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09,(11):38-38
病名:大黄鱼弧菌病 病原:溶藻弧菌(Vibrio alg4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l)。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08,(11):50-50
海水鱼类的弧菌病 病原 病原为弧菌属(vibrio)中的某些种类,多数病例鉴定为鳗弧菌,也有的属副溶血弧菌。菌体为短杆状,稍有弯曲,两端圆形,以极端单鞭毛运动,革兰氏阴性。  相似文献   

3.
《海洋与渔业》2008,(10):49-49
病原:是由白斑症病毒(wssv)或弧菌引起,水质异常也会引起对虾的应激陛白斑。  相似文献   

4.
副溶血弧菌引起中国对虾红腿病的组织病理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52种药物对中国对虾红腿病致病菌-副溶血弧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痢特灵等抑菌能力最强。选择氯霉素,复方新诺明作为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结果,用二者制作药饵,预防效果好,但治疗效果较差,用二者药浴效果也差,池塘生产试验证明,二者可有效控制病情,组织病理显示,病虾心脏,鳃,肝组织均可见大量细菌。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08,(4):47-47
病原:我国常见车轮虫科车轮虫属和小车轮虫属中的一些种类,主要有显著车轮虫、杜氏车轮虫、东方车轮虫等种。  相似文献   

6.
7.
张欣  刘革利 《水产科学》2001,20(4):30-30
作者在多年的河蟹(Eriocheir s1n1en1s1s)育苗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对其幼体常见病害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美白对虾在高密度池养条件下容易发病 ,因此 ,应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从池塘、水质、苗种、饲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关 ,杜绝疾病的发生。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放苗后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放苗 30 d后消毒一次 ,以后每隔 1 5~ 2 0天消毒一次。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 C、维生素 E、氯霉素等 ,以增强白对虾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虾病应立即查明原因 ,对症下药。南美白对虾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一、红体病 (又称桃拉综合症 )1 .病因  由 TSV病毒感染引起。2 .症状  病虾…  相似文献   

9.
《海洋与渔业》2009,(3):39-39
病名:疖疮病(鳖穿孔病、白点病、鳖洞穴病) 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tata subsp.puncta)。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渔业》2008,(7):44-44
草鱼出血病 病原:病原是草鱼呼肠弧病毒(Grasscarpre-ovirus) 病症: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根据症状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头顶、上下颔、眼眶及鳍条基部等部位明显充血,但体表充血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09,(12):45-45
病名: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 又叫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白体病、白尾病。钱冬等(2003)报道,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病原是诺达病毒;姜兰等(2002)报道,病原是木糖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2.
潮阳县海水养殖主要以养殖对虾为主,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1981年开始养殖,面积27亩,采用海区自然苗,单产19.55公斤;到1988年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2546亩,总产1373吨,单产109.4公斤;1991年养殖面积11019亩。近几年来,随着虾池分布密度的提高,虾池的老化,放养密度过大以及海区污染等,虾病的发生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与渔业》2008,(9):49-49
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生长温度12~42℃,PH值范围5.5-9。在含盐0‰-4‰的范围内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4.
养殖对虾病原弧菌继代保存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代保存方法是最基本的细菌保存方法。在研究养殖对虾病原弧菌时,分离细菌在短时间继代后出现死亡的例子屡见不鲜。用斜面,穿刺,或其它适当方法培养的继代细菌,一般需要保存在5℃左右。但保存适宜温度因微生物种类而异,有的保存温度以室温为宜,如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alyticus)。所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西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在大幅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超常规发展,有超过斑节对虾养殖的趋势,新的养殖模式如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快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等。做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保证养成收获是广大养殖户的迫切心愿。现就我们在养殖实践及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经验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简述去年广西对虾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等均有发生,如白斑病、红体病、丝状细菌病、黄鳃、黑鳃、纤毛虫、夜光虫、软壳等。其中以南美白对虾红体病表现尤其突出。对虾发病时间早…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08,(3):39-39
刺激隐核虫病;锦鲤疱疹病毒病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与渔业》2009,(6):24-24
病名: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最常见的为聚缩虫、单缩虫、微孢子虫、吸管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症状:虾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等)被固着类纤毛虫附着时,虾体外观呈黑色,体表有灰黑色绒毛。当大量虫体寄生在虾体、鳃、附肢时,轻者病虾活动能力下降,不摄食、不蜕壳,生长缓慢,影响鳃的呼吸,重则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引起虾的死亡;成虾感染寄生虫后体表粗糙,  相似文献   

18.
甲鱼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鱼收购及养殖过程中引起的死亡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 人为造成的死亡 收购的鳖种中,有些是钓捕的,有些是麻醉剂诱捕的,有的注射了水。这些鳖养一段时间就会死亡。钓捕的鳖,检查时可引动鳖的颈部,不能自如活动的即为此类鳖。麻醉剂诱捕的鳖,处于麻醉状态,四肢、身体园胖,一见就知道是注过了水,极易辩认。2 水霉病 由于运输、收集过程中受伤,伤口寄生霉菌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该病对稚幼鳖危害较重。主要见于鳖的四肢、颈部及腹下呈白色棉絮状,病鳖食欲减退,焦燥不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与渔业》2008,(2):47-47
水霉病 病因:鱼体受伤并感染真菌引起,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绵霉菌。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与渔业》2009,(7):36-36
病名:鳗鲡水霉病病原:水霉菌,各年龄阶段的鳗鱼均可危害,白仔和黑仔尤其严重,一旦蔓延,死亡率相当高。通常在水温10~20℃时发病,13~18℃为发病的最适温度;水霉病还往往和爱德华氏菌病、烂尾病、赤鳍病等疾病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