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室养鳗池经长时期使用后,往往会出现老化现象,养鳗池老化即池水水质不稳定而易恶化,造成鳗鱼生长不良,病害频频发生。养鳗池老化是由于饲养管理中忽视清池消毒工作,致使池塘严重污染所造成的。老化池的池水 pH 值偏低、氨氮及亚硝态氮含量高、溶氧量低,在缺氧的  相似文献   

2.
闲置温室养鳗池改造与高密度循环养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养鳗业蓬勃发展。我省沿海相继建成温室养鳗池70多万平方米,为发展创汇渔业,推动我省沿海渔农民致富奔小康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市场成鳗价格不断下跌,绝大部分养鳗企业效益陡降,亏损严重,大面积的温室养鳗池被迫闲置。如何使高额投资已被闲置的养鳗池重新得到开发利用,盘活闲置资产,各个养鳗企业纷纷寻求出路,但至今效果并非令人满意。2000年春,我们利用我部省级水产良种场闲置的1000m2养鳗池,首次改造成一组循环养虾系统,当年投放本部水产苗种场自…  相似文献   

3.
日本养鳖盛行,现将其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养殖池的结构:养鳖池的池壁顶部有向外伸出约10厘米的池檐。面积一般较小,亲鳖池每只约50~150平方米,池池1.3~1.5米,水深1~1.3米,底泥20~30厘米。成鳖池每只50~80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温室养鳗池的利用率,减轻鳗鱼残饵和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进行了鳗鱼池附养青、草鱼的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江苏省如东县国营掘港农场养鳗场进行。草、青鱼种由附近的水产养殖场提供。203#、204#、205#、206#试验池面积  相似文献   

5.
提高养鳖成活率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毅 《淡水渔业》1997,27(5):36-37
目前围绕养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成活率普遍很低。本文就生产实践中获得成活率在80%以上的技术措施作一讨论。1鳖场的建造1.1鳖场选择:鳖场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流充足且无污染,环境较安静,避风向阳,最好有温泉的地方。1.2鳖池建造:鳖池水泥砖结构为佳,池壁砖砌,水泥磨面,池顶用双层塑料膜搭棚,稚鳖池建成长方形,每口10-15米2,幼鳖池建成正方形,每口50-60米2,成鳖池建成正方形,每口100-150米2。池深100厘米,池壁设置防选檐,防逃檐为15厘米。池底铺叨厘米厚细沙。1.3池内设施:根据池的大小,池内设饵料台、晒背台著…  相似文献   

6.
农村庭院建池养鳖,管理方便,饲料容易解决,既美化环境又增加经济收入,是广大农民一条很好的致富门路。1 鳖池的设计与建造 鳖池建造应选择有清洁水源、温暖安静的地方。鳖池面积根据庭院大小而定。1.1 亲鳖、成鳖池建造 鳖池以水泥砖结构为佳,池深80~120厘米,池壁设置防逃檐,防逃檐为12~15厘米。出水口设在池底,设立稳定的平水口,多余的水可从平水口上流走。晒  相似文献   

7.
简新昌 《科学养鱼》2003,(11):49-49
福建省北部山区土池养鳗,鳗池经过一段时间养殖,不仅鳗鱼粪便、残饵和各种生物残骸大量累积池底,而且各种菌群和虫卵也富集于池底和池壁。因此,在每年鳗鱼养殖结束后,对池底进行合理清整与调节,以延缓池塘老化就很有必要。 本文就几个土池养鳗场清整池底的有效方法,予以归纳  相似文献   

8.
1993年我场利用黑仔鳗销售后的空池进行成鳖试养,初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试养过程 试养于1993年5月20日至10月5日在如东海岸带职中养鳗场进行。共选80米~2的水泥结构养鳗池两个,放养前对空养鳗池做如下改造:(1)取出池中的增氧机,将池底  相似文献   

9.
温室养鳗是一种高密度,高效率的集约式养鳗,因此,养鳗池的水质管理是养鳗生产中重要环节,也关系到养鳗的成败。水质差,鳗鱼就减色,甚至停食,水质经常不好,鳗鱼的产量就深受影响,同时也极易发病,所以,场址的选择,池子的结构,增氧机的造型和安装,以及排水设计,都要从水的质量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仙游县是中国大陆较早引进欧洲鳗鲡试养,并取得成功的县之一。现将仙游县近年来在欧洲鳗养殖领域的主要技术措施取得的进展情况介绍如下:一、养鳗池的改进初期欧鳗养殖池是根据养殖日本鳗的模式即大水泥池养殖,经过不断摸索改造,创新成为现在的中小型欧鳗养殖池。即:白仔池、黑仔池60~120米2/口,无角方形池,池高0.8~1米,池壁光滑,池中央设排污口,池底四周向中心倾斜,池中心向排水集鱼口倾斜。排污口设排污箱,依鳗苗大小不同,上覆不同网目的拦网。成鳗池150~250米2/口(12米×12米~16米×16米),池高1~1.3米,池底形状同黑仔池,排污…  相似文献   

11.
<正> 江苏省如东县养殖场利用深井温静水养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1987年生产情况报告如下。一、水源和养鳗池养鳗池水引自深井温水,水质清新无异味,经检测符合要求。养鳗池为长方形,鳗苗池4只,每只70平方米,池深1米。鳗种池6只,每只100平方米,池深1.2米。成鳗池8只,每只240平  相似文献   

12.
旧鳗池改造措施及养鳗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养鳗池老化及养鳗效果下降的问题,仙游县近年来开展旧鳗池改造,探索旧鳗池养鳗技术措施,达到改善养鳗环境,减少病源,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组鱼池主要为暂养鳗苗而设计的,建于室内,由九只池组成一梯形面积。考虑到它部份地适用于某些鱼(甲壳)类(如某些能“直接”呼吸空气的鱼类)的高密度养殖生产;同时,它与温室、余热的利用有关的养殖也有一定联系,故介绍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河鳗(Anguilla Japonica),又名鳗鱼、鳗鲡,白鳝。因为它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所以是淡水鱼类养殖的优良品种。在国外,池圹养鳗已有较长的历史。日本池圹养鳗单产较高,早在1879年日本就已进行养鳗技术的研究,到1974年,静岗县水产试验场鲠鱼净产量达到每平方米1.76公斤。欧、美池圹养鳗单位面积产量普遍不高,1976  相似文献   

15.
要选择安静、荫湿、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子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水泥红砖结构。池壁高1.2—1.3m(池壁下部25—30cm用水泥砖,上部可用其他防逃设施代替、以降低造价),面积为3—5m^2,灌水25cm左右。池中央设正方形饵料台兼栖息台,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中洋集团自2013年引进澳洲淡水龙虾进行温室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放养前准备工作(1)池塘准备:养殖水池采用水泥池4口,面积为400米2,池四周具有倒檐结构。在虾苗放养前池塘要经过充分曝晒,每池使用生石灰150千克消毒,一周后水池用高压水泵进行冲洗。顶部采用双层聚乙烯白薄膜。养殖池中设置食台、微孔增氧设备和水车  相似文献   

17.
加州鲈鱼(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是一种淡水肉食性鱼类。由于其肉嫩、味美、刺少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探索加州鲈集约化养殖效果,我们利用鳗场的温室在1993年4月至1995年1月进行了加州鲈鱼工厂化养殖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试验方法1.1 试验池 试验池选用养鳗池9A空闲水泥池一只,面积120平方米,池深1.8米,养殖水深1.2米,具有水质净化、调温以及冲气设备,水温和水质相对稳定,水源为深井水,水  相似文献   

18.
一、养殖设施饲养鳖养殖设施由于使用目的而不同,通常分为亲鳖池、成鳖池(食用鳖池)和幼鳖池(加温饲养池)等。除养殖池以外的附属设施还有管理室、孵化室、温室、饵料及饵料调配室、仓库、加工室等。这些附属设施的配置、构造要与地形、生产资金、生产规模相适应,必须计划设计。特别是鳖不只在水中生活,还经常容易游出水面,从地面上逃走,所以池壁要比水面高出30cm以上。即使在这样的池子也有必要作好防逃准备。 1、池的位置鳖是非常胆小的动物。特别是亲鳖,噪音等对产卵也有影响,所以投饵和捕捉时,应尽量避免由于人的出入、操作等造  相似文献   

19.
1989年从无锡引进了罗氏沼虾亲虾。白驹养鳗场利用温室养鳗池进行越冬保种,今年人工育苗成功。5月20日用2.4亩鱼种池放养0.54万尾自繁虾苗,10月11日起捕,捕鱼177.08公斤/亩;收虾2172尾,亩产22.5公斤,成活率达40.22%,规格24.86克/尾。在  相似文献   

20.
涂杰峰 《内陆水产》2001,26(10):43-43
随着欧洲鳗养殖池的长年循环养殖,养殖池严重老化,养殖池的池壁及池底的病菌逐渐积累,养殖水受到污染,特别是一些利用抽取养鳗场周围或场内地下水的养鳗场,由于排污水长年累月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严重交叉感染,极易暴发欧洲鳗脱粘病与败血症的并发症。该并发症流行高峰期为5~8月,发病水温一般在24℃以上,在此期间进行筛选操作、分池3~5天极易发病。有时使用毒性大、刺激性强烈的药物如硝酸亚汞、硫酸铜、福尔马林、敌百虫、高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杀虫、消毒,也容易诱发此症。本症传染力强,一口池发病,在1个月内其余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