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NECP/NCAR经纬度网格再分析资料以及micaps站点资料,从高温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及物理量等方面,对2018年7至8月一次长时间、高强度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副热带高压是高温产生的主要原因,副高的强度和位置决定着高温天气过程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下沉气流越强,预示着高温也将加强。这种高空辐合、低空辐散的垂直配置对应明显的下沉运动,空气下沉绝热增温是形成高温天气的主要物理机制水汽条件较好,大气透光度较差,阻碍地面辐射增温,减弱非绝热项的作用。风速在湍流交换强弱起到很大的作用,此次过程,地面风速小,静风时段偏多。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天气特征,探讨了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018年延边地区发生的这次持续性罕见高温天气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位于青藏高原上空的大陆高压东移与控制东北—华北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合并,使其面积扩大、强度增强,并长时间稳定维持;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情况下,温度平流因子与一般情况不同,它对此次延边地区的高温天气作用非常小,非绝热因子才是本次高温天气出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天气特征,探讨了2018年延边地区高温发生的主要原因,得出以下结论:(1)2018年延边地区发生的这次持续性罕见高温天气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位于青藏高原上空的大陆高压东移与控制东北-华北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合并,使其面积扩大,强度增强,并长时间稳定维持;(2)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情况下,温度平流因子与一般情况不同,它对此次延边地区的高温天气作用非常小,非绝热因子才是本次高温天气出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春英  高燕  金鑫  全美兰  张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65-18368
通过对抚顺1960~2009年≥33℃高温天气的气象要素和环流形势统计,分析高温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形成高温天气系统,初步得出高温预报指标及预报流程。结果表明,抚顺夏季高温日数呈增多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高温日数、持续时间、强度有增加趋势;抚顺高温日出现在5~9月,其中7月份最多。高温空间分布抚顺西部多,东部少。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强暖平流影响是高温天气出现的主要天气系统。高温预报指标为ECMWF数值预报当日08:00 850 hPa温度、500 hPa影响高压系统和高温日预报的14:00相对湿度、风力、云量,根据预报指标预报出当日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5.
长沙地区持续性高温气候特征分析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长沙市2013年6—8月气温、降水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历年相关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等对2013年夏季长沙地区罕见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进行探讨分析,并讨论了影响长沙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的因子。结果得出:2013年夏季长沙地区出现的高温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最高气温值偏高等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脊点位置偏西,脊线偏北,且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热带气旋北上活动较少,生成位置明显偏西,运动轨迹和发展加强,时间较短等;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出现早,长度偏短,梅雨强度弱,梅雨量偏少,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移过早,致使高温时段也出现的较早;而且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持续异常偏冷,厄尔尼诺年出现衰减并过渡至拉尼娜年,同时印度洋、南海较高的海温促使对流活动发展,促使副热带高压向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维持等都是造成长沙等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2017年夏季靖江地区异常连续高温天气过程为典型进行诊断分析。强盛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高压长时间盘踞靖江上空是产生连续高温灾害的主要原因;高温期间冷空气势力弱,海上台风、青藏高原暖高压的特殊活动路径,为副高的稳定维持提供有利条件;温度平流和垂直加热对高温的出现起重要作用,而高温的维持以及极端高温的出现更多的取决于非绝热加热。  相似文献   

7.
2009年盛夏广西大范围干旱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9年盛夏广西大范围干旱伴随高温的异常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太阳活动异常和厄尔尼诺事件是导致广西气候异常的重要气候背景,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热带气旋活动偏东、偏少,是导致广西2009年夏长时间高温、少雨、异常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贺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597
首先,通过对河南省夏季≥35℃的高温天气偏多和偏少年采用合成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高温偏多与偏少年份大气环流的差异,结果表明,6月南亚高压强度尚弱,而7月南亚高压强度相对较强;6月份,高温偏少年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而7月则相反,即高温偏少年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则表现为东撤。另外,高度距平场也有不同特征。然后,采用OLR资料对高温偏多和偏少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最后,从预报的角度对河南省夏季高温天气与前期秋、冬、春季中低纬OLR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前期一些月份的OLR分布对河南省夏季的高温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辽东山区一次高温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2016年8月辽东山区一次典型的高温天气过程,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该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地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低层暖平流持续时间长、前期气温持续升高是本次高温天气的环流背景特点,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的叠加作用是高温出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与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差异,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最少,70年代最多,沿长江、乌江为高温天气多发带;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上下叠加是重庆地区夏季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析认为,100 hPa等压面上的南亚高压、300 hPa等压面上的暖中心和500 hPa等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着四川东部及重庆地区上空,对流层中上下层暖高压中心相对应、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是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桂林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51-2009年桂林市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桂林市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历年变化来看,桂林高温有增多的趋势,而且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具有较强的2 a和14 a周期震荡信号。2009年桂林市发生的高温天气过程是历史少见的,具有温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主要发生在6、7、8、9月,出现时段为14:30-16:30。台风外围环流的下沉气流影响、亚洲大陆的中低纬度地区高度场维持着较强正距平以及副热带高压控制,是造成桂林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及旅游业,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利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0年6月23-27日,阿荣旗地区出现历史罕见持续高温天气进行了系统分析,着重分析阿荣旗地区持续高温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和蒙古暖高压(脊)是此次过程的主要高低空影响系统;暖高压脊的建立和维持为阿荣旗地区持续高温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隋东  梁红  马福全  陆慧红  张军  曹志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93-4695,4712
对1951~2008年沈阳市7个观测站35℃以上高温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北部地区高温出现时段长于南部及东部;西北部高温日数最多,东南部其次,中东部及西南部较少。高温时间分布特点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温天气有频率增加、强度增强、范围扩大趋势;6月份高温出现频率最高,8月份出现频率最低。2009年8月中旬出现高温伏旱天气是由大气环流异常、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 NCEP/NCAR 1° ×1°格点资料,对 2015 年 7 月 22—23 日新疆博州出现的 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伊朗副热带高压是导致博州乃至整个新疆出现极端高温的重要天气系统。伊朗副高的形成与高低层暖平流存在着联系。同时高温的产生也与副热带急流有关,伊朗副高东侧的强下沉气流是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结果,即当伊朗副热带高压东南侧位于高层副热带急流入口处的左部位时,受到动力辐合机制作用,区域内出现了强盛的下沉气流,形成了明显的晴空辐射增温现象以及下沉绝热增温,增加了极端高温天气发生概率。而且地形造成的焚风效应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庆阳市1991-2022年32a间出现的35℃以上高温的地面、高低空资料以及实况观测资料,分析高温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系统,得出:(1)当庆阳市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时,700hPa上青藏高原都存在暖区,暖区发展影响庆阳市,在此基础上,500hpa受青藏高压或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槽后脊前等不利降水的天气形势影响下,容易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2)同等天气条件下,庆阳市35℃以上高温的出现受地形影响较大,其中山川沟壑区较多,塬区较少;在时间分布上,6月、7月较多,年际变化以10a为周期;(3)影响系统主要为高原暖区、青藏高压、副热带高压等,可分为青藏高压控制型、副高环流型以及其他型。  相似文献   

16.
2016年8月1~3日扎兰屯市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高度场资料,运用天气学方法,对扎兰屯市这次的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和物理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高温天气过程主要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西进北抬与大陆暖高压合并影响所致。以此总结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高温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6月底至8月初,由于受稳定副热带高压控制,丽水全市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高温持续时间长达36天,日极端最高气温达43.2℃,最高气温六破历史极值,而此时段降雨量仅为8.5毫米,长期高温少雨致使全市遭受50年一遇的旱灾。作为莲都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的柑桔,在此次干旱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全区今年柑桔预计减产6万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河西走廊东部近50年高、低温气候特征。[方法]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0~2009年高(日最高气温≥35℃)、低温(日最低气温≤-20℃)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详细分析了高、低气温的时空分布、强度、持续性和环流形势等气候特征。[结果]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东北部沙漠边缘;低温天气主要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随着气候变暖,高温日数呈弱增加趋势,强度增强;低温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强度减弱。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7、8月;低温主要出现在1、2、12月。高、低温天气具有持续性特征,强高、低温大多出现在高、低温持续时段内。高温天气出现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及影响的区域内;低温天气出现在强冷空气堆积和入侵的区域内。[结论]该研究为高、低温的准确预报和预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预报着眼点,提高高温预报准确率,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笔者运用天气统计学方法, 对河西走廊东部2010年7月17—30日出现的高温天气从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以及对农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警预报指标。结果表明:2010年7月高温强度和持续日数均创历史极值;长时间晴热少雨、大陆暖高压异常强大且持续稳定是造成此次持续高温过程的主要原因;持续高温造成土壤墒情大幅度的下降、河流量倍增、多种农作物产量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地区2010年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夏季(6-8月),呼和浩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其中7月份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创历史极值;降水量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为历史最少年份。通过对大气环流和相关特征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海洋异常特征主要有: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赤道太平洋发生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又迅速进入拉尼娜状;2010年夏季,西风带500hPa位势高度场整体环流异常偏高;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和强度均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2010年10月之前受厄尔尼诺影响而异常偏强偏西,副高脊线位置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