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龙虾是关系到潜江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产物,是潜江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而虾稻共作模式是进行小龙虾生态养殖的创新性发展,是推动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推动虾稻共作模式扩展的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得出三种不同的推广方式并对比其优缺点。通过分析农户的具体养殖过程与经济效益深化对模式的认识,为虾稻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武汉召开,省内140多名小龙虾和优质稻产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组建湖北"虾稻共作、稻鱼种养"区域公用品牌,力争用3年时间,将"潜江龙虾"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水产区域公用品牌。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由省农业农村厅引导、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等5家单位发起组建,将制定全省小龙虾、优质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实施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3.
近3年来,豫南稻区推广"稻虾共作"模式。一是该农耕模式可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使用,顺应当前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二是用足空间,互利共生,环境友好,稻虾双收,产品优质,增产增效;三是为种植、养殖业农户增收开辟新路,转化成优质、高效、生态的种养模式,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及贫困户实现脱贫和共同致富。实践证明,"稻虾共作"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生态功能彰显,是目前豫南稻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4.
潜江作为虾稻产业的发源地和标杆地,“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农产品地理标志优势凸显。为了进一步筛选适合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的水稻优良品种,2021年按照品种合法性、优质性原则选择了3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虾稻共作模式下的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评价好、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适合于虾稻共作模式建议推广的杂交稻品种有7个;综合评价较好、丰产性一般、适合于虾稻共作模式可推广的杂交稻品种有7个;综合评价较好、丰产性一般、适合于虾稻共作模式优质大米订单种植的早熟常规稻品种有8个。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稻虾共作模式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江苏、湖北及湖南3省671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了稻虾共作模式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结果表明:稻虾种养技术了解程度和政府种养管控是深层根源因素,稻虾种养面积和稻虾种养环境污染认知为中间因素,农资投入依据和稻虾种养补贴是直接驱动因素。为进一步引导农户农资投入减量化、保护稻虾种养模式农业生态环境,需要优化稻虾共作的补贴执行机制,完善政府环境管控的奖惩机制,强化农户对稻虾种养技术的认知,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阐述了稻虾共作模式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其次从多个方面对稻虾共作模式的生态效应及"双刃性"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优化稻虾共作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近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由于综合效益高引起了政府和我国农民的重视,解决了目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深度分析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以便能够合理规范的应用于实际农业中,由此探讨出稻虾共作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灌云县借鉴里下河农科所张家宏教授的"一稻三虾"绿色生产模式,结合灌云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对传统的稻虾共作和稻虾连作模式进行创新,形成"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种养模式。该文主要从合理选择田块并整理,增施有机肥,栽种水草、空心菜,稻虾的种苗选择、养成与繁殖,大田后期管理等环节对"一稻三虾"种养模式进行介绍,并就该模式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为"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业区域软环境作为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长江中游3个省份的984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有序Probit模型,以社会信任为调节变量探究农业区域软环境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农业区域软环境中,社会环境、政府行为、市场环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2)社会信任在社会环境、政府行为、市场环境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的影响中,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农业区域软环境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  相似文献   

10.
稻虾共作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种养技术,不仅有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之效,还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其推广和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持续使用模型,利用湖北、湖南和安徽3个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政府干预和邻里效应对农户稻虾共作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探讨二者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的稻虾共作技术采纳率较高,其中已采纳农户中86.67%有明确的持续采纳意愿。政府干预中,技术补贴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政策宣传、惩罚措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邻里效应中,邻里交流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邻里示范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上,政策宣传与邻里交流存在替代效应,惩罚措施和邻里交流存在互补效应。因此,要完善政府干预机制,加强农户间的交流互动,多管齐下,以推动稻虾共作技术持续扩散。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不断涌现,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是缓解生态压力的前提基础。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AM-TPB),利用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稻虾共作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的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直接因素。②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农户采纳意愿有直接影响,且以行为态度为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呈正向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建议有关部门集中宣讲稻虾共作技术的综合效益;建议农技部门给农户提供技术帮助;建议村委会定期组织农户间交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湖北省稻虾共作典型区域(潜江市)的水稻(Oryza sativa L.)施肥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水稻氮(N)、磷(P_2O_5)、钾(K_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35.5、59.5、68.5 kg/hm~2,相对于基础年份分别减少27.4%、34.2%和32.0%。随共作年限的增加,氮、磷、钾的施用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稻虾共作第1~5年氮、磷、钾的施用量相对于上一年分别平均减少8.0%、12.5%和9.6%;共作第6年及以上相对于第5年分别减少6.6%、21.6%和13.1%,相对于基础年份分别减少39.0%、60.2%和48.1%。稻虾共作模式水稻有1/2左右的氮、几乎全部的磷和绝大部分的钾都作为基肥施用;随共作时间的延长,总磷和总钾相对于总氮的比例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稻虾共作有72.5%~82.1%的农户选择施基肥、分蘖肥各一次的方法,均高于基础年份;稻虾共作有7.1%~27.5%的农户选择施基肥、分蘖肥和穗肥各一次的方法,均低于基础年份的40.0%;稻虾共作6年及以上有10.7%的农户不施基肥,只施分蘖肥和穗肥。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克氏原螯虾共(连)作绿色种养模式中"三大、二水、一网"的配套工程建设,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一稻三虾"种养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施肥、绿色防控以及水位调控和投饵技术,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四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以来,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农场坚持把小龙虾产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工增收致富、农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稻虾产业呈现规模扩大、效益增长、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一、产业现状(一)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龙感湖农场水资源丰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连片"稻虾共作",虾稻产业一年一大变化,三年经历三个阶段性飞跃:2014年为以稻为主套养小龙虾生产"虾稻连作"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7日,三宁金钛能硝基复合肥取代进口第四季千县大行动暨中原主粮种植技术交流会在河南许昌长葛市顺利召开。来自长葛市农林局、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农技专家,《中国农资》等多家行业主流媒体,河南省内经销商与种植户,共近千人参加此次交流会。差年景照样能丰产"据现场测产数据显示,示范田小麦亩产量预计可达641.9公斤。"这是5月17日,在河南长葛三宁金钛能小麦示范田里现场测产的结果。长葛市高级农艺师刘少杰作为本次现场测产的  相似文献   

16.
正"种稻养虾顶呱呱,稻香虾肥人人夸。"这句顺口溜,在河南省正阳县陡沟镇祝湾村家喻户晓,说的是该村民兵种养能手夏国厚的"稻虾共生经"。2012年,夏国厚随本村青年夏心芳、夏义学、夏仁光到湖北省潜江外出打工时,看到水产市场上的小龙虾很走俏,便向老板问起小龙虾养殖来源,才知道这些小龙虾都是当地稻农在稻田里养出来的,夏国厚和外出务工的伙伴们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夏国厚和伙伴商量:"等打工挣足了买虾苗的钱,咱们也回家养虾。"  相似文献   

17.
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稻两虾”共作模式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稻两虾"共作模式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利用稻虾互利共生,实现生态种养一体化的农渔结合模式,其生产过程绿色环保、节本增效,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价值和应用推广潜力。为进一步规范该模式生产技术,从品种选择、田间工程设置、时空耦合、田间种养管理等技术层面进行操作规范,以期为江苏里下河地区推广应用"一稻两虾"共作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虾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能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及生物资源,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湖北省区域资源特点,在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稻虾连作、稻虾共作模式技术特点;阐明了稻虾模式资源利用、环境要求及适宜类型和区域;明确了稻虾模式的双水双绿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稻虾共作是一种良好的生态模式,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典范,利用稻虾共生互惠互利,能提升稻、虾产品品质,取得"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赢"的效果。本文对霍山县稻虾产业进行调查,介绍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霍山县稻虾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稻虾共作常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虾共作模式已成为湖北省潜江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根据江汉平原近几年虾稻共作经验,总结归纳了虾稻共作的常规技术,以期为推广稻虾共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