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日照粮食储备库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沿海气候特点,在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对高大平房仓10号仓储存的高水分玉米进行了就仓干燥通风降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试验表明,在高水分玉米入仓前合理布置机械通风风道网,利用大功率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进行机械干燥通风降水,不仅可以降低储粮含水量,有效抑制虫霉孳生,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工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持了较好的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2.
王强 《粮食储藏》2011,40(2):31-33
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智能技术,自动控制粮仓通风设备启停和粮仓门窗的开关。依据《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和相关智能通风策略对粮仓进行通风,达到降温通风、降水通风和调质通风等目的,有效控制粮仓的储粮环境和粮食品质,从而达到绿色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种实用规范的机械通风降水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库根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结合当前保管员和粮情状况,制订了《机械通风降水管理办法》。通过设定一定的外温、粮食水分,计算出最佳降水湿度和临界降水湿度,制成《小麦、玉米通风降水湿度快速选择表》,能够快速判断降水湿度条件,减轻保管员劳动强度,避免盲目通风、无效通风,提高降水通风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机械通风,冷冻入库和自然通风三种降温方法的对比试验,证明机械通风降温是一种省时省力,节省费用,安全高效的储粮降温方法,可为改善储粮生态环境,抑制虫,霉生长繁殖,延缓粮食品质陈化,实现低温储粮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书讯     
正储粮机械通风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通风费用低,不拘仓房条件限制,易于推广等特点,尤其是实现低温储粮的有效手段,能使粮堆处于低温状态,从而有效地控制虫霉的发展与危害,减少粮堆水分转移,增进储粮的稳定性,延缓品质陈化速度和保持粮食的新鲜度。机械通风技术在储粮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近代工程技术对粮食储藏的一大贡献,迄今为止还没有其它任何一项粮食储藏新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能与之相比。《储粮机械通风技术》,由张来林编著、左进良主  相似文献   

6.
对高水分粮进行就仓降水处理是解决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降低储粮费用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所使用的三种高水分粮食降水应用技术分别是:人工摊晾日晒法、烘干机处理法和就仓干燥处理法。根据新疆当地气候特点,在高水分玉米入仓前合理布置风网,利用离心式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不仅可以降低储粮温度和含水量,有效抑制虫、霉,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持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储粮机械通风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储粮手段,近年来在实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储粮降温降水及消除粮情隐患等确保储粮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机械通风降温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耗过大、储粮水分损失过多等情况。水分过低不仅影响粮食的外观质量和加工品质,也对企业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通风干燥过程中的粮食水分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双林  郭红 《粮食储藏》2009,38(2):20-22
对粮食机械通风过程中的热质交换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探讨,应用热质交换理论分析粮食通风干燥中的温度变化和水分转移规律,避免无效通风和有害通风,并通过全开孔地板试验仓模拟试验验证了降温降水效应、粮食吸附滞后、各层粮食水分变化和干燥前沿推进规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近些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工艺的具体实践,供粮食仓储企业开展通风降温降水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偏高水分稻谷在高温高湿地区安全储存度夏的难题,利用机械通风对高大平房仓储存的高水分稻谷进行生产性试验,综合运用压入式与吸出式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利用离心风机与轴流风机、单管风机结合使用的方式进行机械通风降水,同时采用经济、实用的透气竹笼解决高大粮堆中上层降水难的问题,实现了偏高水分稻谷在高大平房仓安全储存度夏的目的,延缓了品质劣变,节约了费用,降低了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入库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存在带虫入库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先熏蒸再控温和先控温再低温储藏,抑制虫害、延缓熏蒸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虫入库的偏高水分晚籼稻谷,经适时通风降水和冬降温及春夏隔热控温冷藏后,可安全保管到第二年7月不熏蒸,有利于绿色生态储粮,减少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减少保管费用开支.  相似文献   

12.
对储藏高水分大米的大型房式仓进行机械通风,用塑料薄膜六面密封,采用磷化氢低剂量和脱氧剂脱氧的方法进行储藏,保证高水分大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3.
高水分玉米微波干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次实验结果显示:高水分玉米的含水量随微波加热时间的延长呈指数下降,试用M水分=A e^Bt(min)公式对其干燥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在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相同时,间歇式干燥比连续式干燥降水效果好;耗电量相同时,用小功率微波加热器间歇式干燥比大功率加热器连续式干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杨军  杨卫民 《粮食储藏》2003,32(2):46-47,54
本文通过对几种测定玉米水分方法的比较,将微波干燥测水技术用于单个或小批量玉米水分测定中,所得测定结果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一定条件下的籼米平衡水分,水活度作为评价籼米储藏稳定性和制定保管技术措施及管理规范的重要依据。对不同水分的籼米,综合运用通风储藏自然低温隔湿保冷储藏磷化铝低剂量和间歇密闭及其它储粮技术,使21710t水分为13.7%-16.6%的籼米保质,保鲜,安全储藏6-8个月。3种不同水分的籼米品质变化趋势,保质保鲜效果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刚 《粮食储藏》1999,28(6):29-31
在综合考虑储粮水分变化规律、干燥原理及粮食低温保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吸入外界热空气并保持一定时间,待粮粒中水分汽化后,再用低温干燥空气转换出粮堆内的湿热空气,达到就仓干燥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经济有效,能耗低,降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不同水分梯度的稻谷、小麦和玉米样品,用不同型号的水分测试磨的不同档位进行粉碎处理,得到不同粉碎细度的样品,采用GB 5009.3-2016中的第一法直接干燥法测定其水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份样品在不同的粉碎细度下水分测定结果有差异,粉碎细度越高,水分含量越高,基本成正相关;A型水分磨的1~2档与B型水分磨的0档粉碎...  相似文献   

18.
鄂中地区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安全度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通风结合粮面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进行了偏高水分晚籼稻谷保水度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稻谷水分下降了0.5%,比对照仓水分少下降0.5%;粮食平均温度保持在准低温线以内,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确保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9.
对露天囤套膜储存的高水分小麦采用地槽通风,小麦水分和温度明显下降,使水分15.2%的小麦能够安全储藏。采用该技术劳动强度小,费用低,约为人工晾晒费的1/10。  相似文献   

20.
王效国 《粮食储藏》1998,27(2):30-33
高水分稻谷采用机械通风与隔热密闭相结合的储藏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储粮温度和水分,保持了较好的品质,达到了安全度夏的目的。应用机械通风要掌握时机,在低温干燥的冬季通风效果最佳,既能有效降低粮温又能起到降水效果,在较低粮温和水分的条件下,采用隔热密闭技术,抑制了害虫的生长与繁殖。试验仓校对照仓可以节约更多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