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幼嫩芽段作为外殖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索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论:较适宜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BA2.5mg/l+NAA0.2mg/l,增殖培养基为MS+BA1.0g/l+IAA0.5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g/l,其生根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山苍子带芽茎段外植体褐变抑制方法,筛选山苍子丛芽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配方.实验结果显示,山苍子外植体经4℃低温预处理12h、以脱脂棉为载体的固液培养基类型、诱导培养基中添加1mg/l的褐变抑制剂PVP均能有效抑制外植体褐变;最佳丛芽增殖培养基为MS+1 mg/1 6-BA+0.3 mg/lIBA,月增殖系数4.8;最佳生根培养配方为MS +0.5 mg/l IBA,生根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三倍体鸭梨二年生植株的嫩茎外植体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腋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 IBA0.3 mg/l 6-BA0.2mg/l.无顶芽的茎段易于形成大量的腋芽.分化的芽切成3~4cm长的茎段转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4mg/l.生根后转入无激素的培养基中,利于根系及植株的生长,由腋芽增殖得到的组培苗,染色体数目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香樟涌金茎段组培快速繁殖方法,为工厂化生产香樟涌金组培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香樟涌金带腋芽茎段(长1.0~1.5 cm)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香樟涌金腋芽在诱导培养基MS+6-BA l.0 mg/L+IBA 0.02 mg/L中萌发率达100.0%,并能正常伸长展叶;在MS+6-BA 3.0 mg/L+IAA 0.05mg/L培养基中腋芽能正常生长并增殖,平均有效芽数6.5个;在1/2MS+IBA 0.05 mg/L+NAA 0.03 mg/L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 d后,有87.6%的丛生芽生根,移栽成活率达90.0%.[结论]MS+6-BA l.0 mg/L+IBA 0.02 mg/L、MS+6-BA 3.0mg/L+IAA 0.05 mg/L、1/2MS+IBA 0.05 mg/L+NAA 0.03 mg/L可分别作为香樟涌金茎段腋芽最佳的诱导培养基、适宜的继代与增殖培养基和相对适合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以大岩桐种子无菌萌发获得无菌苗为试材,进行大岩桐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MS+BA 2.0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和丛芽形成的合适培养基;MS+BA 1.0 mg/L+NAA 0.2 mg/L是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4.7;诱导生根培养基l/2MS+IBA 0.4 mg/L,生根率达100%,且根系健壮;在腐质土:椰糠:珍珠岩=1:1:2的混合基质上,生根苗有98%的成活率,移栽苗的生长状况最好,是大岩桐试管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6.
冬枣苗木工厂化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枣一年生半木质化嫩枝,剪取带有芽6~8cm长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茎段芽诱导、试管苗继代培养增殖、诱导生根等培养基筛选试验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茎段芽诱导以MS附加较高浓度的生长素IAA 0.5 mg/L+NAA(1.0~1)m/L;增殖培养基以MS+NAA 0.1+BA(2~4)mg/L;诱导生根培养基以l/2MS+IBA 0.6 mg/L+NAA 0.15 mg/L+蔗糖20g/L+琼脂6 g/L为最佳培养基.结合技术应用,总结出冬枣组培快繁生产技术管理程序,使继代培养增殖倍数达到3.6~4.2,诱导生根率达到93%,移栽成活率达到92.4%.入圃苗成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国外引进优良绣球种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绣球品种Snow Giant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6-BA和NAA对绣球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诱导培养基MS+6-BA0.5 mg·L-1+NAA 0.2mg·L-1有利于绣球芽的诱导;增殖培养基MS+6-BA2Dmg·L-1+NAA 0.1 mg·L-1有利于芽的增殖;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2 mg·L-1有利于无菌苗的生根.  相似文献   

8.
4种仙人掌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仙人掌科4种植物的嫩茎或子球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生根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珊瑚树、黄毛掌和山影掌嫩茎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2.0 mg/L+NAA0.2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BA0.5 mg/L+NAA0.2 mg/L,豪氏沙布疣球子球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3.0 mg/L+NAA0.2 m/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2 mg/L;4种仙人掌科植物在1/2 MS+IBA0.5 mg/L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根,将生根苗移栽到蛭石:河沙为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建青黛顶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顶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顶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6-BA0.2 mg/L+NAA 0.05 mg/L+IBA 0.05 mg/L。  相似文献   

10.
以猫屎瓜的腋芽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对猫屎瓜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建立猫屎瓜无性系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腋芽的诱导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 BA+0.1mg/l IAA,用Ms+1.0mg/l BA+0.1mg/l NAA培养基利于增殖继代培养,用1/2MS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
木薯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本薯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离体繁殖研究。于MS 6—BA0.05mg/L GA30.05mg/L NAA0.02mg/L中进行诱导腑芽的生长和继代培养,诱导和增殖效果较好,于MS 6—BA0.05mg/L NAA0.02mg/L MET4mg/L中进行生根培养,植株矮壮,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2.
草珊瑚试管苗生根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淑颖  张海洋  杨志红  张明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45-15547,15563
[目的]建立有效的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试管苗生根系统,以完善组培体系。[方法]以草珊瑚组培再生芽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不同无机盐和蔗糖浓度对其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NAA不利于草珊瑚的生根诱导,IBA可促进生根,提高生根速度和根系质量,浓度以0.20mg/L最佳;较低浓度无机盐更有利于草珊瑚生根培养,如1/2MS或1/4MS;蔗糖浓度在30g/L时诱导草珊瑚生根效果最好,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其生根。[结论]草珊瑚试管苗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0.20mg/L+蔗糖30g/L或1/4MS+IBA0.20mg/L+蔗糖30g/L。  相似文献   

13.
以‘青岛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组培微环境中NAA、蔗糖、活性炭、矮壮素及光照/黑暗条件等因素对‘青岛百合’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青岛百合’鳞茎的膨大影响较大,添加60g/L蔗糖溶液时,鳞茎长势最好;黑暗处理或添加3g/L活性炭可创造根系生长的最佳黑暗微环境,有助于促进根原基的分化,能提前生根2~3d;2g/L矮壮素有助于鳞茎干物质含量的增加累积,提高增强组培苗抗性;1/2MS+0.1mg/L NAA+60g/L蔗糖溶液+3g/L活性炭或进行暗处理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组培苗;1/2 MS+0.1mg/L NAA+60g/L蔗糖+2g/L矮壮素+光照培养可获得健壮的组培苗.  相似文献   

14.
先将毛泡桐叶片在MS,WPM,KM_8P和B_5等液体基本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然后建立毛泡桐叶片悬浮细胞培养及其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毛泡桐叶片愈伤组织悬浮诱导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0.2 mg·L~(-1) NAA+8 mg·L~(-1)BA;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起始密度为6.67×10~6个·mL~(-1);悬浮愈伤组织芽诱导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 mg·L~(-1)NAA+17 mg·L~(-1)BA和1/2MS+0.1 mg·L~(-1)NAA.  相似文献   

15.
穿山薯蓣不定芽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穿山薯蓣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诱导和增殖培养基,利用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培养基MS BA2.0mg/L NAA0.5mg/L为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100%;培养基MS BA2.0mg/L NAA0.1mg/L最有利于植株再生,增殖倍数达4.9;培养基1/2MS NAA0.4mg/L对穿龙薯蓣试管苗生根培养较适合,生根率达86.7%;在塑料拱棚中利用蛭石:泥炭土:珍珠岩=3:3:1为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王曦萍  李树和 《北京农业》2011,(15):114-115
通过对玫瑰海棠组织培养及入土移栽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筛选出诱导试管苗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NAA0.2 mg/L+6-BA0.8 mg/L,诱导率是93.3%;适宜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NAAO 6.0 mg/L,生根率是96.7%。通过移栽试验,其入土移栽的小苗成活率为96.7%。  相似文献   

17.
金叶连翘试管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金叶连翘 (Forsythiakoreanna‘SauonGold’)引自荷兰 ,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木本花卉 .为加速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采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 ,并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对试管苗的生根、移栽基质及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金叶连翘的试管苗诱导生根时 ,因采用不同的生长素 ,生根的结果不同 ,从而影响移栽成活率 .用 1 2MS +IBA0 5+NAA0 1 进行生根培养 ,较单一使用一种生长素诱导生根效果更好 ,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移栽基质分别采用 10 0 %蛭石、10 0 %珍珠岩 (粗颗粒、细颗粒 )、蛭石∶珍珠岩(1∶1) ,结果珍珠岩作为基质 ,成活率最高 ,其中又以粗颗粒的珍珠岩基质最好 ,移栽成活率可达 97.2 % .  相似文献   

18.
瓜叶菊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瓜叶菊杂合体母株优良性状的保存方法,以便快速有效地进行瓜叶菊种苗的生产,以瓜叶菊5个不同花色母株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瓜叶菊茎段初始培养中芽诱导的影响因母株花色不同而不同,尤其在芽萌动时间和萌动数量上表现明显,其中以来自母株M1的外植体在含有0.1mg/LNAA 2mg/LBA的A5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芽萌动早且数目多;2)在继代培养中,在0~2.0mg/L范;围内,随BA质量浓度的增加,瓜叶菊芽的增殖倍数增大,但当BA为3.0mg/L时,外植体茎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厚变脆,成愈伤组织状;3)C6培养基(1/2MS 0.5mg/LIBA 2%蔗糖)是瓜叶菊离体生根培养比较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到第16天时根系诱导率为100%,平均根数为18条,平均根粗为0.09cm;来自C6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9.
以异鳞苔草种子为材料,用无菌培养的方式进行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诱导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适宜幼苗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适宜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 0.2 mg/L。  相似文献   

20.
建德锋  孙良岩  陈凯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60-17361
[目的]筛选球根海棠叶培养中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方法]通过组织培养试验,从接种、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3个阶段对球根海棠叶离体培养中的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结果]在Ms+6-BA1.00mg/L+NAA0.20mg/L+Ade5.00mg/L的培养基上接种诱导分化丛生芽,诱导成芽率达100%,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添加6-BA有利于芽的形成,在配方中添加Ade能促使诱导;在MS+6.BA0.10mg/L+NAA0.01mS/L的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增殖系数高达40,且丛生芽整齐、健壮,最适用于生产;在1/2MS+IAA0.80mg/L培养基上生根壮苗,生根时间短、根系位置适宜、根系条数偏多,最为理想。[结论]筛选出了球根海棠叶离体培养时诱导阶段、增殖阶段和生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在MS+6-BA1.00mg/L+NAA0.20mg/L+Ade5.00m∥L的培养基上接种诱导分化丛生芽,然后在Ms+6-BA0.10mg/L+NAA0.01mr/L的培养基上快速增殖,在1/2MS+IAA0.80mg/L培养基上生根壮苗.再出瓶培养成生产用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