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农业的基础,我国化肥产业也正在面临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等复杂考验,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化肥行业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经历"去产能"的大考,并引领行业发展,这正在成为化肥行业的第一命题。芭田股份成立二十多年来,秉承"喂育植物最佳营养,守护人类健康源头"的企业使命,以"用心食物链营养:好肥料,是行善,是立德——芭田"为品牌文化,确立"缺啥,补啥,吃好不浪费,吃好人健康"科学施肥理念,生产出科技、生态、环保的新型肥料,为农作物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为农民提供完善技术支持和售  相似文献   

2.
<正>"芭田公司坚持25年生产好肥料,我们认为肥料是食物链营养的源头,只有确保食物链源头——肥料的营养安全,才能种植出营养、健康的作物,消费者吃后才会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做食物链营养专家’,为植物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实现缺啥补啥、吃好不浪费、吃好人健康是芭田公司一直提倡并践行的科学施肥理念,今后芭田公司将会继续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和推广措施,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们都能使用上绿色肥料,通过科学种地、快乐种地,从而加快实现增收致富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3.
张洁 《中国农资》2014,(24):15-15
<正>当前正是行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企业来说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企业只有发展新型高效环保肥料,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把握机遇,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控失高效引领行业发展"提高肥料性价比、减少劳动量,使广大农民在省时省力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的投入回报,应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所以,心连心要生产高效肥,要勇当高效肥领跑者。"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兴旭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正"药肥一体化"已经喊了多年。《中国农资》记者在近期春耕市场采访调研中了解到,在"农药化肥双减"政策引导下,药肥一体化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备受行业关注。农药企业转型药肥市场已先行一步,不少肥料企业也开始摩拳擦掌,布局加入药肥一体化行列,且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出台药肥产品规范,引导药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药肥一体化,即将农药、化肥"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5.
刘磊 《中国农资》2014,(31):15-15
<正>本报讯日前,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中元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签署《安徽中元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六国化工以增资扩股方式实现对中元化肥的战略收购,完成六国化工直面华北市场、中原市场大门的复合肥生产研发基地布局。六国化工在年初董事会中,明确"由传统肥料向新型肥料转型、由生产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两个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次六国化工在市场低迷时期的并购扩张,凸显出战略转型、市场突围的决心和意志。  相似文献   

6.
<正>张汉卿:化肥、农药"零增长"应深刻考虑。我们控制的主体是什么?不能只考虑化肥、农药过量使用,还要把市场进行细分。从企业角度上看,化肥或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更严重,应将农业面源污染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这对今后化肥及农药企业发展及定位会形成重要的影响。因此,化肥企业要积极应对。一是加强新型肥料的研发力度,提高肥料利用率,这是企业营销的根本。二是要在为农服务上实现更多创新式转型,不仅要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化肥的改性增效的意义,首先是需求层面的变化要求。农业整个变的,对肥种要求,不仅要求传统,而且要求新型材料,对肥料的品种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到2020年农业用肥实现零增长,不仅要求施肥方法科学,要求本身的肥料品种的肥料高。从需求层面来说,我们传统化肥必须要走改性增效的路子。传统化肥改性增效,是我们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如果我们这块不能够搞好这种转型改性增效的话,可能化工,尤其氮肥这个层面,氮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就是一  相似文献   

8.
汪洋  崔海涛  张番 《中国农资》2014,(43):19-19
<正>10月25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主办、山东米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年新型肥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米高生物新产品发布及招商会"在山东高密举行。会议就我国化肥行业的现状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与会领导、专家及代表一致认为,化肥企业将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期,发展新型肥料、倡导科学用肥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新型肥料成行业转型突破口化肥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顽疾,在短期内很难克服。如肥料利用率低、使用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带来的土壤问题、环保问题也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颁布以及肥料行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先进的肥料生产技术和高效能的肥料利用转换越来越被国家、行业、企业所关注。不仅新型肥料产品和生产技术百家争鸣,同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国际市场也成为了我国肥料行业消化过剩产能、引进高效产品和技术的突破口,我国肥料行业的"引进来""走出去"脚步备受国际肥料市场的关注和期待。  相似文献   

10.
<正>化肥价格一直是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关注的事情,国家也通过各种补贴来抑制化肥价格让农民买得起化肥,但是传统肥料的大量使用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普遍的补贴还会给中央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执行本期特别策划《破解新型肥料推广难》选题的时候,业内人士建议,如果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购买新型肥料进行直补则可以起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背景篇化肥企业亟待加速转型①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化肥产业及化肥品种质量关系资源、能源,全方位影响"三农"并决定生态环境质量的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其中肥料在提高土地单位生产效率,尤其在人均耕地面积递减的情况下,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目前我国化肥施用过量和利用率不  相似文献   

12.
<正>在化肥产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创新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迈向新高度的必由之路。在化肥行业,很多企业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正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的大道上探索前行,金正大集团就是一个典范。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金正大就是"缓控释肥"的代名词。的确,金正大作为中国缓控释肥的创立者和倡导者,在新型肥料探索发展的进程中为行业带来深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的新型肥料行业蒸蒸日上,一批勇于创新的企业成为肥料行业探索前行中的主力军,"炒概念"的时代已悄然远去,"技术+服务"的创新模式最受推崇。以海藻肥行业为例,我国的海藻肥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在"十三五"工信部化肥行业升级的建议中,首次把含海藻酸的肥料作为化肥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说当下海藻肥发展正当时。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海藻肥、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下海藻肥如何发展、行业标准制定进展如何,成为行业内争相探讨的话题。天然活性物质是海藻肥取胜法宝海藻肥曾被冠名"贵族肥  相似文献   

14.
正"肥料助剂",一个"助"字表明了它与肥料产业的内在关系。"肥料助剂"是肥料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化肥产品品质、增加产品功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帮助传统化肥生产企业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化肥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肥料助剂"让行业似乎找到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吸引着众多目光开始聚焦于此,正悄然掀起行业的波澜。如何理解和看待"肥料助剂"?行业已经有了哪些有益的探索?"肥料助剂"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为此,中国农资传媒记者采访了行业内的相关人士,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关注这个行业的"宠儿"。  相似文献   

15.
<正>王周平和很多基层经销商一样,在经营化肥的同时也在务农。他不仅经销天脊化肥,而且也是天脊化肥的忠实用户。从2001年至今,他经销天脊化肥已有13个年头了。在这13年间当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买了小轿车,有的盖起了两层小楼,这些变化里也有天脊化肥的一份功劳。天脊硝基复合肥让周至农民富起来了2001年,天脊化肥进入西安周至县市场,王周平的门店也紧跟市场的脚步开始经营天脊化肥。在2003年到2006年间,天脊化肥在当地农民中间快速走红。据王周平介绍:"用上天脊化肥以后,作物种啥啥行。苹果的着色好了,商品果增加一倍种的大棚蔬菜也比往常用其它肥料早上市,并且品质还好,卖价高;在猕猴桃上使用产量那是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但由于基础肥料产能结构性过剩、品种发展不平衡、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化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2017年下半年以后,化肥市场出现走暖势头,但"减施增效"、"有机肥替代"等政策催生化肥市场产生新的格局的趋势不会改变。在面临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政策解读以及行业发展未来方向备受关注。日前,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秘书长、信息部主任王莹在湖北武穴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之年,是"供给侧改革"深入人心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农业乃至农资产业经历调整与挑战的"大考"之年。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行业需要鼓舞士气。面对产能过剩、市场持续低迷的新形势,化肥生产、流通企业、农药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了供给侧改革,从国内到国际实施战略布局,尤其是在肥料标准制定、国际化战略方面稳步  相似文献   

18.
<正>5月23日,中国肥料产业链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成立。在"聚智创新跨界融合"的主题下,来自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大学等专家及企业、金融机构、媒体代表近百人相聚一堂,深刻剖析了中国肥料产业创新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未来中国肥料产业链的发展使命。肥料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不可小觑,目前我国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然而,肥越用越多,地越种越"馋",成为我国粮食"十一连增"背后的尴尬现实。2013年,全国化肥产量突破7000万吨(折纯量),化肥的过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记者从在山东泰安召开的2015土壤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获悉,面对土壤、肥料、粮食、环境等安全问题,让"腐植酸+"集成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及有益元素,通过与化肥"联姻",反哺土壤,构建新型"土肥和谐"关系,成为腐植酸产业未来发展大方向,这也成为当下企业转型升级、竞相参与的一种流行趋势,大兴腐植酸产业再次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推进生物肥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联合中国化肥信息中心以及山东谷丰源生物科技集团于9月27-28日在山东阳谷召开了"2013生物肥料创新论坛",业内有关肥料专家、生产企业、经销商近三百人参会。与会代表就生物肥料目前的应用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近几年,我国农业为了追求产量过度使用化肥,而有机肥用量减少,导致化肥利用率成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了土壤结构被破坏、有机质含量下降、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