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西南喀斯特地区构树苗木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构树苗木为试验材料,对其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构件生物量的年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可用y=ax^b生长曲线方程来拟合,得到苗木地径和苗高的生长规律基本相似,但地径生长高峰均比苗高生长高峰推后1个月。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可将其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根据各阶段苗木的生长特点,提出了育苗关键技术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南喀斯特地区小麦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求适合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以高效利用农田水资源,在小麦各个生育期设计不同的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值,通过大田露地及测坑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小麦对缺水的敏感性,是开花期大于产量形成期,产量形成期大于营养生长期;小麦水分生产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小麦的产量和灌溉定额成明显的二次抛物线型关系,当灌水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产量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超过临界值之后,产量反而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该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适合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以高效利用农田水资源,在小麦各个生育期设计不同的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值,通过大田露地及测坑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小麦对缺水的敏感性,是开花期大于产量形成期,产量形成期大于营养生长期;小麦水分生产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小麦的产量和灌溉定额成明显的二次抛物线型关系,当灌水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产量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超过临界值之后,产量反而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该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4.
5.
6.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和要求,结合城市园林建设实践,梳理了“渗、滞、蓄、净、用、排” 6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素在城市园林中的具体应用,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西南喀斯特地区一年生构树苗木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年生构树苗木为试验材料,利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其环境因子日变化.结果表明,大气温度(T)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在13:00达到全天的最大值;构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P_n在11:00左右出现第一次高峰,16:00左右出现第二次高峰;T_r在13:00和16:00分别出现两次高峰,在这两个时刻的值相差较为明显.与P_n相比,T_r在一天内的两个高峰值相对接近.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与P_n呈负相关关系.P_n和T_r有比较明显的年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均在4月和8月出现,12月份相对较低,这与苗木年生长规律相一致,表明构树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9.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石漠化阶段土壤氮素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揭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对该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荔波县和普定县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两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石漠化阶段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变异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非石漠化的黑色石灰土中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分别高达11.61和38.01mg·kg-1.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土壤中氮素含量逐渐减少.统计表明非石漠化土壤与轻度石漠化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显著差异,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差异.(2)土壤铵态氮含量表现为表土层高于心土层,而硝态氮在剖面中分布规律不一致.(3)土壤氮素含量随时间有明显变化.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在7月达到峰值,然后呈现出下降趋势,至11月或翌年1月又逐渐增加.(4)土壤有机质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呈一元二次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 1和0.949 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也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774 3.喀斯特地区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有机质积累可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对防治石漠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喀斯特环境是一种脆弱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之一,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脆弱生态区,土地退化严重,人地矛盾尖锐。探讨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及治理对 相似文献
11.
12.
西南岩溶地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脆弱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石漠化则是该区域最为重要
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2001—2016 年MOD13Q1 NDVI 数据集和喀斯特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季节合成植被
指数(SINDVI)的趋势模拟、时空统计,探讨西南岩溶区植被时空变化趋势、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生态
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岩溶区近16 年植被覆盖恢复良好,植被覆盖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广西、云南
省和贵州省,2009—2016 年较2001—2008 年植被覆盖度普遍增大,增幅最大的是贵州省,其次是广西,最
后是云南省。近16 年西南岩溶区植被变化主要以改善为主,2009—2016 年较2001—2008 年植被改善趋势
和改善面积都在增大,改善面积增加了12.39%,其中广西改善趋势和改善面积都最大。通过比较各种石漠
化治理模式下植被变化情况,发现小流域治理模式和人工造林模式优于其他模式,经济林木模式下植被改
善效果最小。 相似文献
13.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石漠化阶段土壤水肥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每两月一次的定位监测,对贵州喀斯特不同石漠化阶段的土壤水分含量、蓄持效应和养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含水量随着石漠化的发展而下降;土壤含水量随降雨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但非石漠化土壤蓄持水分最高,达到最高值为589.1 g·kg-1;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不同深度含水量与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效养分供给与土壤水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土壤水分的短缺可能成为喀斯特土壤中养分供应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压力和巨大的人口数量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石漠化加剧,由此导致区域土壤土层浅薄、侵蚀退化严重、蓄水能力低,进而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土壤水分已成为影响该区域植被生长、恢复及土壤侵蚀过程的主控因子。本研究在较为系统的总结水分监测技术发展趋势及现有中国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域环境保护、生态恢复重建及增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的需要提出喀斯特土壤水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便更好地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一种受地质背景制约的脆弱生态环境,具有地表水缺乏、土层浅薄且不连续、植被覆盖率低等基本特征。由于喀斯特山区水文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小生境类型的多样性,该地区土壤水分运移相当复杂,具有许多和其它类型区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在介绍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特征和土壤水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测定方法、有效性、入渗规律、空间变异性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今后土壤水分研究应以岩石-土壤-植被系统为对象,注重多学科交叉以及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各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生态过程影响的研究,重视植被对异质性生境的响应及其适应性调控机理的研究,以实现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的协调利用和植被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业科学》2017,(20)
从以下4个方面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主要研究进展。从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演绎、石漠化等级划分、石漠化分布与趋势进行分析;从石漠化驱动机制研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研究、喀斯特石漠化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研究、典型石漠化治理模式研发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从自身基底薄弱、生态重建与植物演化机理欠缺、生态景观与石漠化防治研究脱节、石漠化预警机制欠缺、石漠化治理内力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从生态优先产业跟进、生态治理与经济产业结合、关键领域的科技支撑与引领示范、优化现有监测格局、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多,不仅有力的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而且对于调节地表径流量、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建成"美丽中国",海绵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城市园林规划建设是海绵城市建成的重要载体和象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发展迅速且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城市防洪治涝及城市河流生态环境的保障等工作面临重大挑战。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及内涵特征的研究,详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技术,以期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为城市合理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红双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4)
内涝与干旱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频繁发生的问题,如何有效的留住雨水,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解决部分时期干旱的问题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入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已成为发展趋势,本文从分析城市水资源现状着手,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背景及内涵,思考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