制点的发现试验中,依靠人工经验选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核函数参数,识别关键控制点准确率波动较大。该文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参数的选取,构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GA-SVM)模型,应用该模型在鲜切生菜生产关键控制点的发现试验中获得了87.5%的识别率,比传统方法稳定性更高。该方法对其他HACCP关键控制点的智能发现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培叶菜产供安全过程管控技术体系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叶菜产业质量安全提档升级需求为导向,以保障鲜食叶菜产品安全为基础,创新设计开发与集成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长三角区域气候和生产基础的水培叶菜产业链全链配套技术产品与应用技术规范。具体包括生产设施及设备环节的水培叶菜安全生产专用大棚及雨水循环利用装置、物联网远程光温湿测控系统、营养液自动调配循环系统及纳米转光农膜;安全生产环节的病虫害多重阻隔控制技术、无残留大棚环境及生产消杀技术、叶菜品种茬口选择技术以及营养液品质调控技术;安全采收环节的水培叶菜品质等级标准,配套水培叶菜塑化剂监测技术;加工环节集成鲜切蔬菜半自动加工流水线,配套肉桂精油纳米保鲜剂、抗坏血酸钙制剂以及致病微生物预测模型实现叶菜品质保持;信息可溯环节配套手机溯源信息系统。该技术体系已在6家企业进行多项或全技术体系的应用示范,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臭氧水浓度对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分别采用0 mg/L、0.87 mg/L、1.1 mg/L、1.4 mg/L、1.8 mg/L的臭氧水浸泡处理鲜切菠萝2 min,装在塑料托盘中并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在冷藏(5℃)过程中每3 d测定鲜切的菌落总数、抗坏血酸、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色泽。结果表明:经0 mg/L、0....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将60Co-γ辐照引入苦瓜的鲜切加工过程,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苦瓜杀菌效果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0.52kGy以上的辐照处理对鲜切苦瓜细菌、大肠菌群、肠炎沙门氏菌(D10=0.33),英诺克李斯特菌(D10=0.29)杀灭效果显著;1.86kGy以下的辐照对鲜切苦瓜色度、硬度的影响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0.52~1.86kGy辐照处理对苦瓜的色泽、气味、质地和滋味、组织状态等方面可接受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0.52~1.86kGy辐照剂量可以有效控制鲜切苦瓜中的微生物而不影响其感官品质,能满足糖尿病人的食用要求,货架期可达6d。  相似文献   

17.
茯苓采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其品质及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加工工艺,降低茯苓品质劣变风险,该文以传统"发汗"、水蒸气蒸制、鲜茯苓直接切制(无预处理)处理的茯苓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茯苓品质、干燥动力学展开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预处理方式是影响茯苓品质的重要因素。①传统"发汗"处理茯苓的水溶性多糖质量分数是鲜茯苓直接切制的1.5倍、水蒸气蒸制的1.7倍,水蒸气蒸制处理茯苓的水溶性多糖质量分数显著低于鲜茯苓直接切制。②传统"发汗"处理茯苓的三萜质量分数显著低于鲜茯苓直接切制及水蒸气蒸制,水蒸气蒸制与鲜茯苓直接切制间无显著差异;通过适当控制"发汗"时间、"发汗"温度,可保持茯苓三萜含量不发生显著降低。③受传统"发汗"过程中物质迁移积累现象的影响,传统"发汗"处理茯苓的成品显著变白,色泽改善;水蒸气蒸制处理茯苓的成品显著变黄、变红,色泽变差。2)预处理方式是影响茯苓干燥特性的重要因素。与鲜茯苓直接切制相比,茯苓经传统"发汗"、水蒸气蒸制处理后,物料组织状态(硬度、孔隙率等)、化学成分(含量等)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毕渥数Bi显著增大(表明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导热热阻的作用增大),形状参数β在0.3~1的区间内显著减小(表明干燥过程始终为内部水分扩散控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传质系数显著增加,最终表现为干燥速率升高,干燥时间缩短。水蒸气蒸制处理在提升干燥速率方面的效果更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加工工艺,降低品质劣变风险,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茯苓品质形成及干燥动力学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中药材发汗的机理与作用机制,促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规范化提供试验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任佳  乔勇进  王海宏  陈召亮 《核农学报》2012,26(2):300-305,323
通过0.5、1.0、1.5和2.0kGy剂量的电子柬辐照处理鲜切哈密瓜,采用聚丙烯(PP)材质托盘和聚乙烯(PE)保鲜膜包装,置于5℃,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贮藏,研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鲜切哈密瓜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显著降低呼吸速率,显著抑制Vc、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的下降,减少丙二醛积累,降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1.5kGv辐照处理的鲜切哈密瓜在贮藏至第13天时,感官品质保持良好。综合电子束辐照对鲜切哈密瓜的保鲜效果,确定最佳处理剂量为1.5kGy。  相似文献   

19.
以马铃薯薯渣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实验研究,探讨其产甲烷的潜力,并进行生产车用燃气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薯渣是一种良好的发酵原料,其中TS 17%,VS/TS为95%,每吨VS产沼气421 m3,每吨鲜料产气68 m3。  相似文献   

20.
鱼菜共生系统中不同种类蔬菜对养殖尾水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鱼菜共生系统实现了水产和蔬菜间的物质循环转化,是一种零排放可持续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为探究鱼菜共生系统中不同种类蔬菜生长状况及其对养殖尾水氮素转化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种类蔬菜(圣女果、线椒、蕹菜、芹菜、紫背菜)基于耦合型鱼菜共生系统的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在26 d的栽植试验中,各试验组蔬菜鲜质量和株高均有正向增长,根质量占比与鲜质量增长量关系的拟合曲线为一元二次方程,当根质量占比在34%~42%间时,植株各器官发育较好,对营养物质转化效率高,圣女果有最大鲜质量增长量28.43 g、最大株高增长量31.84 cm和最大株高相对增长率241.32%;试验中换水周期为3 d,各试验组水体氮化物浓度指标均显著下降,圣女果42 h氨氮相对去除率达69.17%,6 h内亚硝酸盐氮相对去除率为41.09%;在循环周期末期,水培组圣女果有最小氨氮质量浓度0.152 mg/L,pH值稳定在6.98左右,水培紫背菜有最大亚硝酸盐氮相对去除率55.25%和硝酸盐氮相对去除率42.35%。综上,在耦合型鱼菜共生系统中圣女果对养殖尾水的水质和氮素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和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