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晰电力产能和经济联系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关键。本文在阐述国内外资源诅咒演进和水电、火电产能本质的基础上,利用质心椭圆模型、相关性分析和构建综合诅咒系数等方法分别从时空格局动态、相关性和资源诅咒程度三方面探析我国水电、火电产能和经济规模的关联模式。研究发现,在空间格局上水电产能和经济空间系统明显错位,随时间推移偏离程度不断加深,而火电与经济空间系统较为接近;水电产能与经济生产整体上呈负相关性,即水电生产大省多为经济弱势区,包括广西、云南、青海、贵州等;而火电产能与区域经济则大致呈正相关态势,但也存在诸如内蒙古、山西等火电产能大省经济则较落后现象。以上分析显示我国确系存在电力产能的"资源诅咒"现象。研究进一步构建综合诅咒系数测算诅咒程度发现,宁夏为资源诅咒高危区,贵州、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古是资源诅咒严重区,安徽、河南、河北等9省处于轻度资源诅咒,上海、山东、天津等16省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探讨矿产资源富集型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欠发达地区矿产开发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但区域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又会产生"资源诅咒"效应。在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资源地的收益权受到了限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收益,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资源地面临的难题。研究发现"资源诅咒"的发生源于矿产过度开发、低技术开发、区域经济单一化以及制度缺失等。为此,资源富集型欠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中,应通过降低对资源部门的依赖度、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度、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增强人才和科技资源的积累等,降低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发挥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带动作用,推动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将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领域由矿产资源转向耕地资源,从耕地资源丰裕度和耕地资源依赖度2个层面来验证耕地资源诅咒问题。以我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不存在资源诅咒;但是,耕地资源依赖度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即便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变量后,这种效应依然显著;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制造业投入和政府干预程度这4个因素成为了引发我国耕地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领域由矿产资源转向耕地资源,从耕地资源丰裕度和耕地资源依赖度两个层面来验证耕地资源诅咒问题。以我国31个省区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不存在资源诅咒;但是,耕地资源依赖度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即便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变量后,这种效应依然显著;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制造业投入和政府干预程度这四个因素成为了引发我国耕地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58-260
选取我国2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五年的截面数据分析,验证"资源诅咒"命题是否在这25个资源型城市成立,并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展开研究,进而为资源诅咒的破解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对制造业、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现阶段,这25个资源型城市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6.
"资源诅咒"——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悖论关系,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从贸易条件恶化、"挤出效应"、环境、制度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资源诅咒"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资源诅咒破解理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核心依据是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通过构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这一代表性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得出内蒙古是否破解资源诅咒的判断.通过分析,文章认为内蒙古在2005年成功破解资源诅咒,但仍处于不稳定的弱可持续发展阶段,因此,应该尝试探索破解资源诅咒的内蒙古模式.  相似文献   

8.
淮南市是典型的成熟型资源型城市,2015年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资源丰裕与经济负增长出现负相关。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淮南市2000—2015年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淮南市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笔者因此对淮南市未来发展中如何摆脱"资源诅咒",转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治理"荷兰病"及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的提出针对性的给出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水城县草地资源发展现状,指出水城县草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牧区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必须积极重视草地资源恢复战略,建设高标准的人工草地,合理配置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强牧区地区草地草坡的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以大别山31县(市、区)3大类6个基本类型的184个旅游资源单体为研究对象,选取旅游资源丰度、组合度以及整体优势度为指标并借助GIS对大别山县域旅游资源禀赋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别山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富特色,然而其空间分布及整体优势很不均衡;旅游资源总丰度优势主要集中在大别山4市交界处,新县、潜山县、红安县、岳西县、金寨县和寿县尤为突出;大别山县域范围内存在旅游资源"诅咒",旅游资源优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劣于旅游资源贫乏区。提出了行政上要打破行政壁垒,采取大别山连片集中开发战略,经济上要加大对旅游资源中等和劣势区旅游项目的投资力度,使大别山旅游经济增长逐渐由资源驱动型向资本驱动型转变,开发上要实施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培育增长极,带动大别山区域旅游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小燕  图雅 《安徽农业科学》2024,(9):203-205+225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内蒙古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聚焦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有效供给,在畜产品产量继续提升的同时,销售量也持续增加。草原牧区是内蒙古畜产品主要来源地,在保障畜产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牧区畜产品在销售渠道环节存在问题,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足,可供牧户选择的便捷、稳定、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比较少,因而影响了畜产品竞争力和收益的提升。牧区畜产品营销需要更具有针对性,把产地市场与消费地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由“运牛羊”向“运肉”转变,缩短流通环节,最大程度降低销售成本。牧区畜产品销售渠道需向多元化、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区"。近年来,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经济总量增长及人均GDP增长都比较缓慢。基于此,首先厘清上述地区是否存在"资源贫困"现象,从制度设计、矿产资源、开采加工、采掘企业等方面探讨存在"资源贫困"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疆“资源诅咒”效应验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自然资源富集但经济相对落后,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我国广东省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是否呈现“资源诅咒”效应,本研究提出4个方面的依据验证新疆在优势自然资源转换中已呈现“资源诅咒”效应。验证结果显示,新疆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贫困指数均大于1;新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匮乏;与资源相对不丰裕的广东省GDP对比,差异悬殊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新疆能源资源开采量增幅远高于新疆GDP增幅等充分表明新疆存在“资源诅咒”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张瑞荣  马丹阳 《现代农业》2023,(6):85-90+96
基于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参与草场转入行为的牧户与未参与草场流转行为的牧户之间的成本差异,探讨通过草场流转而扩大草场经营面积的牧户能否有效减少草料支出、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实现规模经济。研究发现:牧户转入草场后草料支出显著减少,单位饲养成本显著降低,转入草场扩大经营面积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转入草场对草场生产力较高的牧业旗效果更突出。因此,鼓励牧区草场合理流转,特别是草场生产力较高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牧区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草原牧区牧民的生计收入来源主要靠畜牧业的发展,而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地位亦十分重要。内蒙古自治区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部分地区牧民超载过牧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成效。本文利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4个牧业旗的222份牧户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牧户草地经营面积与超载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牧户草场经营面积与牧户超载率呈负向相关关系,牧户养殖超载率越高,说明牧户所占有草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的比例越高,不利于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草场经营面积对超载率的影响系数为-0.003 0,说明草场经营面积每减少100 hm2,超载率就增加30%。草场超载过牧的主体是中小规模牧户。  相似文献   

16.
李泰君  牛建明  董建军  丁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24-14427
基于5种不同资本形式,建立了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法客观地赋予指标权重,定量地评价了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区30个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现状。针对不同资本要素,进一步地分析与讨论,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不足,主要体现在草场经营能力和社会关系网络建设上,且多数牧户对子女教育投入不够重视;在草地资源方面,人均拥有草地面积较丰富,草地质量多数处于中度退化水平;牧区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且人均纯收入与人均草地面积、投入产出比正相关,与子女教育投入等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国家对牧区金融发展的支持,以及牧户对资金周转的需求使得牧区贷款较为普遍。贷款 意味着牧户需要有还本付息的能力,因此,评价牧户的偿债能力,能为国家改善牧区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描述性统计法对当前牧户借贷情况以及锡林郭勒盟整体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理论和现状分析。 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演绎推理牧户的现金流和收益函数来评价牧户的偿债能力。【结果】牧区的还本能力 较低,其付息能力相对较高。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不对等,降低了牧户的偿债能力。2015—2017 年实际牲畜出栏 数量均小于收支均衡时的出栏量,牧户产生的利润为零,牧户处于亏损状态,牧户的偿债能力比较弱。【结论】 对养畜规模或出栏规模较大的牧户可以适度增加借贷额度,反之,应减少借贷额度;金融机构放贷期限应该灵 活变动;建议政府对牧户有外部的资金支持,适时补贴,缓解牧户的借贷压力,增强其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业科学》2019,(8):160-166
随着牧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新疆典型牧区发展陷入了生态退化和生计脆弱的双重困境,牧户面临多种生计风险。本研究以奇台县为例,采用参与式牧户评估方法,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牧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及其与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影响牧户生计风险的因素。结果发现:自然、健康、经济、市场和社会风险为各类牧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但不同地区、不同生计方式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牧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有所差异;生计资本对牧户生计风险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风险主要受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影响,健康风险主要受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经济风险主要受金融资本的影响,市场风险主要受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而社会风险主要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内蒙古33个典型牧业旗县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对近70年的内蒙古典型牧业旗县产业结构演进阶段及总体特征进行分析。采用产业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指标,重点对1993—2015年内蒙古典型牧业旗县产业结构演进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只是演进相对滞后,牧区产业政策是影响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力量。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特征表现为:第一产业结构素质较低,第二产业原有竞争优势减弱,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第一产业超出了产业所需的劳动力,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很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鉴于独一无二的草原生态经济价值和内蒙古牧区产业结构演进特征,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从"二三一"模式调整为"三一二"模式。政府作为牧区政策的强力引导者,需要制定符合草原牧区特殊性和草原生态系统特点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20.
资源富集型贫困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免“资源诅咒”,必须走出资源依赖而走一条通过资源产业积累而培育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极”的道路。通过对云南省兰坪县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工业反哺农业”是其中一条可行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