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一次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的研究对控制地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在诸多气候灾害中,强降水暴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针对现阶段暴雨检测系统、预警系统的安装现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为今后预防强降水暴雨气候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4年8月10-11日四川省乡城县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此次强降水过程具有降水强度大,总量多且集中,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等特点。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是造成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乡城县气象局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天气会商,结合本地气候特征做出了准确预报,为整个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3.
张京红  高峰  官满元  刘少军  张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11-17212,17218
2009年10月22日受热带低压、低压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岛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地质灾害。通过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是在特定地形条件、大风和暴雨等气象因素共同作用下滑动失稳的滑坡。其中热带低压产生的强降水和大风力,是诱发东线高速公路暴雨型滑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象观测等资料对2013年7月16~18日珲春市出现的一次夏季强降水天气进行总结分析。此次暴雨天气具有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危害程度深等特点。高原低涡、西南涡等是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不断将大量的水汽输送到珲春市上空,为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暴雨区上空大范围强烈的上升运动区和深厚的上升气流具备了产生强降水的大潜势,是强降水发生发展的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5.
桂东南“6.23”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勇林  林宝亭  陆秋霖  苏尉宣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20-1222,122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2年6月21~24日广西东南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低涡和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在广西中部是此次特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因素。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充分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层结的能量场在强降水发生前已形成,强降水发生过程中,强辐合明显,短时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分析红外云图和TBB均可以很好反映了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出现的强降水时段。  相似文献   

6.
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的加剧,气象条件变化也变得愈加复杂。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作为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多发国家,强化气象服务能力有助于降低极端气象环境下的影响和危害。本文就短时强降水和暴雨气象条件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为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防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2014年7月3—5日咸宁市强降水引发的灾情及对辽宁省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介绍了相关部门对此次强降水天气所做的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情况、社会反馈情况,并从经验、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3个方面对此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巴彦淖尔市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东移的高空槽叠加在暖区上空造成大气层结不稳定触发了此次暴雨过程;阻高稳定少动,副高西伸北抬,暖湿水汽输送加强,是本次暴雨产生和维持的条件;(2)利用雷达数据的演变可以确定中小尺度系统的位置、强度和发展趋势,提前开展强降水等强天气的预报和预警;(3)阴山山脉的强迫动力抬升为本次强降水的增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潘忠义  王桂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88-1889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对2010年7月19-20日发生在辽宁绥中地区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稳定偏北是产生此次强降水的根本原因。西南涡北上为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热力辐合抬升条件,冷空气东移南下为过程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1年6月底至7月初福建省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前期,500 hPa形势场上中高纬环流形势主要呈“两槽一脊”型。此次暴雨天气出现在西南急流暖湿强迫的形势下,不断扩散的冷空气同江西、福建一带的武夷山脉附近的低层暖湿气流共同积聚,形成适宜强降水天气发生的良好条件。地面辐合线是此次强降水天气触发的重要原因。地面辐合线触发的对流云沿武夷山山脉移动和发展,地形的强迫抬升促使降水强度不断增大,形成暴雨天气、大暴雨天气。在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有1条湿舌分布在孟加拉湾到我国江南、华南北边以及福建省上空,不断向闽西北一带输送水汽,并且大暴雨落区比湿值处于14.0~16.0 g/kg之间,均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出现带来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垂直速度大值区,925 hPa散度辐合区均对应此次大暴雨落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成了“抽吸”效应,促进了对流的不断发展,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条件;沙氏指数(SI)为负值,K指数达38℃以上,为此次暴雨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井冈山市2015年7月1-2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志刚 《北京农业》2016,(4):141-14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高空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7月1-2日江西省井冈山市出现的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 Pa低压槽和700 h Pa和850 h Pa切变线和西南急流的共同作用下,西南暖湿气流与东北冷涡后南下的冷空气在江西省境内汇合造成了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水汽条件、热力条件等都与这次暴雨天气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17年7月25—26日东辽县气象局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2017年7月25—26日发生在东辽县的暴雨天气情况,并阐述了东辽县气象局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开展的应急响应服务情况,包括监测联防、应急响应、预报预警等,总结了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的措施,并对服务效果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气象部门开展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 3.2数值模式产品剖面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4月24—25日发生在德州市的一次春季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在西风槽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低涡切变线是强降水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700 hPa和850 hPa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地面倒槽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探空图、水汽通量、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 3.2数值模式产品剖面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4月24—25日发生在德州市的一次春季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在西风槽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低涡切变线是强降水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700 hPa和850 hPa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地面倒槽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探空图、水汽通量、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16年5月6日彭州市出现短时暴雨天气过程,具有降雨量大、持续时间短、落区集中等特点。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着重从天气形势、探空图、雷达资料、物理量诊断等角度针对本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掌握此类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做好其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6年7月19—20日巨野县暴雨天气过程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6年7月19—20日,山东省巨野县连续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巨野县气象局高度重视此次强降水气象服务,密切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实地调查,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应对,为生产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本文分析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基本情况、造成的灾害及影响,总结气象预报服务情况及服务效益,以期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15年7月3日瑞金市出现暴雨,北部乡镇大暴雨,强降雨落区与"5·18"特大暴雨区域存在重叠,也是2015年来瑞金市出现的第3场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要素、物理量场、卫星云图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这次强降水天气的影响系统等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特征,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低槽、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急流。西南急流提供的良好水汽条件是产生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重要条件;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分析出MCS云团影响区域,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强度、移动方向等特征是强降水预报预警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2013年8月14日的短时强降水天气造成的灾害从经济损失上来说是巨大的,研究这种极端天气发生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预报人员对这种极端天气现象的预报的把握,积累经验和提高预报能力。本文分别从高低空形势、雷达等方面对这次短时降水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了解这场过程特点及其成因,以便对将来预报暴雨天气积累一定的资料和经验,提高对暴雨天气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19年7月在江苏南通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此次暴雨过程对当地农业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FY-2G风云卫星资料、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等监测数据,分析了特大暴雨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风槽、中低层切变线和远距离热带风暴是造成特大暴雨的天气背景;一个由γ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了强降水的产生;低层强锋生导致不稳定能量释放,是特大暴雨发生的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WRF模式对西安地区夏季不同性质降水的预报能力。[方法]基于西安地区气象观测站的实况数据、Micaps观测资料、WRF实时预报数据,采用西安市气象台业务化运行的WRFV3.1对2011年7月21日和8月15日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及9月5~6日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在暴雨预报中,模式对暴雨雨带走向、落区、强度、强降雨中心位置以及强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均与实况基本吻合,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暴雨中对流层中低层风场的演变;在短时局地强降水中,模式对于降水的落区、发生时间有较为准确的预报,预报时效可达24~36 h。[结论]WRF模式能够对西安地区夏季不同类型降水进行预报,为气象服务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报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