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农村》2000,(4)
蜂王浆是年轻的工蜂从上腭腺分泌出的糊状物质,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酶、活性多肽、乙酰胆碱、胰岛素和天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选购新鲜蜂王浆,应用一看、二闻、三尝的方法进行鉴别: 一看,就是看新鲜蜂王浆的色泽。新鲜的蜂王浆,外观呈乳白色或淡黄色,且有晶亮的光泽。如果发现蜂王浆中有许多小气泡,就证明它已经发酵变质,不可购买。二闻,就是闻新鲜蜂王浆的气味。新鲜的纯正蜂王浆,可闻到一种特有的香味;而变质或掺假的蜂王  相似文献   

2.
蜂王浆是我国常用的健身营养补品,具有抗菌、抗癌、抗辐射等多种生理活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10-羟基-2-癸烯酸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人体内的一些微量元素如 Fe,Cu,Zn,Co,Mn,Cr 等比例失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瘫痪以及人体衰老密切相关。王浆的活性可能与其所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有关,国内尚未见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鲜蜂王浆常见功能成分稳定性的测定,分析了不同贮藏温度、时间对蜂王浆中总糖、水溶性蛋白质、王浆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在35 d贮藏期内,三个不同贮藏温度下测得的数据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蜂王浆稳定性逐渐变差,其总糖、水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王浆酸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可以作为指标性成分判断王浆质量的好坏。  相似文献   

4.
蜂王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得蜂王浆中具有较高的SOD活性,酶活力约为135U/g.其随贮藏期延长.酶活力逐渐下降,至第六天完全消失.但通过对同批冷冻保存一个月未融化过的蜂王浆中SOD活力测定,发现酶活力变化不大,保持原鲜王浆酶活力,其结果表明:引起蜂王浆中SOD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复冻融所致,由此可见SOD活力对温度较为敏感.本文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得蜂王浆中具有较高的SOD活性,酶活力约为135U/g.其随贮藏期延长.酶活力逐渐下降,至第六天完全消失.但通过对同批冷冻保存一个月未融化过的蜂王浆中SOD活力测定,发现酶活力变化不大,保持原鲜王浆酶活力,其结果表明:引起蜂王浆中SOD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复冻融所致,由此可见SOD活力对温度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蜂王浆高产蜜蜂(浆蜂,Apis mellifera liguatica)和意大利蜜蜂(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atica)哺育蜂头唾腺、胸唾腺的蛋白质组差异,揭示唾液腺调控蜂王浆生产的分子基础,为解析浆蜂蜂王浆高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解剖浆蜂、意蜂哺育蜂头唾腺和胸唾腺,提取蛋白质、液内酶切并进行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蛋白质组分析。采用MaxQuant软件对质谱数据定量和定性分析,利用Perseus软件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SignalP预测分泌性蛋白。利用ClueGO软件对唾液腺蛋白质组进行生物学进程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浆蜂和意蜂哺育蜂唾液腺共鉴定到2 335个蛋白,其中头唾腺1 823个,胸唾腺1 922个。浆蜂、意蜂头唾腺和胸唾腺核心蛋白表达谱相似,主要参与RNA代谢、核酸代谢、ATP代谢、蛋白质的翻译、翻译调控和分解代谢,为腺体行使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必要的代谢能和核酸、蛋白质等原料。浆蜂、意蜂哺育蜂头唾腺和胸唾腺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二者唾液腺分子基础在选育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意蜂、浆蜂头唾腺分别上调表达254和333个蛋白,意蜂小分子、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通路上调,浆蜂有机氮化合物合成、细胞氧化还原稳态、氨基酸代谢、氧化还原等通路上调,证明浆蜂头唾腺细胞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旺盛、供能加强。意蜂、浆蜂胸唾腺分别上调表达412和162个蛋白,意蜂氧化磷酸化、翻译调控等通路上调,浆蜂氧化磷酸化、对有毒物质的反应等通路上调,说明浆蜂胸唾腺细胞抗逆水平提高。浆蜂、意蜂唾液腺共鉴定到43个分泌性蛋白,其中有15个也在蜂王浆中得到鉴定,蜂王浆主蛋白1、2、3、4、5、7同时在头唾腺和胸唾腺中检出,表明头唾腺和胸唾腺均参与了蜂王浆主蛋白的合成;参与花蜜转化的α-葡萄糖苷酶和参与化学信息素合成与释放的气味结合蛋白3、13、17、21同时在头唾腺和胸唾腺中检出,为花蜜转化和信息素合成奠定了基础。蜂王浆主蛋白1、2、3、7,昆虫储存蛋白70a、110,气味结合蛋白3、13、17、21以及与幼虫先天免疫紧密相关的转铁蛋白、载脂蛋白III样蛋白均在浆蜂唾液腺中高表达,说明浆蜂唾液腺信息素和蜂王浆蛋白质合成较意蜂旺盛。【结论】浆蜂、意蜂唾液腺具有相似的核心蛋白质组以保证蜂王浆蛋白质、信息素和转化酶的合成与分泌。经过长期选育,浆蜂、意蜂唾液腺分子基础出现差异,浆蜂哺育蜂唾液腺较意蜂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旺盛,细胞供能、抗逆性加强且分泌性蛋白普遍在浆蜂唾液腺上调表达,为浆蜂提供了更加持久和高效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促成了蜂王浆的高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合技术制备水溶性蜂王浆的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备水溶性蜂王浆的工艺,并对包合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稳定性及包合产物水溶性进行测定。【结果】温度、pH、β-环糊精添加量及反应时间能够显著影响包合产物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β-环糊精包合蜂王浆的最佳工艺为27℃、pH 8.7、β-环糊精添加量12.50 mg/mL及反应时间5 h,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包合产物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97.28±0.15)%;包合产物水溶性蛋白在酸、碱和热条件下能够维持较高的稳定性,-20℃和4℃条件下保存60 d其外观及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包合产物冻干品的水溶性极显著高于蜂王浆冻干品(P0.01)。【结论】β-环糊精包合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蜂王浆水溶性蛋白的稳定性及蜂王浆水溶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蜂王浆品质的影响,以椴树浆、油菜浆、洋槐浆3种不同来源的蜂王浆为原料,通过测定其总蛋白、10-羟基-2-癸烯酸(10-HDA)、游离糖、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同时分析其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蜜源蜂王浆之间总蛋白含量和10-HD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短期贮藏不会导致其发生显著变化,但会导致油菜浆中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含量的升高以及蔗糖含量的显著减少(P<0.05)。不同花粉源蜂王浆中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类似,短期贮藏后油菜浆中的谷氨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显著增加,椴树浆中丙氨酸、油酸及洋槐浆中亮氨酸和组氨酸则出现降低的现象。3种不同来源的蜂王浆的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贮藏后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可以为蜂王浆在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等方面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白菜型品种冬油菜延油2号和品系临延2-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叶片进行不同的低温处理,研究保护性酶及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延油2号的抗寒能力强于临延2-9号,两个品种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因此,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对唐菖蒲生长过程中籽球和花器官的部分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介绍。对目前唐菖蒲种球的唯一商品化繁殖材料籽球,从其形态、内源激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代谢相关酶变化的角度进行综述;对于唐菖蒲的穗状花序,从其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其丙二醛、POD、SOD活性的角度进行综述,生理指标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发育和衰老顺序,这对其鲜切花的保鲜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新鲜王浆经过180目滤网过滤,滤液再逐步经过0.5 μm、0.1 μm和0.05 μ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分别得到了5种蜂王浆活性组分,测定新鲜蜂王浆及蜂王浆各组分的癸烯酸和氨基酸含量.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新鲜蜂王浆组、蜂王浆各组分组及对照组.每日灌胃,连续30 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探讨蜂王浆各组分对体力疲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80目滤网能过滤新鲜王浆中的绝大部分癸烯酸;蜂王浆及各活性组分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新鲜蜂王浆、经180目滤网过滤和再经0.5μm无机陶瓷膜过滤的蜂王浆组分均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浆蛋白是蜂王浆生物功能的物质基础,是由王浆蛋白基因家族(mrjps)编码合成的。但部分家族成员如MRJP7在王浆中的含量极少甚至检测不到。基因功能与其在生物体内的时空表达特性相关,为探究蜂王浆中含量较少的王浆主蛋白基因mrjp7在蜜蜂体内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rjp7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工蜂和、成年工蜂、雄蜂和蜂王的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mrjp7在成年雄蜂体内的表达水平最低,成年蜂王次之,且在这两种蜜蜂类型它们的各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部位之间的表达量差异较小,其表达基本没有时空特异性。该基因在工蜂幼虫和蛹期的表达量同样较低且没有组织特异性,但在羽化后9日龄前后的哺育蜂王浆腺和头部脑组织内特异性高表达,其表达与工蜂的发育时期和组织密切相关。mrjp7在这与哺育蜂分泌蜂王浆王浆腺中的特异性高表达与哺育蜂所担负的哺育幼虫和蜂王的功能是相适应的,该结果在转录水平上证实了mrjp7该基因的的营养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其在生殖和非生殖蜜蜂体内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蜜蜂的生殖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离体蛙心灌流方法,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蜂王浆提取液对心肌心率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蜂王浆浓度在1∶100~1∶500时,完全抑制心肌的活动;浓度在1∶600~1∶10 000时,随着浓度的降低,对心肌的抑制力减弱。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蜂王浆溶液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对蟾蜍离体心脏抑制力越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加糖保护和不加糖保护热处理的蜂王浆饲喂小白鼠,并以新鲜蜂王浆和冰箱中保存1a的蜂王浆作对照饲喂。结果表明,对小白鼠巨噬细胞吞噬活力的影响是,加糖保护热处理至56℃的蜂王浆与新鲜王浆对比无明显差异,却明显地高于冰箱中保存1a的蜂王浆;加糖保护热处理至63℃的蜂王浆,与冰箱中保存1a的蜂王浆对比无明显差异;而不加糖保护热处理至56—63℃的蜂王浆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蜂王浆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王浆是重要的蜂产品,它不仅是调控蜜蜂发育和级型分化的营养食物,而且对动物和人体保健均具有非常有效的生理活性。介绍了王浆的活性成分,整体成分和主要活性成分王浆酸、王浆蛋白及多肽的营养保健功能,阐明了王浆与寿命和生殖力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新进展,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趋势,提出了重视王浆基础研究,发展深加工和生物工程产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组试喂不同营养添加剂,观察营养物对王浆增产的作用,试验证明,可提高王浆产量21.18%。同时,通过解剖工蜂王浆腺,从生理学角度进一步证实营养对王浆增产的效果,并探索了王浆增产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蜂王浆介导外源基因转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NA延滞实验研究蜂王浆与DNA的结合能力,然后通过蜂群哺育和人工培育两种方式,对1日龄工蜂幼虫进行短期饲喂,初步研究蜂王浆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方法和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在蜂群环境下,蜂王浆中的外源DNA短期内不会完全被分解;但用蜂王浆作媒介并未实现蜜蜂基因转染,蜜蜂能否通过蜂王浆介导实现基因转移,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浙江浆蜂)哺育蜂(6-12 d)咽下腺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以期探明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对王浆分泌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将哺育蜂咽下腺蛋白质液内酶切后,用固相金属离子亲和层析色谱法(IMAC)、强阳离子交换(SCX)及LC-MS/M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工蜂咽下腺磷酸化蛋白质组进行研究。【结果】在哺育蜂的咽下腺中,共鉴定117个蛋白质,其中6个蛋白质的6条磷酸肽段的8个位点发生磷酸化修饰。这些磷酸化蛋白质是王浆主蛋白1和7的前体、与蛋白翻译合成相关的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0、P1、P2和60S核糖体蛋白L15。【结论】哺育蜂咽下腺核糖体蛋白发生的磷酸化修饰主要为促进王浆蛋白的高效合成,而磷酸化的王浆蛋白1和7可保证浆蜂在王浆高产的前提下仍保证其王浆具合理的钙磷比,提高营养价值,以满足蜂王产卵和幼虫发育的营养需求。研究结果在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为揭示浆蜂王浆的高产机理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浆高产蜜蜂和原种意大利蜜蜂咽下腺发育蛋白质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王浆高产蜜蜂(浆蜂)(A. m. ligustica)和原种意大利蜜蜂(原意)(A. m. ligustica)1、3、6日龄工蜂咽下腺进行蛋白质组研究,揭示咽下腺在此阶段的发育特征。【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方法对浆蜂和原意咽下腺进行蛋白质组研究,通过与已鉴定蛋白功能的咽下腺和蜂王浆蛋白质组图谱比较,推断部分蛋白的功能。【结果】浆蜂咽下腺在3个日龄表达的蛋白数(210、192、230)分别显著的高于原意(169、188、212),两蜂种均在6日龄表达蛋白最多(P<0.05)。浆蜂咽下腺3个日龄表达的共有蛋白数为119个,其中21个蛋白表达量随咽下腺的发育显著上调,14个蛋白显著下调;原意咽下腺3个日龄表达的共有蛋白数为107个,其中15个蛋白表达量随咽下腺的发育显著上调,19个蛋白显著下调(P<0.05)。1日龄浆蜂和原意咽下腺共有蛋白为145个,其中28个蛋白点浆蜂表达量显著高于原意,14个蛋白点原意表达量显著高于浆蜂,浆蜂特有蛋白为65个,原意为24个;3日龄浆蜂和原意咽下腺共有蛋白为138个,其中31个蛋白点浆蜂表达量显著高于原意,19个蛋白点原意表达量显著高于浆蜂,浆蜂特有蛋白为54个,原意为50个;6日龄浆蜂和原意咽下腺共有蛋白为175个,其中44个蛋白点浆蜂表达量显著高于原意,25个蛋白点原意表达量显著高于浆蜂,浆蜂特有蛋白为55个,原意为37个(P<0.05)。与原意相比,浆蜂咽下腺发育3个日龄特有蛋白点总数为72个。从3日龄开始在浆蜂和原意咽下腺的蛋白表达谱中出现大量的王浆主蛋白点。【结论】从工蜂羽化到6日龄这一阶段内,浆蜂咽下腺蛋白表达明显比原意活跃,6日龄是2蜂种表达最为活跃的阶段。咽下腺发育过程中的共有蛋白为咽下腺发育所必需的管家蛋白,但它们的表达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日龄的特异蛋白表明咽下腺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蛋白来调控。两蜂种工蜂咽下腺都从3日龄就开始分泌蜂王浆。  相似文献   

19.
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甲基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甲基化水平影响。【方法】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中华蜜蜂(A. cerana cerana)1日龄幼虫为试验材料,分别饲喂意大利蜜蜂蜂王浆和中华蜜蜂蜂王浆,并提取每组3日龄和6日龄幼虫样品的基因组DNA,利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检测dynactin p62甲基化水平。【结果】饲喂异种蜂王浆可以更显著降低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饲喂同一种蜂王浆,均为6日龄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3日龄;2种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各位点甲基化水平影响不同。【结论】2种蜂王浆对雌性蜜蜂幼虫dynactin p62整体甲基化水平和各位点甲基化水平影响不同,这说明不同蜂王浆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