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和PCR-RFLP技术,对145头新疆褐牛leptin基因外显子2上E2JW和E2FB两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leptin基因外显子2上E2JW位点存在CI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E2FB位点存在Kpn2Ⅰ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在这2个酶切位点上均有多态性。其中,E2JW位点AA基因型频率为0.81,AB型为0.19,BB型为0;A等位基因频率为0.91,B等位基因频率为0.09。E2FB位点CD型基因型频率为0.96,DD型为0.04,CC型为0;C等位基因频率为0.48,D等位基因频率为0.52。  相似文献   

2.
以惠阳胡须鸡为研究对象,分别以LPL、FASN基因为脂肪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采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这2个候选基因在惠阳胡须鸡中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1)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对LPL基因第8内含子进行RFLP分析,发现76.3%为已报道的BB型,另发现了两种新的基因型,分别占1.7%和22%,无AA型;(2)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对FASN基因进行RFLP分析,发现BB基因型比例为64.8%,BC型12.24%,CC型基因型比例23.4%。B等位基因频率为0.7041,C等位基因频率为0.2959,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C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3.
以苏姜猪、长白猪×苏姜猪、大白猪×苏姜猪各60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激素敏感酯酶(HSL)基因多态性与胴体性状、肌肉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HSL基因第1外显子经BsaHI酶切后存在AA、AB和BB3种基因型,其中苏姜猪中A等位基因占优势,频率为73.34%;杂交猪中B等位基因占优势,频率分别为56.66%和65.00%。相关性分析发现,苏姜猪AA型个体的平均背膘厚、肌内脂肪极显著高于BB型(P0.01)。在大苏杂交猪群体中,AA型个体的嫩度显著地低于AB型、BB型(P0.05)。因此,可通过提高AA基因型的频率来增加肌内脂肪含量,达到改善猪肉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三江白猪GH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三江白猪GH基因多态性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三江白猪GH基因+486到+669区域共183 bp片段进行扩增,使用Dde I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片段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对扩增产物使用Dde I酶切后产生了3种基因型(AA、AB和BB),AB基因型的仔猪初生重显著高于AA、BB基因...  相似文献   

5.
KAP6.1基因属于角蛋白家族,羊毛纤维的复杂结构主要由角蛋白组成,这些蛋白对于羊毛纤维的机械性能和主要构造起主要作用。本研究以693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实验材料,采用PCR技术、SSCP技术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分析KAP6.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KAP6.1基因存在C159T碱基突变和57 bp的插入/缺失,其中,C159T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B型,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3694,0.4574,0.1732,等位基因A频率为0.4560,等位基因B频率为0.5440。57 bp的插入/缺失位点存在2种基因型AA型(303 bp)和AB型(303 bp/246 bp),基因型型频率依次为0.9292和0.0707,等位基因A频率为0.9646,等位基因B频率为0.0354,实验证明KAP6.1基因能够作为优质细毛羊毛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猪生长激素基因的PCR-RFLPs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PCR-RFLPs技术,对香猪、上海白猪、大约克夏猪生长激素基因-119~+715区域共834bp片段的扩增产物分别用ApaI、DraI、MspI三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显示:ApaI酶切时.三个品种的猪都产生了3种基因型(AA、BB和AB),BB基因型的频率以大约克夏猪最高.AB基因型的频率以香猪最高.三个猪种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DraI酶切时.各品种猪均未呈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MspI酶切时,仅大约克夏猪表现出2种基因型(CC、CD),香猪、上海白猪未产生酶切位点多态性。结论:AB基因型的频率以香猪为最高,它可能是小型猪的有利基因型;在香猪和上海白猪中DraI和Mspl酶切位点的多态性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猪NCOA1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为猪的分子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1头山东寿光六和原种猪场的长白猪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酚-氯仿抽提法从猪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440bp的NCOA1基因目的片段,利用限制性内切酶RsaⅠ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和琼脂凝胶电泳检测,并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琼脂糖电泳检测酶切产物出现3种基因型:AA型(1条带:440bp)、AB型(3条带:440、282、158bp)、BB型(2条带:282、158b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4、0.43和0.03;A和B2个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6和0.24。[结论]该研究猪群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AA基因型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猪NCOA1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为猪的分子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1头山东寿光六和原种猪场的长白猪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酚-氯仿抽提法从猪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440 bp的NCOA1基因目的片段,利用限制性内切酶RsaⅠ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和琼脂凝胶电泳检测,并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琼脂糖电泳检测酶切产物出现3种基因型:AA型(1条带:440 bp)、AB型(3条带:440、282、158 bp)、BB型(2条带:282、158 b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4、0.43和0.03;A和B 2个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6和0.24。[结论]该研究猪群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AA基因型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GFBP2基因潜在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苏姜猪肉质性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IGFBP2基因在苏姜猪、姜曲海猪、杜洛克猪中的MspⅠ酶切遗传多态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该多态位点对苏姜猪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在3个猪种试验群体,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内均发现了1个MspⅠ酶切多态性,存在A、B等位基因,AA、AB、BB基因型,优势等位基因为B,优势基因型为AB,多态信息含量均呈现中度多态。苏姜猪试验群体IGFBP2基因AA、AB型个体大理石纹显著高于BB型(P0.05),AA型个体五分制肉色和色差仪测得的a值均显著高于AB、 BB型(P0.05)。【结论】苏姜猪试验群体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内PCR-RFLP-MspⅠ多态性与部分肉质性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性相关,可以作为与猪肉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根据β-乳球蛋白基因的DNA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RFLP技术对56只西农萨能奶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5'侧翼区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中,PCR所扩增出的710 bp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amⅠ消化后,表现出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91和0.09,3种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821,0.179和0.000.经检验,在所研究的群体中,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