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武夷岩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武夷岩茶及相关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本文首先全面梳理武夷岩茶的概念分类、历史发展及制作技艺演变过程,在此复原基础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讨论岩茶技艺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认为武夷岩茶是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史的重要组成,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对岩茶制作传承人及其技艺的保护,重新塑造和挖掘武夷岩茶及其技艺的现实价值与生存空间,通过文化的再生产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得到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武夷岩茶销量逐年增加。从而带动了闽北乌龙茶的旺销和新~轮的茶叶种植热潮,闽北乌龙茶茶苗的供应也越趋紧张,市场茶苗需求量大。短穗扦插是目前繁殖系数最大,成苗率最高的无性繁殖方法。其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岩茶为研究对象,对武夷岩茶中稀土总量与16种稀土单质元素的含量及其溶出率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武夷岩茶中稀土元素的溶出率较低,平均溶出率为13.100%;而武夷岩茶中的钇、镧、铈稀土元素含量为最高,溶出率分别10.900%、9.900%、15.800%.总的来说,武夷岩茶中稀土元素浸出率较低,武夷岩茶的稀土食品质量相对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黄贤庚 《农业考古》2006,(5):266-269
武夷岩茶是茶界普遍公认的“中国十大名茶”。在2002年8月国家批准确认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感官标准中,“岩韵”是否明显成了品质优次的重要标准之一。但长期以来,如何认定、表述“岩韵”,很不一致,已成了非说不可的问题,就此谈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具有岩韵,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该文总结了武夷岩茶的发展现状,并运用SWOT法分析了武夷岩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同时据此提出武夷岩茶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在分析武夷岩茶外形和颜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武夷岩茶图像中红绿蓝颜色分量差的方法来识别成品茶中的黄片,利用Matlab软件对获得的武夷岩茶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黄片识别,识别率达到91%,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因而利用该方法可以为武夷岩茶分拣的机械化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3年)武夷岩茶学术图书与学术期刊两大载体文献,从研究年代、内容主题、学术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从文献状况方面分析了解我国武夷岩茶的研究与发展水平,并对武夷岩茶文献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选购、包装及市场价格等3个方面对武夷岩茶进行了市场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武夷岩茶市场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先前由我撰写并陆续发表于贵刊的《茶为山兴、山以茶显》、《武夷岩茶文化价值探讨》、《名人赞名茶》、《锐则浓长、清则幽远》、《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等等文稿,都是从武夷岩茶生长环境、制作工艺、文化价值、泡饮讲究、岩的品悟、名家赞赏诸多方面或角度,阐述武夷岩茶之所以名冠天下,倍受青睐,有其自身独特发展的轨迹,而现在所写的这篇文稿,则试图更深入地探讨武夷岩茶茶人具备的高度自我保护和发展意识,以及古代社会给予高度重视和爱护,这样一种有机结合,促进保护、发展的”特色之路”,揭示武夷岩茶的发展史实际…  相似文献   

10.
以民国时期武夷岩茶制作文献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内容,总结其价值,为了解与保护岩茶制作技艺提供文献资料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武夷岩茶工艺制作红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武夷岩茶工艺与传统工艺制作红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武夷岩茶传统工艺汲取了红、绿茶初制工艺之精华,巧妙、合理、科学运用该传统工艺制作红茶,可以改善和大幅度提高红茶品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许原  吕峰  刘崇禧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399-4401
为探明乳酸菌发酵对武夷岩茶主要功能成分的的影响,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和适宜的乳酸菌发酵技术,制备岩茶萃取液和岩茶发酵液,通过HPLC定量分析研究乳酸菌发酵前后武夷岩茶中咖啡因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6.8×103 CFU/mL,乳酸菌发酵岩茶中咖啡因含量最高达到16.76 mg/g,随着乳酸菌接种量的继续增加,咖啡因含量下降趋势不明显,进行螯合FEC的能力评价结果表明武夷岩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茶王——武夷山大红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华 《农业考古》2006,(2):296-300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武夷名丛中数大红袍享有最高声誉,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被誉为“中国茶王”。其品质优异,历来倍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被列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宝。  相似文献   

14.
武夷岩茶作为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在不同岩区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形成了正岩、半岩和洲茶之分。本文将对武夷岩茶进行简单介绍,概述其岩区划分和品质差异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岩区武夷岩茶品质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气候差异的影响和图绕条件差异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在当今武夷岩茶市场竞争纷繁复杂,甚至乱象频出的情况下,品牌评价已经成为治理武夷岩茶价格乱象和促使企业良性竞争与规范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通过探讨建立科学、有效的武夷茶品牌评价指标体系为岩茶市场的治理和岩茶品牌的塑造提供帮助。【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借鉴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的5个维度,分析武夷岩茶产业特有的市场经济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兼顾利益相关者、市场以及中间层面的品牌评价指标作为研究内容构建武夷茶品牌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从茶品牌显著度、茶品牌功效、茶品牌联想度、茶品牌忠诚度、茶品牌企业企业社会贡献度5个方面提出武夷茶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通过反映武夷岩茶品牌价值评价的构成因子,为评价武夷岩茶的品牌价值并为武夷岩茶品牌今后的发展战略提供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将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连续灌胃高、中、低剂量的武夷岩茶和生理盐水,30 d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探讨武夷岩茶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增多(P0.05),而武夷岩茶可以有效抑制这一趋势,其中以武夷岩茶高剂量组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从门到属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拟杆菌门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变形菌门的比例显著上升(P0.05).灌胃武夷岩茶后,拟杆菌门的比例上升,变形菌门的比例下降,且调节效果与武夷岩茶的剂量呈正相关.提示武夷岩茶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大炎 《农业考古》2001,(2):331-333
武夷岩茶品质优异 ,出类拔萃。素以岩骨花香之“岩韵”著称于世。令人为之倾倒 ,为之神往。早在晚唐进士徐夤对武夷茶就倍加赞赏 ,给武夷茶写下“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 ,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评语。所谓岩韵 ,韵者 ,味也。即武夷岩茶具有独特的神奇的韵味。它有如秀丽的武夷山峰峦岩壑 ,此起彼伏 ,若隐若现 ,移步换景 ,亦真亦幻那样 ,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谐和的美感 ,令人心旷神怡 ,回味无穷。历来对岩茶韵味有“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之说。笔者认为 ,岩茶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岩茶顾名思义 ,是长在岩石上的茶 ,“岩岩有茶 ,非岩不茶” ;二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武夷岩茶“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为岩茶的种植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武夷金桂、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3个岩茶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3个1 m×10 m样地。各样地随机选取5个采样点,分别收集各采样点岩茶叶片、凋落物及林下土壤样品,比较其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分析了“叶片—凋落物—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各参试岩茶叶片碳和磷的再吸收效率。[结果](1)3种武夷岩茶叶片与凋落物的碳、氮和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且叶片与凋落物磷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武夷金桂凋落物磷含量及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2)武夷金桂和武夷水仙叶片C∶P和N∶P显著高于凋落物,3种岩茶林下土壤C∶N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3种岩茶叶片化学计量比均无显著差异;武夷肉桂凋落物C∶P显著高于武夷金桂和武夷水仙,而武夷金桂凋落物N∶P则显著低于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3)3种岩茶氮和磷的再吸收效率均较低,说明凋落物营养未被完全吸收利用。[结论]3种岩茶适应环境及固碳能力较强,但其生长过程受氮限制以及林下土壤磷含量缺乏的影响,建议今后经营中应适当施加氮肥和磷肥。  相似文献   

19.
碧水丹山迎嘉宾岩茶飘香敬友人──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暨第四届武夷岩茶节在武夷山市隆重举行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赵大炎为了进一步弘扬武夷茶文化,宣传独具“岩骨花香”的岩茶,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旅游促销,振兴武夷经济,1995年10月26日—29日,武夷山市岩茶...  相似文献   

20.
吴怡仁 《农业考古》2007,(5):268-270
中国之茶以“闽中茶品天下高”著世,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是在大山岩或岩石上所生的茶,两者是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属蒸青团饼茶包括炒青绿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类,即生产加工在武夷山的半发酵茶。闽茶以武夷产者声名为最著,昔时武夷茶充为贡品,今以武夷岩茶(乌龙茶类)品质优异,脍炙人口,声振中外。世界茶叶市场上概以武夷(Bohea)为中国茶叶代称,武夷所产之茶却有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区别;它有两种不同含义,是不能混淆的。武夷茶始于唐,兴于宋,衰于明而盛于清,历史久远。历经宋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