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很多乡村及农友瞅准了马铃薯的行情,扩大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结果种的马铃薯只长秧子不结薯,即使结薯,也薯块小、产量低。是马铃薯不适应各地气候吗?不是,只要掌握了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在全国各地都能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2.
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薯秧分离装置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薯秧分离是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薯秧分离装置建立运动学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下分析了一级土薯分离装置倾角、驱动轮转速、驱动轮半径、摘薯辊转速等因素对薯秧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各个参数.结果表明:4UFD-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薯秧分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分离效果良好,对薯块损伤小,达到马铃薯收获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很多农民瞅准了土豆的行情,扩大了土豆的种植面积。结果种的土豆光长秧不结薯,即使结薯,薯块小、产量低。种土豆要想成功,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崔东辉 《现代农业》2013,(12):55-55
马铃薯是粮、菜、饲及工业原料兼用作物。其营养成分全面而均衡,市场开发潜力很大。脱毒马铃薯具有无病毒感染、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加大脱毒马铃薯只长茎叶不结薯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是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农技知识     
农技知识马铃薯压枝产量高马铃薯压枝,就是把马铃薯的分枝埋入土中,使茎节处的潜伏芽在黑暗条件下长出匍匐茎,匍匐茎顶端膨大即成薯块。马铃薯压枝后,可促进提早结薯,多结薯,结大薯。据试验,压枝60多天,就能结出75克重的薯块。压枝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植株长...  相似文献   

6.
为达到马铃薯生产高质高效、产业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马铃薯栽培以有机肥+复合肥为基肥,尿素和水溶性钾肥为追肥,根据马铃薯生长需肥规律分期施肥。在浇水与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团棵期与结薯期进行不同比例追肥,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肥料的用量对马铃薯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商品性、干物质等的影响,确定出滕州马铃薯在产量不减少的条件下化肥的最佳用量和使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团棵期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产量、商品性、薯秧干物质等有一定的影响。播种前基施80 kg/亩有机肥与60 kg/亩复合肥+苗期追施尿素4 kg/亩+团棵期追施硫酸钾5 kg/亩+结薯盛期追施硫酸钾5 kg/亩+结薯中后期追施尿素1 kg/亩,马铃薯产量、大薯率、薯块干物质积累最高,是最佳的肥料配比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冀张薯8号为北方一季作区主栽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鲜食品种,因其高产抗逆广受薯农欢迎。但其生育期长,收获时植株浓绿,马铃薯脐部脆嫩,往往造成病菌侵染,导致库存烂薯严重。为了提高冀张薯8号的耐储性,增加其经济效益,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以不杀秧为对照,研究了机械杀秧、3种浓度立收谷杀秧对冀张薯8号产量和耐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3.0 g/L)立收谷杀秧经济效益最好,增加了1 409元/hm~2;此杀秧田间产量为40 530 kg/hm~2,比对照产量(40 800 kg/hm~2)减产0.7%;烂薯率为2.5%,比对照烂薯率(4.7%)明显降低;出库好薯重为39 517 kg/hm~2,比对照(38 882 kg/hm~2)增产1.6%;淀粉含量为13.99%,比对照降低了1.00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为19.45%,比对照降低了1.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摘     
<正>20190401缓冲筛式薯杂分离马铃薯收获机研制/魏忠彩(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李洪文...//农业工程学报.-2019,35(8).-1~11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薯土分离效果不理想、伤薯率和破皮率较高等问题,该文采用"2级高频低幅振动分离+薯秧分离及侧输出+低位铺放"的薯土分离工艺,研制了一种缓冲筛式薯杂分离马铃薯收获机,该机具主要由挖掘装置、松土限深装置、切土切蔓装置、分离筛、振动调整装置、薯秧分离装置、秧蔓侧输出装置、低位铺放装置以及压实整平装置等部分组成。结合分离筛末端与缓冲筛衔接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属薯芋类,富含淀粉(10%~25%)和蛋白质(2%-4%),食用部分属初生组织,易消化吸收,是淀粉、葡萄糖和酒精的工业原料。马铃薯结薯要求短日照,按照块茎成熟期分早、中、晚。高产和贮藏栽培应选中晚熟品种;提早供市,二季作和间套栽培应选早熟矮秧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于秋季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诱导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结薯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4.927.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经低温诱导结薯,对照(CK)结薯1 037个/m2,单株结薯0.43个/株,单个薯重1.1g/个.各处理中结薯数最多、薯块最重的为配方6,结水培薯3 500个/m2,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单株结薯为1.46个/株,结薯率比对照(CK)增237.4%;薯块重3.1 g/个.其他处理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均高于对照(CK)处理,试验中9个处理试验结果以配方6的结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石薯4号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马铃薯研究室选育的早熟彩色马铃薯新品种,2021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新品种登记.生育期68 d,株高70 cm,块茎长椭圆形,紫黑皮,紫肉,表皮光滑,单株结薯4~5个,结薯较集中,块茎整齐.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90cm大垄栽培能够增加薯田的通风透光率,增加马铃薯植株的光合作用面积,同时大垄还能保墒,降低结薯部位的温度,增加结薯空间,能结大薯、多结薯,能使薯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浙中地区中薯系列马铃薯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5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为试材,进行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中薯8号"、"中薯4号"等品种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表现为结薯集中、薯块圆形或长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符合作鲜薯种植的要求,可在金华地区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春季,我们在安阳桥大队试验场,进行了马铃薯单株高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和技术措施简结如下:试验共分3组,每组13株,共39株。3月9号抪种,3月27号全苗,7月20号收获.经领导和技术部门共同验收,最高单株产量为13.2斤,最低单株4.2斤,平均单株产量为8.7斤.收获时,单株高产13.2斤的马铃薯长相是:枝叶繁茂,羽状复叶中的小叶大而平展,绿色。茎秧重3.2斤,薯块与茎秧的比例为4∶1,结薯38个,2两以上薯块35个,占90%以上,最大薯块1.3斤。  相似文献   

15.
石薯6号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马铃薯研究室选育的早熟彩色马铃薯新品种,2021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新品种登记.生育期65 d,株高58 cm,块茎长椭圆形,红皮,浅红肉,薯皮光滑,芽眼浅,结薯较集中,块茎整齐.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种 植新技术,是根据马铃薯地下茎的膨大 部分局部遮光就可以结薯的原理,将种 薯摆放在稻茬田上,盖上8~10厘米稻 草。大部分薯块就长在土表,拨开稻草 捡取即可。利用稻草作覆盖材料种植马 铃薯十分方便,而且秸秆还田,养地肥 田。其技术要点如下。 1.种植季节。种植马铃薯可春播和 秋播,以秋播为主。播种期宜在8月下 旬后,即早稻收获后可播种;最迟不超 过10月。  相似文献   

17.
秋覆黑色膜和白色膜种植马铃薯效益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秋覆黑色膜种植马铃薯,解决了地膜马铃薯薯块膨大期地表土壤温度过高,马铃薯结薯数量过多,商品率低,生产效益不明显的矛盾,认为秋覆黑色膜是一种适合干旱地区提高降水利用率和马铃薯产量的有效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微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种薯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太抗几丁聚糖处理的马铃薯种薯原种表现出较高的结薯率;其次是太抗几丁聚糖+木霉菌的处理,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种薯的结薯率,显著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混合使用对马铃薯种薯的生长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哈巴河县气候冷凉、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仅有利于马铃薯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形成较高的经济产量,而且生产的马铃薯品质好、耐储存。一、品种特征特性陇薯3号为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0~120天。株型半直立,较紧凑,株高60~70厘米,块茎扁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呈淡紫红色。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7块,大中薯率90%以上,耐储藏,商品率89%。薯块淀粉含量20.90%~  相似文献   

20.
<正>马铃薯生长全面进入开花结薯期时,是田间管理的最关键时期,为确保马铃薯高产,必须抓好如下几点:1.及时培土。当前普遍存在土薄垄窄现象,极易产生青薯,影响商品性,必须结合中耕大培土一次,厚约2~3厘米,盖住整个地膜,防止出现青薯现象。2.根处追肥。对马铃薯植株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