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 Palmiter等 (1982)把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超级巨鼠”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家畜的转基因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相继在兔、羊、猪、牛、鸡、鱼等动物上获得转基因成功。家兔既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又是重要的经济动物。从其自然特性来看,转基因家兔的研究与培育,不仅可以促进其自身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研究,而且能为大家畜的转基因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1家兔的转基因技术 1.1显微注射法   显微注射法是采用显微注射仪对受精卵进行注射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精细的显微注射针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入动物受精卵…  相似文献   

2.
直接导入外源基因而改变动物的基因型,在概念上是易懂的,而且从改变表现型的速度及精确度的观点来看都很诱人。因此,很多动物学家看到异种基因导入小鼠获得成功而浮想联翩是不足为奇的。转基因小鼠不仅显示了独特的表现型,还能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但是,要使转基因家畜在畜牧业中占一席之地.还有大量难题需要解决。本文提出一些目前从事此项工作的科学家。和正在对转基因家畜立项作可行性分析的科学家,应该思考的一些重要方面。不少文献报道了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效率低下,但这并不限制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研究,且对转基因技术在家畜中的应用有重大影响。转基因整合的分子学机理尚不清楚,因此难以设计能改进其效率的方案。此外,在家畜中收集和培养受精卵和胚胎移植的技术也效率不高,进行转基因家畜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持。即使存在这些实际困难,有些行政官员仍可能要求科学家从事这项新技术研究。虽然转基因动物模型系统是有效的实验手段,但目前从牧业角度能考虑到的问题还很有限。但转基因技术的有些用途十分吸引人,致使有些商业企业已经对之进行探索,可望在今后10~20年内很多技术障碍被克服。这些新技术与生理系统遗传控制的更深入了解相结合,将有可能使家畜性状的改进按照高度富于想象力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家畜(禽)转基因研究现状李光鹏严云勤徐立滨(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150030)收稿日期:1996-04-301转基因家畜(禽)研究概述1.1猪最早进行的转基因猪研究,是将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导入猪的基因组中。但hGH基因在猪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1抗病育种的概述 转基因就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由于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基因的种间转移,用于动物育种将大大提高育种的目的性而加快育种进程.转基因技术对预防动物疾病、家畜遗传改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2].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已成为生物技术开发的热点。在肿瘤发生、疾病模型、免疫系统、生物药品、家畜育种等方面开始得到应用。此技术是将确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胚胎系,整合于染色体上,使其能正常表达并遗传给后代。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是生物学最新重大技术进展之一。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显微注射法将克隆化的 DNA 直接注射进动物受精卵的前核,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此法。所需设备有微分干涉显微镜、显微操作仪、微熔炉、细胞固定器、微量注射针头和微量玻璃管等。1980年 Gordon 等人首先采用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转基因鼠。美国学者Palimter 等(1982)成功地将人生长激素导入小鼠  相似文献   

6.
<正> Bulfield(1985)预测,转基因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家畜遗传改良仍有一定局限性。部分原因是由于探索主基因对生产性状的影响尚未获得完全成功,它需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通过导入预计能提高生产性能的其它物种基因来进行转基因动物的生产,这一进展可能主要依赖于对遗传和生理调节机制的深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首次用微注射法将DNA序列导入原核培育出转基因动物以来,这项技术引起了许多学者和生物工程公司的极大兴趣。导入人生长激素(hGH)基因的小鼠培育成功,此后转基因猪、鱼、兔和羊等相继问世,为动物基因工程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就转基因动...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动物培育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培育研究是近十年来人们开辟的一个崭新的热门研究领域,是外源基因转移从细胞水平到机体水平的一大飞跃。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将来源于人、动物、细菌和病毒等许多种不同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大鼠、兔、羊、牛的生殖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使得动物的基因操作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转基因动物已经成为考察发育和发育的基因调节机理、致癌基因的作用和免疫系统内部错综复杂的细胞反应的有效工具。它还可以用来进行动物新种培育以及肿瘤和遗传性疾病防治。一、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方法1.DNA 的显微注射将外源 DNA 经显微注射直接导入受精卵的雄前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转基因技术。将注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移  相似文献   

9.
1973年美国首先成功地将基因在体外 重组并通过质粒转入细菌内,进行无性繁 殖,基因工程从此应运而生.基因工程或称 基因重组技术,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 人工剪切组合并和质粒、噬菌体、病毒的载 体DNA连接,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 行扩增,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 生所需的蛋白质.一些转基因技术已经在 家畜和家禽中得到应用.例如,猪体导入人 生长激素基因,使猪膘厚减少,瘦肉率提高; 在转基因猪中表达了人的血红蛋白,在转基 因山羊奶中,获得堪称血友病人救星的药物 蛋白,转基因鸡的生长激素显著提高;将人 的基因导入产蛋鸡,其输卵管中合成了人类 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等.不久的将来,转基 因技术将在动物疾病控制、品种改良和药物 开发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晓红辑)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动物是当代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中,使其稳定整合到动物染色体上,能将遗传性状表达而传递给后代,形成转基因鼠,转基因兔,转基因猪,转基因羊,转基因鱼等多种转基因畜禽。该技术对改良畜禽,提高生产性能,抗病力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精子载体转基因技术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载体法是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在受精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胚胎,从而使外源基因进入子代的基因组中。相对于显微注射法、反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法等方法而言,它的主要优点是利用精子的自然属性克服了人为机械操作给胚胎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转基因效率,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而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热点技术。现就精子结合外源基因的机制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发展起来的精子细胞输精管内注射法、曲细精管徽注射法和睾丸直接注射法等精子载体转基因新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目的通过利用含重组基因的动、植物,确立能进行各种糖基化的具有高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等有用物质的效率化生产技术,代替过去利用微生物进行医药品等有用物质的生产,这将有助于在农林水产领域创立一个新的产业。  二、研究目标1.利用植物生产有用物质技术的开发; 2.向家畜导入有用基因的转基因技术的开发; 3.生产有用物质的转基因家畜效率化克隆技术的开发; 4.利用昆虫生产有用物质的效率化技术的开发。  三、研究体制(从略)1.研究推进体制:主查、副主查、攻关组领导、副领导的研究所和研究室单位; 2.参加研究机关和研究室名单…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家畜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机遇。DNA 指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辅助选择(包括胚胎期)、群体中逐步导入主效基因以及突变等某些可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的方法,都将有助于数量遗传学家开展家畜改良工作。另一方面,动物育种中现有的和正在发展的数量技术对分子生物学许多领域的研究也都有用处,譬如主效基因的探测,逆演遗传学的应用,配子印迹和线粒体 DNA 效应的估测,转基因的表型表达及其后续效应值的估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在家畜改良中的实用性将愈来愈大,数量技术的应用以及对数量技术的依赖也将更多。  相似文献   

14.
论文概述了家畜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初步分析了用于转基因技术的基因载体种类,深入探讨了不同载体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基因载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凌  杨殿有 《畜牧与兽医》1998,30(4):181-183
Gordon等(1980)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此后的十几年中,建立了许多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转基因兔、猪、羊、牛,使得转基因动物这一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展示出良好的前...  相似文献   

16.
论文概述了家畜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初步分析了用于转基因技术的基因载体种类,深入探讨了不同载体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基因载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家畜生物反应器浅谈(续)陈庄,魏平华(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2转基因家畜生物反应器研究的进展目前,转基因动物研究有三大焦点:一是转基因方法研究;二是利用转基因动物来研究动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三是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非常规畜牧产...  相似文献   

18.
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用微注射(Microin-jection)方法导入小鼠的卵原核(Pronuclei),获得了巨型小鼠(Paltimer等1982),这一结果揭示了通过基因导入方法改良家畜的巨大潜力。基因导入可以改变动物的生产特性、抗病性,繁殖力等,还可用于生产药物。例如赖氨酸是羊毛生长的必需养分,赖氨酸中含有硫。Ward等(1984)据此设想,将细菌固硫酶的基因导入羊,羊毛产量可能会得到提高。家畜基因转移技术的应用前景是诱人的,但首先得解决将一个或数个单性状基因导入家畜的基因组中的问题。Hammer等(1985)首先报道了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鱼     
迄今,已用 DNA 微注射技术产生了一系列转基因动物,在鱼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人工导入异源基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80年代初,用微注射技术导入异源 DNA,产生了转基因鳕鱼(c·elegans)、果蝇、海  相似文献   

20.
家蚕分子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家蚕杂交育种方法,难以将来自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个品种上,且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以基因改良为主要目标的分子育种技术,则可实现家蚕育种的新突破。分子育种技术主要有3种,一是选择优良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二是转基因方法,构建优良基因的载体,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家蚕并实现稳定遗传;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再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进行品种选育,是实现分子育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