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2012年刑事和解制度以一种特别程序在新刑诉法中的确立,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但是刑诉法只有三个条文对此作出规定,而且适用面较窄,难以迎合现实社会的需求。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以及国内现状的比较,结合相关理论,以一种实证立场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扩大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2.
刑事和解是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对话和协商,就刑事纠纷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从而终结诉讼,不再将案件移交法庭审判的活动。刑事和解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型刑事诉讼模式的产生,就我国来说,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对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刑事司法环境的优化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应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西方国家重要的司法改革措施之一,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司法改革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研究西方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社会特殊的社会文化及司法现状,从中国农村和解文化、权利文化和法制环境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其导致的技术困境,从而为中国农村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刑法谦抑性与诉讼人权保障理念日益深入基层的背景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轻微刑事案件具备和解的理论与制度依据,也具备基于积极法文化因素而取得刑事和解成效的现实可能。从农村纠纷样态及性质与程度及其与刑事法律的适用关系层面来看,社区警务和基层审判机关要注重分析民间法律问题的缘起发展以及介入因素,根据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个阶段,对轻微刑事案件灵活使用刑事和解原理,通过官方体制与民间力量相结合方式,综合助推和谐农村构建。应从法文化角度先对影响刑事和解机制和效能的传统农村文化进行解构,然后再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新建构,从而实现传统法文化价值取向的剥离与重塑。  相似文献   

5.
刑事和解制度不仅是当今西方国家重要的司法改革内容之一,而且在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它以其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稳定性强等特点备受世界各国刑事司法界青睐。刑事和解体现了对被害人、公共利益的保护,有利于加害人再社会化和节省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以刑事惩罚和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为主导的立法思想的指导之下,刑事司法一度将重心放在对被告的惩罚上;近代,随着人权保护思潮的掀起,对被告的保护又一度占据着刑事司法的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了旨在恢复因犯罪而破坏的社会关系的刑事和解制度,并且一度得到了很多国家立法和司法的青睐。刑事和解与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我国农村地区构建刑事和解的问题、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在社会中本身就处于最底层,农民工的权益遭受侵犯屡见不鲜,为此许多农民工走上了极端和犯罪,付出了不必要的况重代价。本文试图通过刑事和解制度对农民工“自救式犯罪”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体现出了一种综合的价值取向,它既不是单纯地追求正义,也不是仅仅追求效益,而是在追求正义结果的过程中兼顾效益,以此达到保障人权的终极目的。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刑事和解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修改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在我国正式确立了刑事案件适用庭前会议制度。在庭前会议实施过程中,理论界和实务届对于刑事简易程序是否适用庭前会议争议很大,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甚至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做法。根据立法本意和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来看,刑事简易程序完全可以适用庭前会议。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庭前会议适用的相关问题出台权威的立法解释,或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庭前会议适用的相关问题联合颁布司法解释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有违背刑事法治和程序正义之嫌,亟待完善。只有将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在法律依据、适用对象、执行期限及方式以及适用程序上全面改革,才能获得正当性。  相似文献   

11.
刑事拘传作为我国强制性最弱的一种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并不高。新刑诉法出于人权保障的目的,修订了拘传制度,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拘传的起算时间、是否允许夜间拘传、是否可以无证拘传等方面。因此,有必要明确、细化刑事拘传规定,完善与拘传相关的制度,从而促进刑事拘传制度的合理合法。  相似文献   

12.
万党 《甘肃农业》2005,(8):108-109
刑事悬赏在侦破重大案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获得诸多有价值线索的有效手段,能够快速破案。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又有弊,本文通过总结刑事悬赏的成功经验和失误的教训,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扬利制弊,形成完善的刑事悬赏制度,为公安机关更好地适用刑事悬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意义上的协商性司法产生于西方刑事诉讼领域,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协商性司法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已初见端倪,但理论界对该制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民事诉讼领域中更是少有论及。协商性司法具有对话性、程序性和合意性等特征,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中存在适用的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将协商性司法引入民事诉讼领域是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发展趋势。协商性司法在具体适用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操作规则,确保其在制度规范内得以适用,这样才能呈现其在民事诉讼中的积极效应,更好地实现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尽享宽容性司法带来的种种好处时,也不得不面对宽容司法对传统司法观以及法律理论带来的挑战,比如,传统的刑事司法原则、传统法律正义观、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界限以及刑事司法的证据认定规则等。因此,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对抗性降低的边界需考量的因素有哪些;宽容的限度在哪里;宽容在刑事和解中如何得以准确和恰当地体现;如何在制度设置的过程中有效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的平衡等等。在此基础上,来把握从个人责任观、国家责任观向社会责任观过渡的理论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窦义 《甘肃农业》2005,(4):54-55
罚金刑作为财产刑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得到广泛适用。本文针对罚金刑适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我国罚金刑的立法特点,对罚金刑得以广泛适用的价值目标、罚金刑易科制度以及罚金刑的裁判根据方面作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专门增加了"特别程序"一编,对附条件不起诉作出相应的规定,这既响应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又有利于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与美国刑事审前分流制度相比较而言,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还存在适用对象和案件范围狭窄、考察期限短、履行义务不明、无专门考察机构与人员等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人身危险性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只有将其限定在刑事法治的视野中来讨论,才能保证其发挥对刑罚适用的重要意义。探讨刑事法治视野中的人身危险性的内涵、意义,并尝试探讨如何把人身危险性纳入刑事法治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产生了律师阅卷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实现控辩双方公平对抗,我国应设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文章对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内涵、设立的必要性、设立的原则以及具体建议进行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9.
律师刑事辩护制度的科学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文明与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标志。针对我国律师参与刑事辩护越来越低的现状和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不足,应以控辩平衡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从辩护律师的身份定位、准入门槛及执业权利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辩护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分析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分析了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现实中运行现状并进行原因解析,指出法律的逻辑秩序与法律的实践秩序间存在冲突,认为在实现公法目的与维护私益之间应保持一定平衡。同时从多个维度研究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内在价值与功能。最后通过对“四个关系”的思考,着力构建权力具有内敛性、法律体系具有逻辑性、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