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设施化栽培杏鲍菇的病害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春 《食用菌》2009,31(3):70-70
近两年来我国杏鲍菇设施化栽培迅速发展,至2008年底,日产1t以上规模的杏鲍菇设施化生产企业超过150家。由于杏鲍菇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耐贮运性,市场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国内及和国际市场都极具开发前景。但是,杏鲍菇设施化栽培病害发生严重,主要是细菌性病害(病斑上产生乳色脓液、弯头等)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笔者通过对日本、韩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考察,以及近年来对杏鲍菇设施化栽培的跟踪观察及试验,对杏鲍菇设施化栽培的病害控制谈一点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陶杰 《中国食用菌》2020,(2):64-65,69
以杏鲍菇子实体粉末为原料,对杏鲍菇多糖营养成分及稳定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中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在食用菌中处于中上水平,多糖总糖含量相对较高,达5.90 mg·mL-1,而粗脂肪、还原糖含量较低;杏鲍菇多糖的耐还原性和抗氧化性较好,低温存储不易氧化。测定和分析杏鲍菇的营养学特性,可为杏鲍菇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棉子壳添加不同辅料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细腻,口感极佳,并具有杏仁香味,子实体较耐贮藏。现以棉子壳为主料进行配比试验,以便为大面积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五节芒栽培杏鲍菇等三种珍稀食用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禾本科野生植物。荒山林沿空地都有大量分布,多年生,耐瘠薄,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是农林耕作主要的除草对象,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我市永安、将乐等县建立了一批五节芒(菌草)栽培香菇、杏鲍菇、灵芝等食用菌生产基地,取得了较佳的经济效益。现将五节芒(菌草)栽培杏鲍菇、茶树菇、香魏蘑等三种珍稀食用菌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又名雪茸、刺芹侧耳,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子实体含多种氨基酸及矿质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长期食用具有改善胃肠功能和美容的功效,被誉为“平菇王”。同时杏鲍菇耐贮、耐运,适合保鲜或干制,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看好。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性1.1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能否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稳产高产的关键。菌丝生长阶段适温为22~25℃,菌蕾形成阶段适温为12~15℃,子实体发育阶段适温为13~18℃。低于8℃,菌蕾难以形成;高于20℃,子实体容易死亡。1.…  相似文献   

6.
1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香杏菇是由香菇和杏鲍菇孢子远缘杂交获得的,菇体形态与杏鲍菇相似,菌盖颜色与香菇相似。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较耐中高温的特性,但菇体形态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香杏菇菌丝白色,初期纤细,后逐渐浓密蔓延,有锁状联合。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菇盖宽8~  相似文献   

7.
王庆武 《食用菌》2009,31(2):53-54
目前采用固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种生产周期长、菌龄不一致,生产规模受限制。要实现杏鲍菇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为此,笔者利用液体发酵罐,进行了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站2003年引进杏鲍菇,通过对该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摸索及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为杏鲍菇培养料中麸皮添加量试验总结。  相似文献   

9.
田发恩 《食用菌》2007,29(4):48-48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在青海西宁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秋天为9-10月,5—10月产品上市。青海省湟中地区具有生产反季节杏鲍菇的气候优势,年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同时杏鲍菇易栽培、产量高。笔者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现已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杏鲍菇反季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将简单、实用的杏鲍菇反季节栽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碳、氮荧杏鲍菇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杏鲍菇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为了确立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碳、氮素营养需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氮比是60:1。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及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笔者将杏鲍菇的栽培、遗传分析和开发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不同规格栽培袋及不同栽培方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于2001年引入我市,以稻麦草为主要原料进行栽培已取得成功,并筛选出最佳配方。为了进一步提高杏鲍菇栽培的生物转化率,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出菇产品质量,笔者对不同规格的栽培袋和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探讨不同规格栽培袋及不同栽培方式对杏鲍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是近年来一种珍稀食用茵新品种,其子实体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兼有杏仁的香味和鲍鱼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为了更好地示范推广杏鲍菇周年工厂化袋式栽培技术,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菇房建设、原料处理、灭菌接种、养菌育菇等生产环节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经过2年来的不断优化提升,系统总结出了杏鲍菇工厂化袋式高效栽培工艺,对杏鲍菇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梨枝屑为主要栽培料,研究不同栽培料配方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对梨枝屑栽培的杏鲍菇某些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配方③(梨树木屑50%,玉米芯42%,玉米粉5%,蔗糖1%,石膏1%,石灰1%,pH:7.5)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且产量较高;梨枝屑栽培的杏鲍菇子实体蛋白质、粗纤维、多糖、脂肪含量较高,水解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浙江食用菌》2010,(6):38-38
菌菇类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是名副其实的健康食品。而菌菇中的杏鲍菇,由于肉质肥厚、口感脆嫩,吃起来像肉一样关味。杏鲍菇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寡糖、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价值不亚于肉类。  相似文献   

16.
高温蘑菇栽培季节与杏鲍菇正好错开,利用杏鲍菇下脚料不同配方进行高温蘑菇栽培试验,以杏鲍菇下脚料35%、棉籽壳35%、菜籽麸16%、麦麸10%、石膏1%、石灰2%、复合肥1%的配方适宜,高温蘑菇菌丝生长浓密健壮,出菇利润率为315%,比对照利润率239%高出76%,试验证明利用杏鲍菇下脚料栽培高温蘑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装料量及低温处理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是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美味食用菌,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栽培时不同处理对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对杏鲍菇不同装料量和在0℃下不同放置时间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杏鲍茹的人工栽培与管理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总江  张海月 《蔬菜》2001,(7):18-19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xEr)Quel,属于真菌界,真核真菌亚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真担子菌纲、层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又名刺芹侧耳,因其主要发生于个形花科Umbelli ferae枯死的植株(根)上而得名。此菇有杏仁的清香味,在我国福建、台湾称它为杏仁鲍鱼菇,简称杏鲍菇。 杏鲍菇是一种大型肉质伞菌,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口感细腻,味道鲜美,并有清香的杏仁味,更为可贵的是其含有丰富的真菌寡糖,有清理肠胃、美容及降血压降血脂的效果,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野生杏鲍菇…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栽培杏鲍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原产于亚热带,是一种优质珍稀食用菌。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结合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我们在栽培实践中,摸索出利用日光温室生产杏鲍菇的最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三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干品)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以棉籽壳、玉米芯和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72mg/g、13.06mg/g和13.03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23%,42.27%和43.36%,鲜味氨基酸(Glu,Asp)占氨基酸总量的24.84%、25.88%和25.48%,甜味氨基酸(Ser,Gly,Ala)占氨基酸总量的16.27%,16.77%和17.04%,以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蛋白质、脂肪,总糖和粗纤维含量比较接近,以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锌和硒含量在三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中无明显差异,但钙含量差异显著。在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中,VC,VB1和VB2含量相差无几,但VB2含量略低于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VC含量亦低于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