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病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从切断传染源、控制蚕病发生和蔓延、加强蚕儿饲养管理三方面综述了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蚕病的发生与蔓延与蚕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季节及蚕病发生的特点,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将养蚕技术和防治方法紧密结合,做好综合防治,才能杜绝或减少蚕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4,41(1):49-50
蚕病的防治是“防”胜于“治”,必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方能保障蚕作安全。蚕病的综合防治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浅谈蚕病的综合防治曾春生(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332400)“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防治病虫工作的方针,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病虫害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蚕病的防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才能有效地把蚕病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蚕病...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6,(1):30-32
文章简要地分析了为什么要进行蚕病综合防治,指出农村中蚕病发生主要原因,全面地阐述了蚕病综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家蚕病害分传染性蚕病及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微粒子病,是发生最广、危害最大和防治最难的一类蚕病。在养蚕过程中,常常由于传染性蚕病的危害,造成蚕茧减产和茧质下降。因此,在大面积养蚕生产中,应特别重视传染性蚕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蚕病的发生传染导致蚕茧歉收,蚕桑效益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对生产投入减少,饲养量下降,管理松怠,茧质低劣等各种负面影响.因此,蚕病的正确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是农村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对蚕病做到有效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而养蚕前的消毒则是预防蚕病发生和控制蚕病危害的重要措施;是综合防治的关键与基础.作者从实践中总结出:“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消毒程序,扩大消毒范围,狠抓薄弱环节,规范消毒技术,全面综合治理”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现归纳介绍于后,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蚕病的综合防治必须了解和处理好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子康 《广西蚕业》2005,42(4):19-21
通过对导致蚕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阐述了综合防治蚕病的重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谈夏秋蚕的蚕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病原的存在、病原传播途径及蚕儿体质的强健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掌握蚕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蚕病的发生情况,采取重点防治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一定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蚕病是危害蚕茧丰收的大敌,为了控制我市蚕病危害,提高蚕茧单产,增加总产,稳定蚕农积极性,按市局要求,我们蚕病综合防治课题组,探索防治蚕病的综合技术措施,力争把蚕病发生控制在10%以下,真正实现“三高”蚕业,现将我们的具体措施总结报告于后.一、实施前简况1993年度春、夏、秋三季,我们在柏垭镇碧云村二社实施了蚕病综合防治的试验.该社23户,85人,耕地85亩,有桑树1.6万株,1992年冬嫁接良桑6000株.原有小桑园11亩.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丝茧育蚕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祝全 《中国蚕业》2010,31(3):75-76
介绍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蚕病措施,即通过加强桑园培管、生产优质桑叶,改进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抓住重要环节、精心饲养小蚕,突出关键技术、着力养好大蚕等具体措施,控制蚕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阐述金城江区农村蚕病发生及危害的特点,深入分析蚕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为蚕农做好蚕病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中镇老坝村是大丰市的蚕桑重点村,引发该村秋蚕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蚕病的危害。2012年该村采取切实有效的蚕病综合防治技术,控制了蚕病的发生和蔓延,秋蚕的产量质量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蚕病综合防治首先是防,然后才是治。该文对蚕病发生原因、存在的问题、防与治相结合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江苏蚕业》2016,(1):27-29
蚕病严重威胁蚕桑生产,蚕发病原因多样,用药、环境因素和桑园管理都对蚕桑的无病夺高产影响甚大,针对各种原因,做出蚕病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阐述了农村蚕病发生及危害的特点,深入分析了蚕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确保养蚕高产的综合防治策略,为蚕农做好蚕病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姚瑞德 《广西蚕业》2009,46(2):8-11
近年来,蒙山县新圩镇第五批蚕发病严重,为了减少蚕病的发生,寻求防治蚕病的方法,笔者与镇蚕业干部,到本镇村屯部分养蚕户家中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发现,这次发生的蚕病主要是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很严重,有的颗粒无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蚕病发生是因为6月至7月之间天气温度高湿度大、桑叶质量不高、养蚕设施或条件差、蚕农防病意识不强、养蚕技术及防病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蚕茧减产。由此提出本镇蚕病综合防治的几点建议:严格消毒,执行防病制度,加强饲养管理,贯彻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蚕病综合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病是直接影响养蚕收益的主要因素。如何使蚕不发病呢?应该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将防病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管桑养蚕的各个环节中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蚕桑工作的实践经验对蚕病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盐城市蚕病的发生情况作了初步概述,对蚕病的综合防治从技术及社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达到蚕桑安全生产和蚕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一个大敌。近年来,蚕区干部群众对蚕病的防治取得了一些经验,减少了蚕病的发生,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把养蚕消毒说成是“洋框框”,使得有章不循,蚕病的预防工作流于形式,以致有的地方蚕病仍然威胁着蚕茧生产,特别是脓病、僵病和空头型软化病,在一些地区还比较严重,现仅就我省的情况,对蚕病综合防治方面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