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喂猪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灵英 《饲料研究》2000,(10):37-38
近些年世界小麦产量连年丰收,我国也不例外.目前,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用作粮食,有少数制粉价值低的小麦也用作饲料.我国的小麦生产成本高于美国及世界一些主要出口国,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程临近,预计不久的将来,养殖者用小麦作为能量饲料将会有利可图.小麦可部分或全部替代玉米或高粱用于猪的饲粮,像其它许多原料一样,用小麦喂猪有其优势,也有不足.要想合理利用小麦喂猪,获得更大经济效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小麦在很多国家通常用作家禽的能量饲料。小麦作为单胃动物日粮中的主要能量饲料原料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多年,如东欧国家、英国、北欧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小麦作饲料,就连亚洲的日本,其进口小麦的四分之一用作饲料。而我国近几年由于饲料产量迅速增长,玉米供给有时显得非常紧张,使用小麦等谷物替代玉米势在必行。相对于玉米,小麦有许多优势,也有缺陷,只要扬长避短地正确使用,小麦的应用效果不会比玉米差.甚至还可能优于玉米。小麦可提供给家禽氨基酸需要量的30%~40%,肉鸡和火鸡代谢能需要量的70%,蛋鸡代谢能需要量的80%。  相似文献   

3.
高粱作为世界主要能量饲料在国内家禽饲粮中应用受限,本文针对高粱的抗营养因子阐述几种提高高粱饲喂价值的方法,对近些年部分或全部高粱代替玉米饲喂肉鸡、蛋鸡、蛋鸭、鹅的试验效果分析总结,用单宁含量低的高粱可以部分或者完全替代玉米应用在家禽饲料中,没有负面影响。高粱的营养价值受品种、产地等影响较大,应根据高粱单宁含量在实际生产中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小麦替代玉米在养猪业中的可行性,用优质小麦以及玉米作为试验材料,对2种作物中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粗灰分和干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以湖北省黄冈市陈策楼猪场36头刚出保育栏的育肥猪为试验对象,制定3种不同替代比例的饲喂方案,记录猪体重增长情况,计算料肉比。结果表明:小麦与玉米营养成分含量差别较小;小麦部分或完全替代玉米可起到与完全饲用玉米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用玉米作为猪的配合饲料的谷物原料是我国使用的典型配方。这是由于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能量和饲料利用率较高。但是随着玉米市场现货价格持续强劲上扬,给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猪饲料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有些地区玉米产量不足,异地采购的运输费用增加了饲料成本。而价格便宜的玉米又多在质量上出现问题,如发生霉变或重金属超标。在这种情况下,选用新的饲料原料来替代玉米以成为当前猪料市场的一个大趋势。1高粱作为饲料原料的优缺点高粱的饲用价值在世界范围的谷物粮食中,高粱排在小麦、大米、玉米和  相似文献   

6.
用玉米作为家禽配合饲料的能量原料是我国使用的典型配方。玉米的短缺和高价,对生产者来说就意味着饲料成本的提高。生产者应考虑应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谷物来抵消玉米价格的升高。近些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价格走低,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麦的代谢能是玉米的90%。用肉仔鸡、产蛋鸡和火鸡做的试验表明,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但小麦有其特殊性,在家禽配合饲料中应注意其合理使用。一、小麦的特点小麦蛋白质高于玉米,赖氨酸含量较高,而苏氨酸的含量与玉米相当。用小麦替代玉米作能量饲料时,配合饲…  相似文献   

7.
小麦替代玉米对肥育猪生长表现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50日龄,平均体重17.0kg的青海白猪(♀)与杜洛克(♂)杂交的仔猪5窝计2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其中,第1组饲粮含玉米60%,不含小麦,作为对照组;第2、3、4、5组分别以饲粮含15%、30%、45%、60%的小麦等量替代玉米,作为试验组。在添加猪专用复合酶的情况下,通过肥育试验观测玉米被不同比例的小麦替代后对猪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替代玉米作猪饲粮可提高肥育猪的日增重(P>0.05);并表现出增加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并且小麦替代玉米作猪饲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饲料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几乎都随饲粮小麦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饲粮含小麦45%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金铭 《中国饲料》2022,1(6):113-116
文章旨在评估高粱在羔羊上的饲用价值,通过研究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甲烷排放指标来判定其替代玉米的水平.试验将体重接近的144只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三组羔羊在11周的饲养试验期饲喂玉米型日粮(对照组)、50%和100%高粱替代玉米全混合日粮.结果:50%和100%高粱组羔羊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小麦代替玉米并添加酶制剂对育肥蛋公雏饲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彪  王成章 《饲料工业》1999,20(7):21-23
用小麦替代玉米—豆粕型饲粮(I组)中1/3(Ⅱ组)和2/3(Ⅲ组)比例的玉米并添加酶制剂,探讨其对育肥蛋公雏饲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组试验鸡的成活率相同、日采食量相近,说明应用小麦替代1/3或2/3玉米对其健康和采食无影响;虽然前后期3个组试验鸡的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前后期分别比I组同期提高075%和157%,Ⅲ组前后期分别比I组降低000%和787%,即小麦替代1/3比例玉米对日增重有正的影响,但代替2/3时对日增重明显不利;饲料报酬I组、Ⅱ组基本一致,Ⅲ组较差;腿部色泽以I组最好,Ⅱ组次之,Ⅲ组黄色明显减退,严重影响商品性;Ⅱ组、Ⅲ组的毛盈利分别比I组低223%和929%,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目前在育肥蛋公雏饲粮中不宜用小麦代替玉米。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作为饲料用于生产奶、肉、油、蛋等畜产品约占总产量的75%~80%。玉米籽粒饲用价值较高,100千克玉米籽粒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的高粱,或130千克大麦。玉米的鲜嫩茎叶,营养比较丰富,但是缺乏畜禽所必需的赖氨酸,因此必须添加后才能更好地被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育肥期(53-79日龄)和填饲期(80-91日龄)使用无缩合单宁的高粱替代黄玉米对填饲半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92只半番鸭,根据育肥期和填饲期分别饲喂的谷物饲料(高粱和玉米),采用2×2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48只/组),分别为:育肥期高粱+填饲期高粱组,育肥期高粱+填饲期玉米组,育肥期玉米+填饲期高粱组,育肥期玉米+填饲期玉米组。在填饲期结束后,选择空腹10小时的试验半番鸭进行屠宰采样,并测定其肝脏和带皮胸肌质量。填饲期各组试验半番鸭死亡率(1%)和增重(2030g)均无显著差异(P0.05)。填饲期结束,与填饲玉米相比,半番鸭填饲高粱显著提高了其肝脏重量(育肥期玉米+填饲期高粱组723g vs.育肥期玉米+填饲期玉米组694g;P0.05)和降低其肝脏的黄度值(育肥期玉米+填饲期高粱组24.4 vs.育肥期玉米+填饲期玉米组38.59;P0.001)。各组半番鸭肝脏蒸煮脂肪损失差异不显著(18%;P0.05),但高粱填饲组半番鸭肝脏蒸煮后的黄度值显著低于玉米填饲组(育肥期玉米+填饲期高粱组14.84 vs.育肥期玉米+填饲期玉米组26.01;P0.001)。各组半番鸭带皮胸肌的重量差异不显著(491g,P0.05),但高粱填饲组其胸肌(育肥期玉米+填饲期高粱组12.26 vs.育肥期玉米+填饲期玉米组12.92,P0.05)和皮肤(育肥期玉米+填饲期高粱组12.26 vs.育肥期玉米+填饲期玉米组12.92,P0.05)的黄度值均显著低于玉米填饲组。总之,在肥育期和填饲期使用高粱替代玉米可在不降低半番鸭带皮胸肌重量的条件下提高其肥肝重量,但降低了其肥肝和带皮胸肌颜色,是提高半番鸭肥肝生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麦在很多国家通常用作家禽的能量饲料。小麦作为单胃动物日粮中的主要能量饲料原料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多年,如东欧国家、英国、北欧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小麦作饲料,就连亚洲的日本,其进口小麦的四分之一用作饲料。而我国近几年由于饲料产量迅速增长,玉米供给有时显得非常紧张,使用小麦等谷物替代玉米势在必行。相对于玉米,小麦有许多优势,也有缺陷,只要扬长避短地正确使用,小麦的应用效果不会比玉米差,甚至还可能优于玉米。小麦可提供给家禽氨基酸需要量的30%~40%,肉鸡和火鸡代谢能需要量的70%,蛋鸡代谢能需要量的80%眼1演。1小麦…  相似文献   

13.
于峰 《饲料广角》2001,(13):25-25
今年的小麦和玉米之间的差价可能为家禽/畜及饲料生产者们提供了一个削减生产成本的大好机会。一般情况下,当小麦的价格低于玉米价格10%甚至更低时,小麦就成为一种成本效益高的农作物,部分或全部替代肉鸡、蛋鸡、或肉/蛋鸭饲料中的玉米。 只有正确地使用合适的饲用酶,用小麦作为家禽饲料的经济效益才能够得到最大发挥。饲用酶既提高了“饲料”谷物——小麦、大麦、黑小麦、  相似文献   

14.
高粱的饲用价值在世界范围的谷物粮食中,高粱排在小麦、大米、玉米和大麦之后,位居第五。而在印度它的产量第三,仅次于稻米和小麦,它也是世界半干旱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它含有丰富的能量,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素,然而它不被世界大部分区域的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半细毛羊7种能量饲料原料(玉米、小麦麸、小麦、大麦、糙米、玉米皮和高粱)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实测饲料原料的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含量和有效能值。试验选取16只24月龄、平均体重为(55.61±5.33) kg的云南半细毛羊,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4只。试验共分2期进行,共8种饲粮,分别为基础饲粮和7种试验饲粮,每期饲喂4种饲粮。每期试验1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小麦麸和玉米皮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高,为16%左右,高粱、小麦、糙米和大麦的CP含量介于10%~14%,玉米的CP含量最低,为8.63%。小麦麸和玉米皮的粗纤维(CF)含量分别为8.74%和13.77%,其余能量饲料原料的CF含量均在4%以下;玉米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高,为58.71%,其次是小麦麸,为36.37%,大麦为24.43%,高粱、小麦和玉米的NDF含量介于11%~16%,糙米的NDF含量最低,为6.54%;小麦麸和玉米皮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10.93%和16.28%,其余能量饲料原料的ADF含量均在5%以下。在所有能量饲料原料中,玉米的粗脂肪(EE)含量最高,为4.11%,糙米的EE含量最低,为1.16%。2)能量饲料原料的DCP含量介于38.49~130.29 g/kg,玉米皮、大麦和小麦麸的DCP含量较高,分别为130.29、117.50和114.16 g/kg,且3种原料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玉米的DCP含量最低,为38.49 g/kg,显著低于其他能量饲料原料的DCP含量(P0.05)。糙米、小麦和高粱的DCP含量居中,数值接近(P0.05)。高粱、糙米和玉米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较高,且3种原料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高粱的DE和ME最高,分别为17.76和15.46 MJ/kg。小麦、大麦和玉米皮的DE和ME居中,小麦麸的DE和ME最低,分别为13.83和11.25 MJ/kg。综上所述,本研究所测半细毛羊常用能量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部分数据与《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17年第28版)》中数值有一定差异,因此在实践中,为了精准配制饲粮,需要逐一准确测定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从DCP品质来说,玉米皮品质最佳,其次是大麦和小麦麸,之后是糙米、小麦和高粱,玉米品质最差;从能量饲料供能的角度来说,高粱、糙米和玉米品质较好,小麦、大麦和玉米皮较差,小麦麸最差。  相似文献   

16.
浙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应用酶工程提高大麦和糠麸饲用价值及产业化研究日前在浙大饲料研究所通过省级鉴定。 该所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酶制剂,针对大麦和糠麸成功育出了高产优质酶制剂GXC,该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使用效果,应用它大麦可100%替代玉米,糠麸可替代55%的玉米,这不仅不影响饲养效果,还可有效降低成本。饲料研究又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粱替代不同水平玉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60头体重[(48.93±3.01)kg]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基础饲粮)、30%替代组(用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30%的玉米)、65%替代组(用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65%的玉米)和100%替代组(用高粱替代基础饲粮中100%的玉米),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头去势公猪、5头母猪)。试验期60d。结果显示:1)高粱替代不同水平玉米对育肥猪的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替代组平均日增重降低3.4%(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替代组、65%替代组和100%替代组背膘厚度分别提高3.0%、5.2%和4.3%(P<0.05)。3)与对照组相比,30%替代组、65%替代组和100%替代组背最长肌pH45min分别提高0.5%、1.0%和0.4%(P<0.05);65%替代组和100%替代组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8.7%和11.3%(P<0.05)。4)与对照组相比,100%替代组背最长肌中谷氨酸和苏氨酸含量分别降低2.5%和11.7%(P<0.05)。5)与对照组相比,100%替代组背最长肌中油酸、反式油酸、花生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分别提高15.3%、39.6%、56.8%和52.4%(P<0.05);65%替代组背最长肌中反式油酸、花生酸、二十碳三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分别提高37.9%、77.15%、72.2%和53.2%(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用高粱替代饲粮中部分玉米不仅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还能够通过提高肌肉中部分不饱脂肪酸含量而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出适宜在半干旱区种植的饲用植物,选取饲用玉米(Zea mays)、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和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3种饲用作物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2种牧草为研究对象,在无灌溉和施肥的管理条件下,比较分析其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结果表明,高粱(引自日本)的株高最高(289.25 cm),比甜高粱和玉米高约10%,苏丹草SP20(引自美国)株高最低(172.80 cm);甜高粱干物质产量最高(17.38 kg·m–2),其次为高粱(12.35 kg·m–2),均显著高于玉米(P<0.05)。苏丹草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相对较低,甜高粱与饲用玉米NDF和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苏丹草和紫花苜蓿相对饲用价值(RFV)值较高(135~143),其次是饲用玉米和甜高粱(107~109),高粱和老芒麦最低(95~102)。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种植甜高粱具有与饲用玉米同等的饲用价值,但甜高粱具有更高的产量,因此在半干旱区种植甜高粱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吴灵英 《饲料工业》2000,21(9):45-46
小麦是禾谷类作物,它的产量居世界粮食作物之冠。在欧洲北部一些产麦区和日本,小麦用作饲用的量较大。北美的小麦种植量仅次于玉米。据统计,1997年全世界创记录地生产小麦6亿吨,约有1亿吨用作饲料。小麦在我国是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用作粮食,但有些地区亦有一定量用作饲料用。如我国南方一些山区旱地种植的小麦,有些小麦制粉价值低,价格低于玉米。近些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丰收,我国人民对粮食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可用作饲料的小麦的量应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程临近,今年3月我国发布了114号文件,文件宣布允许自美国全境进口各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将玉米与大刍草杂交并多代自交选育得到的3个品系,与玉米、高粱、苏丹草在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及生物产量方面,除叶片数外,3个品系均显著高于与其具有相似株型的苏丹草。在营养品质方面,3个品系在含磷量(P)、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粗脂肪(EE)四个方面优于大部分的玉米、高粱及苏丹草,但过高的灰分(ASH)含量可能是其过多分蘖附着泥土及刈割时夹带过多土壤导致的。在饲用价值方面,品系1、2的相对饲喂价值(RFV)大于100,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品系3相对饲喂价值略低,为96.6,在可消化养分总量(TDN)、消化能(DE)两个方面要优于部分玉米、高粱及苏丹草,在维持净能(NEm)、增重净能(NEg)、泌乳净能(NEL)三个方面也优于大部分玉米、高粱及苏丹草。 [关键词] 饲草玉米|远缘杂交|农艺性状|饲用营养品质|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