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罗斯父系肉种公鸡为素材,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和每a饲料供给量两个因子对肉种公鸡体重、采精量和受精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肉种公鸡每天饲喂12g含粗蛋白质11.47%的日粮,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的增长,并且可以使种公鸡有较好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种公鸡24-40周龄,种蛋受精率89%。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种母鸡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  相似文献   

3.
养好肉用种公鸡,不仪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而且对发挥种鸡生产潜力,提高优良种鸡的种用价值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科学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结合实践,就如何养好肉用种公鸡的几点体会与做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艾维茵商品代肉鸡为观察对象,研究了川府920对肉用仔鸡的增重效果。在整个饲养期,川府920对母鸡的增重效果优于公鸡,43日龄公母鸡平均体重可达2kg以上,饲料转化比提高8.37%。对4周龄以前的公鸡还有提高其整齐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艾维菌商品代肉鸡为观察对象,观测了川府920和V_(10R-868)复合酶对肉用仔鸡的增重效果。结果提示,川府920对肉鸡有显著的增重效果,母鸡的增重效果优于公鸡,43日龄公母平均重达2.04kg,公鸡体重提高3.94%(P<.05),母鸡体重提高5.64%(P<0.01),饲料转化率提高8.37%,经济效益显著,V_(10R-868)复合酶仅对早期(9日龄以前)肉鸡的增重有一定的作用,饲料转化率略低于对照组,无经济效益。上述两种添加剂对提高4周龄以前公鸡的整齐度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是肉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肉用种公鸡培育目标及选种要求,种公鸡育雏、育成和种用三阶段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为养好肉用种公鸡,充分发挥种公鸡的种用潜力,提高种用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种公鸡的选择实践证明.选择好的公鸡作种用可明显提高种用期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延长种用时间.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公鸡的选择一般分3次进行.其时间和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梅 《北京农业》2007,(12):37-38
种公鸡的选择和培育对于种鸡场的生产和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公鸡从出壳开始,它的选择、体重控制、饲喂都影响到日后受精率的高低,要想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提高种蛋的受精率,首先要提高公鸡本身的质量,因此必须从育雏开始对种公鸡精心饲养,以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对漯河市某种鸡场2317只3月龄后备种鸡进行鸡白痢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为10.3%,其中A品系种公鸡阳性率为3.4%、种母鸡阳性率为1.2%,B品系种公鸡阳性率为18.4%、种母鸡阳性率为11.4%。试验说明该鸡场后备种鸡中沙门氏菌病感染严重;不同品系、不同性别后备种鸡感染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旧院黑鸡蓝壳蛋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可能产蓝壳蛋的旧院公鸡交褐色罗斯母鸡。其中,2只公鸡的F1代产褐壳或白壳蛋,另4只公鸡F1代母鸡产蓝壳蛋的占51.4%,产褐壳或白壳蛋的占48.6%(1:1)。用带有产蓝壳蛋基因的公鸡与F1代产蓝壳蛋白的母鸡杂交,F2代母鸡产蓝壳蛋和非蓝壳蛋的分别为76.7%和23.3%(3:1)。F1,F2代均符合单基因分离组合的遗传规律,并对褐壳蛋呈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1.
鸡生精散能促进种公鸡精液分泌,提高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增加射精量。试验证明,总有效率达83.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Vc和中草药添加剂对夏季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选取40周龄体重一致的60只安卡红种公鸡随机分为4组,研究Vc和中草药添加剂对夏季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Vc和中草药能显著提高种公鸡的采精量和精子密度,降低精子畸形率,其中以在基础日粮中同时添加Vc和中草药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在热应激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Vc和中草药可显著改善种公鸡的精液品质,进而提高每只种公鸡可利用的有效精子数.  相似文献   

13.
鸡人工授精技术,对提高受精率,减少种蛋污染,充分利用种公鸡,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能量的概念、来源、重要性、最佳需要量以及对种公鸡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表明能量是影响种公鸡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重要营养因素,通过合理设置能量水平,可以提高种公鸡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种公鸡人工采精的调教输精及配种期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种公鸡调教以及配种期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种鸡利用率,种母鸡受精率,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十分重要,下面介绍这方面工作的技术要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生理盐水、5.7%的葡萄糖溶液对公鸡精液作1:2稀释并与原精液输精比较。结果,生理盐水稀释液效果较好,输精受精率与原精液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且受精率比较稳定。利用此法,减少采精次数,节约精液,提高种公鸡利用率,降低了种蛋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种公、母鸡选留要求种公鸡一般要选留性欲旺、射精量多、精子密度大、精液质量好的公鸡留作采精用 ,一般选用120~300日龄的青年公鸡为佳。据试验 ,种公鸡24~40周龄 ,种蛋受精率89 %。青年公鸡比老龄公鸡种蛋受精率可提高4.5个百分点。种母鸡一般应选留健康、无输卵管炎症的母鸡进行输精。对患有炎症的母鸡应及时淘汰或治疗。二、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要求种公鸡在采精孵化季节 ,日粮除按饲养标准配制外 ,还应注意多补充一定数量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在采精旺季 ,每连续采精3~5天后 ,应让种公鸡休息一天。三、…  相似文献   

18.
优质黄羽矮小型鸡的选育及配套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优质黄羽肉用种公鸡与带有矮小基因dw的新安康红父母代的母鸡杂交,获得带有矮小基因的杂合体公鸡,用其与矮小型母鸡杂交,获得黄羽纯合矮小型公、母鸡,对纯合矮小型公、母鸡进行自繁及家系选育。黄羽矮小型鸡父母代的生产性能高,64周龄饲养母鸡日产蛋率达49.53%,入卵蛋孵化率达84.67%。矮小型鸡与正常型鸡的配合力强,12周龄体重的杂种优势达6.06-26.6%,料肉比杂种优势达5.2-5.6%。  相似文献   

19.
梁巍 《农村百事通》2007,(22):47-48
做好种公鸡的调教和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种公鸡的利用率、种母鸡的受精率,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十分重要。下面介绍这方面的技术要领,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控制性别 在公鸡的饲料中添加10%葡萄糖,饲喂10天左右,然后与母鸡交配,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雄鸡多,约占61%;与之相反,在母鸡饲料中添加10%葡萄糖,饲喂10天,用其所产的蛋孵化,雌雏较多,约占6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