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于冬季气温持续偏高,我国油菜产区作物生育期比常年提前3-7天,长势良好。目前,秋播油菜在云南大部已进入结荚期,江南南部处于盛花期,江南北部、西南大部处于初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蕾薹期至初花期,陕南和豫南处于抽薹期至蕾薹期。受积温偏高和寄主生育期提前的综合影响,早春油菜病虫害发生期偏早、较为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油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532万亩,比近5年均值增加17.1%。其中油菜菌核病全国发生面积63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8.3%;油菜蚜虫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青海省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且已成为青海省第一大作物。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油菜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也呈明显上升势态,尤其是油菜菌核病、油菜茎龟象甲、油菜黄条跳甲、油菜露尾甲、油菜角野螟、小菜蛾等病虫害危害日趋严重,青海省油菜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400余万亩次,防病治虫是农业生产中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技术要求高、实效性强的重要农事活动,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重庆常年油菜种植面积约20万公顷,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本文针对近年常见的油菜菌核病、黄曲条跳甲以及蚜虫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与为害特点,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促进油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处于抽穗灌浆期、中稻处于分蘖期、一季晚稻处于移栽返青期、双季晚稻处于播种育秧期。据中国气象局预测,未来10 d江淮、江汉、江南大部仍有持续大到暴雨天气,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4~8成。针对当前不同稻作类型所处生育阶段和生产特点,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在召开全国早稻生产形势与中晚稻苗情分析会基础上,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长江中下游水稻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青海省的优势作物和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在20万公顷以上。但油菜病虫害也呈逐年上升态势,尤其是黄条跳甲、油菜茎龟蟓,常年发生面积达13.33万公顷左右,危害率达40%-100%,导致的油菜产量损失达20%-40%,严重年份拆种现象时有发生。日益猖獗的油菜害虫严重威胁着油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安化县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习惯,常年油菜种植面积30多万667m2。以2013年数据为例:油菜病虫害发生总趋势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程度为3级,轻于2012年;病虫害并存发生,病害重于虫害。其原因是:安化2~4月雨水较多,温度、湿度适宜于病害发生,其具体情况见表1。1油菜主要病害1.1菌核病1.1.1发生特点子囊盘萌发初期,一般年份出现在2月下旬~3月上旬;子囊盘萌发盛期在3月上旬~4月上旬。子囊盘萌发时间的迟早与2月份的气温和田间湿度有直  相似文献   

7.
正气象条件对农业影响分析全国秋收秋种进度接近常年。目前,西南地区、江汉等地秋收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全国其余大部秋收作物处于灌浆乳熟阶段。江南、华南:前期气温正常或偏高1℃-2℃,日照时数有30-60小时,较常年同期正常偏多,利于晚稻拔节和孕穗抽穗。西南:前期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后期四川中南部、云南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有中到大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4月,油菜进入绿熟期,随着春季气温的迅速回升,病菌、害虫开始活动,油菜病虫害处于多发期,预防油菜病虫害进入关键时期。防治油菜病虫害的发生,对油菜正常生长、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的主要防治对象是菌核病、霜霉病、黑斑病、潜叶蝇、小菜蛾、蚜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等。一、菌核病防治发病时油菜叶片病斑呈圆形或不  相似文献   

9.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预测,受干旱气候和病虫越冬基数大等多重因素影响,201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将显著重于2010年,各类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将超过4亿hm2次,防治任务和难度均超过常年。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1,(3):10-10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2月预测。受干旱气候和病虫越冬基数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将显著重于上年。各类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将超过4亿公顷·次(60亿亩次),防治任务和难度均超过常年。另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今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发生,预计随着气温回升,各种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各地玉米生育期,西南和西北地区多处于蜡熟至收获期,黄淮海夏玉米处于灌浆期至乳熟期,春玉米处于乳熟期至蜡熟期,局部地区开始进入收获期,东北地区春玉米多处于灌浆期至蜡熟期。各类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以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南方锈病、褐斑病等病虫发生为主。目前,玉米螟以二代、三代为主,全国累计发生面积1.9亿亩次。东北大部地区已过玉米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是馆陶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万亩左右。受特殊气候条件和外地虫源的影响,馆陶县玉米重大灾害性病虫害近几年发生严重,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20万亩次左右,防控面积18万亩次左右。玉米的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的集中发生危害期,中后期病虫害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因此,在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实施高效综合治理技术十分必要,对玉米生产安全和粮食持续稳定发  相似文献   

13.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一周,我国气温回升,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南部和华南等地的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低。降水方面,南方大部多降雨天气,其中江南、华南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另外,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华北西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北方其余地区及江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少。29-31日,新疆北疆、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江淮、江南北部局部有大到暴雨。  相似文献   

15.
冷凉种植区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基本情况玉龙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处于横断山脉东南向云贵高原过渡带,总面积62万km~2,最高海拔5596 m,最低海拔1370 m。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的差异,县内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样,全县耕地面积近4.5万hm~2,是云南乃至全国特有的低纬高海拔冷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区,与云南其他农业生产区相比,作物病虫害基本相同但发生规律有差异。玉龙县常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8万hm~2。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油菜生育期偏早,菌核病主发区菌源量大,田间子囊盘密度较高,子囊盘盛发期与油菜盛花期同步时间长,前期油菜主产区多降雨过程,田间湿度大,加之感病品种比例高,这些条件均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为害。预计全国秋播油菜菌核病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800万亩。其中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大部偏  相似文献   

17.
淮阳地处河南省中东部,油菜种植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病虫害发生也日趋严重。油菜病虫害主要包括油菜菌核病、油菜白锈病、茎象甲、黄曲条跳甲、蚜虫等,以下本文主要总结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并综合讨论其防治措施与对策,以期能够帮助油菜种植户们更好地防治油菜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正中期天气预报3月下旬,黄淮南部、江淮、江南、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累计降水量有10毫米-30毫米,其中江南西南部、华南西北部、贵州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0毫米-7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部分地区偏少2-5成。气温方面,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江淮、江南西部、华南北部等地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500万亩左右。受特殊气候条件和外地虫源的影响,我省玉米重大灾害性病虫害近几年发生严重,发生面积1.5亿亩次左右,防控面积1亿亩次左右。玉米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害的集中发生为害期。中后期病虫害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因此,在玉米中后期施行病虫害高效综合治理技术十分必要,对玉米生产安全和粮食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分析,受冬季气温偏高、土壤湿度偏大等因素影响,2017年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趋势,预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9.7%。迁飞性害虫重发威胁大。水稻“两迁”害虫发生期提前、发生代次增加。稻飞虱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区偏重或大发生,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27.5%;稻纵卷叶螟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江南沿江湖库区偏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