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产时和产后的这一段时期,奶牛围产期虽然时间不长,但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围产期奶牛的精心饲养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围产期奶牛的健康生长。文章简述了围产期奶牛饲养与管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妊娠和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用母牛的饲养管理按其生理状况可分为4个不同阶段:妊娠期,泌乳期,干乳期和围产期。在这几个时期,泌乳母牛的产奶量、体重、犊牛的初生重都与其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是奶牛饲养的关键时期。其中围产期是指母牛产犊前15d和产犊后15d这段时间,即为干奶后期2周和泌乳初期的2周期间。这时的奶牛属高危阶段,如饲养管理不当,牛极易患病,影响产奶量,严重时还会造成患病,甚至死亡。所以,奶牛妊娠和围产期的科学饲养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围产奶牛饲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效的饲养操作下,奶牛的产奶量、健康状况及繁殖性能可达到良好平衡。获得高的经济回报的关键在于上述三方面性能都能保持良好。围产期是奶牛在泌乳周期中进行泌乳和确保良好的健康、繁殖状况的一个关键契机。围产期指产犊前60天至产犊后60天。而围产期中最为关键的时间是产犊前21天至产犊后21天。围产期的饲喂及管理操作的正确性对于奶牛的干物质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是奶牛在泌乳周期中进行泌乳,确保良好健康和繁殖状况的一个关键时期,作者浅述了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5.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仅影响奶牛泌乳量和生鲜乳品质,还直接决定新生犊牛的健康水平和奶牛的产后恢复情况。因此,各牧场需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让奶牛在分娩前后平稳过渡。本文从营养需要、分群、饲养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管理需要,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对整个奶牛泌乳周期生产性能发挥非常重要,奶牛围产期的生理变化非常明显,容易感染多种疾病,严重的会对整个泌乳时期的产奶量,同时也会降低新生牛犊的健康状态。所以,对围产期的奶牛尽量选择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奶牛正常发挥生产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奶牛的围产期是奶牛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奶牛围产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但对奶牛自身的健康有利,还能够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奶牛产后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8.
奶牛围产期一般指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产前3周称为围产前期,产后2周为围产后期。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最至天重要的一个时期.存这个阶段.奶牛经历了巨大的生理与代谢变化,以及一系列应激反映.如分娩、泌乳、日粮结构改变、饲养环境改变等,  相似文献   

9.
根据奶牛产奶和生长发育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可将奶牛的饲养分为7个不同时期:干乳期、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犊牛饲养期、育成牛饲养期.要想满足奶牛营养需要,达到高产目标,各个时期的饲养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奶牛产奶和生长发育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可将奶牛的饲养分为7个不同时期:干乳期、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犊牛饲养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临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易发生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易患代谢性疾病(产褥热、产后瘫痪、酮血症、胎衣不下)、消化道疾病(前胃弛缓、真胃变位)、繁殖产科性疾病(乳房炎)等。实践证明,围产期母牛比泌乳中、后期母牛发病率均高。据统计,成年母牛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的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抓好该期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1产前母牛的饲养管理临产前母牛生殖…  相似文献   

12.
奶牛在生长发育、妊娠、生产和泌乳等不同生理时期,其营养需求、消化代谢都有所不同。根据奶牛不同生理时期可划分为犊牛、后备牛、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早期、泌乳盛期和泌乳后期等几个阶段。 围产期是指产前21 d到产后15 d。这一时期是根据奶牛阶段饲养理论和实践划分的。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泌乳、繁殖再生产的关键,因为它是奶牛生产和泌乳最重要时期,无论是内分泌,还是营养代谢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由于成年奶牛70%~80%发病及死亡在围产期,因此,围产期又被称为“病理期”。搞好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不但关系奶牛健康和本胎产奶量,甚至影响终生繁殖再生产能力,决定着奶牛生产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 1 围产前期饲养技术 围产期子宫内容物(胎儿、胎衣、胎水)重量猛增,母牛的代谢强度增加,同时母牛因分娩临近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还为泌乳做准备。营养物质要求浓度加大。日粮中干物质应为体重的3%,粗蛋白比维持需要量增加30%,Ca含量为80~90g,P含量为35~45g。粗精饲料干物质比应由65∶35提高到60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是指产前3周至产后3周,此时是奶牛饲养的关键阶段。围产期奶牛管理的成败决定了随后泌乳期的成败。据调查奶牛疾病75%是由于围产期管理不善引起的,常见的疾病如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脂肪肝、酮病、乳房炎、乳房水肿、奶牛产后瘫痪等。很多奶牛养殖户只注重奶牛产奶高峰期的管理,而忽略了围产期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围产期是指奶牛临产前的3周(围产前期)和产后2~3周(围产后期)的这段时间,奶牛在此期间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3个不同生理阶段[1],因此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现将其饲养管理介绍如下,供参考。1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2]此阶段主要是使奶牛由以粗料为主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哲 《北方牧业》2010,(22):22-23
<正>奶牛的过渡期是指产前3周至产后3周这一时期,以往称为围产期。过渡期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极为重要。此时,奶牛由妊娠、分娩到泌乳等过程,会造成奶牛生理应激;当低能饲料向高能饲料转换时奶牛会产生饲养应激;随着奶牛泌乳量的增加,干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奶牛》2012,(15):46
围产期是奶牛至关重要的一个自然的生理阶段,围产期奶牛经历了营养、生理和代谢等诸多方面的极大应激,需要调节自身能量、蛋白、矿物质代谢以适应泌乳的需要。因此围产期奶牛饲养的好与坏,不仅影响整个产奶期的泌乳性能与繁殖力,甚至会影响奶牛一生的使用效益。而我国部分养殖者过分关注产奶量,对奶牛围产期生理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严重忽略了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15天内的1个月时间,它包括妊娠期和泌乳初期。这一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五期”系指干乳期、围产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加强奶牛的“五期”管理,是减少奶牛疾病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确保犊牛成活率,提高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的关键。一、干乳期:指奶牛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天这一段时间。一般奶牛干乳期为60~75天。干乳期奶牛的  相似文献   

19.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以内的1个月,它包含了妊娠末期和泌乳初期,这一期间饲养应注意:  相似文献   

20.
一、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 奶牛从产犊到泌乳期结束,按着奶牛泌乳规律将奶牛泌乳阶段划分为围产期、泌乳上升期、泌乳高峰期、泌乳稳定期、末乳期和干乳期6个阶段。为了调动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按着各阶段的变化,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15天至分娩后15天称围产期,以分娩为界又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