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政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24-25
淮安市的生态农业建设已有多年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该文针对淮安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淮安市农业循环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循环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在我国建设中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详细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描述了淮安市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杨菊芬 《长江大学学报》2013,(11):143-146,6
江苏省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强省,淮安市是发展中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近年来,淮安市经济稳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群众体育运动发展势头较好。通过分析淮安市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现状,找出淮安市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促进淮安市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荣建英  冯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19-10021
为了协调好农业高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淮安市淮阴区为载体,分析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农业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农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学及食物链原理,对淮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生态农业得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推进湖北省孝感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发展农村,找到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基于对孝感市生态农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孝感市生态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其成因,最后提出具有一定适用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组织管理对于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生态农业组织管定义,论述其主要职责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生态农业发展阶段的组织管理实践,论述了我国生态农业组织管理的主要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生态农业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发展与构建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特点,介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依据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我国生态农业及产业化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展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明确指出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加速构建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加速构建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省池州市生态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农业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生态农业资源的赋存条件,深入分析生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农业与贵州喀斯特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分析毕节试验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结论:毕节试验区发展生态农业是喀斯特山地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在实践经验、自然资源、政策支持与发展潜力方面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应从耕地资源利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改善和拓展生态农业模式等多层面综合促进试验区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济平 《农家致富》2005,(16):45-45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把农村沼气推广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重要抓手.紧抓不放.通过户用沼气池的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家园的清洁卫生、水源的清洁保护、田园的清洁生产,实现了资源消耗性常规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生态农业的初步转变。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321-32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推动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助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淮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对当前淮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淮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五河县着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积极探索具有五河特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径,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本文在总结五河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五河县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五河县着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积极探索具有五河特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径,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本文在总结五河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五河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日本生态农业的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业在实现现代化之后,面临着农业人口老龄化、农地面积减少和破碎化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日本生态农业发展过程的变迁,分析了日本传统生态农业模式的特征。日本政府于2001年正式提出一种全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美多丽"(Midori)生态农业模式,在分析了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背景、结构功能和内涵特征后,比较了"美多丽"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生态农业模式的差异。显然,日本的这种新型生态农业理念与模式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县域生态农业系统评价理论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述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和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体系,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进行了县域生态农业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03年,德清县县域生态农业系统总体呈现优化趋势,这主要是由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所致;后期生态指数基本接近综合指数,而经济指数和社会指数对县域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指数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进一步表明德清县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自然环境优势,同时应该加大发展经济力度,提高县域生态农业系统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就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模式展开分析的,对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循环技术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重视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充分的发挥生态农业循环技术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囡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0):198-198,201
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和淮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指出淮安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发展中的制约因素。通过对淮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找到相应的对策,以解决淮安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高淮安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淮安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保障淮安市现代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淮安市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农业在西方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后发展较快。对生态农业及其模式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较为深刻和丰富,但生态农业科研远远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加强对生态农业理论及其模式的研究将对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联系茂名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归纳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总结了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立足于已取得的成果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