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988~2011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各项投入资金和生态综合治理的历年数据,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Granger因果检验、ADF检验以及协整检验方法,并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对生态综合治理存在显著的正向拉动关系。其中,财政资金投入、自筹资金对生态综合治理有着显著的正向拉动关系,而银行贷款与生态综合治理之间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应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投入力度;注重财政资金对生态综合治理效应的发挥;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建议措施,积极促进生态综合治理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济源市积极探索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为重点,不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在财政资金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在自筹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上体现一个“活”字,综合提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水平。一、高度重视,强化学习,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结构,决定了资金管理的复杂性,项目建设中既有中央、省、市投资的财政资金,又有农民群众筹集的自筹资金,如何管好用活这些资金,是各级农发部门的重要任务。为做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工作,济源市开发、财政两个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     
<正>中央财政近日下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资金25.79亿元,意在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单位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予以补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央财政下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资金25.79亿元,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单位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予以补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项目建设范围涉及北京、河北、内蒙古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大连、宁波、青岛3个计划单列市。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明显带动了农民增收。据统计,每年新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直接带动受益农民约5500万人,其中,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人均增收近500元。数据显示,2009年—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从165亿元增加到329亿元,五年共计投入1204亿元,年均增长18.8%。同时,引导  相似文献   

6.
记者从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获悉:今后对农业综合开发的产业化项目,中央财政将主要采取货款贴息方式予以扶持。2012年中央计划安排36亿元资金,扶持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其中60%以上的资金用于贴息,可引导银行贷款500多亿元;其他资金用于财政补助,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重要的产、也支撑。  相似文献   

7.
记者从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获悉:今后对农业综合开发的产业化项目,中央财政将主要采取贷款贴息方式予以扶持。明年中央计划安排36亿元资金,扶持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其中60%以上的资金用于贴息,可引导银行贷款500多亿元;其他资金用于财政补助,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广西1990~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演变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阶段性波动与地方GDP增速阶段性波动趋势相似;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地方GDP高度正相关;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区域性差距明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基础设施薄弱及工资性收入比例偏低。主要对策建议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保护发展农业已成为当下发达国家和地区着重关注的问题。想要推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确保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借助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呈现了稳步进行的态势,出台了并不断调整了相关政策,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讲,其本质精神却没有明显的变化,换言之,凡是在国家批准且认可的项目范围内,要在财政上将其资金有所体现,并将地方财政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在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中得到落实,只有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开发方面投入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富裕、农村富裕。  相似文献   

10.
陈禄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8020-8022,8026
2010年广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 454元,仅为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03%,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35%。该研究从收入构成角度分析了广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现状,指出广西贫困县农民增收存在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社会事业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江汉平原、鄂北岗地农业综合开发自1989年国家批准立项以来,已连续实施了10年。10年来,全省共投入开发资金31.11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5.18亿元(中央和地方各半),专项贷款7.89亿元,集体和群众自筹资金8.05亿元,另部属项目2.57亿元。开发范围从1989年的24个县、市、场延伸到现在的49个县、市、场,共改造中低产田66万hm~2,建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996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四川省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显著影响因素,探究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并客观评价益贫成效。【方法】基于34个重点县扶贫资金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扶贫资金投入、扶贫资金来源、扶贫资金投向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贫困发生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扶贫资金投入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和降低贫困发生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扶贫资金来源结构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减少贫困发生率上有显著作用,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仅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作用显著;扶贫资金投向结构中,农业和技术培训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减少贫困发生率上具有显著作用。【结论】四川应从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农业发展投资、提升工业产业发展质量、改善基础设施资金配套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做到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提高益贫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跃强  陈池波  许锦鹏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4):993-996,1001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作为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基于1988~2011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数据,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Granger因果检验、ADF检验以及协整检验方法 ,并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之间存在正向拉动关系。其中,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自筹资金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而银行贷款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应通过继续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和资金投入、积极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的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自2006年起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贴息政策。从2009年起,对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范围和立项条件的银行贷款,包括固定资产贷款和季节性收购农副产品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贴息。贴息资金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周时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确能带动农民增收的较小规模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5.
金湖县位于淮河下游美丽的高邮湖畔,自1988年被国家首批列入农业综合开发区的重点县(市),一直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第一要务,切实加强对农业开发资金筹集与管理,累计投入资金1.18亿元,对推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一般比非项目区增加300元,多的达600元。一、改善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五年来,该县首先全力改造中低产田,努力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共新建和改造排灌站70座,中沟…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我国政府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一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农民收益最直接的项目之一。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模式,是我国支农资金和农业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四次联席……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立足之本和重要评价指标。近年来,樊城区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找准财政资金引导方向、目标与措施,瞄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开发水平,农业开发项目不仅成为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龙头产业,而且带活了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49.33亿元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力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显示,2015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安排49.33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资金25.84亿元,引导项目单位自筹、银行贷款等资金103.85亿元,计划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4238个。109万公顷近日,从河南省林业厅获悉,自2002年全面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109.34万公顷,目前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年可实现生态效益总价值达448.43亿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山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以“一桃二白”(猕猴桃、白鹅、白毛)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98元,比1999年增6.20%。1.农业产业化直接增加了农民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从1989年以来呈连续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广东构建和谐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瓶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实现中国各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之一。笔者在深入分析广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创办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政策性的贷款担保基金和农产品保险基金等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