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获知不同罗非鱼养殖方式下水体中异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变化,于2013年5月、8月和10月期间对海南文昌1座水库和6处全投料精养池塘,以及广东茂名3座水库、6处全投料精养池塘和6处立体养殖池塘(罗非鱼和家猪立体养殖)的养殖水体进行采样,利用吹扫捕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T-GC-MS)对水体主要土腥味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发现:2-MIB为两地养殖水体中主要致嗅物质,含量为0~65.61μg/L;少量采样点检出GSM,含量为0~11.77μg/L。在3种养殖模式(水库、精养池塘和鱼猪立体养殖池塘)中,两种异味物质的分布均为水库最低,精养池塘次之,鱼猪立体养殖池塘最高,且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养殖时间及养殖地区间异味浓度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养殖模式会对养殖水体的异味物质含量造成影响,鱼猪立体池塘养殖模式的异味物质来源复杂,更易产生严重的土腥味。  相似文献   

2.
富营养化水体中致嗅物质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兆连  王海玲  刘兵  李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76-18277,18393
总结了富营养化水体中常见致嗅物质的种类及来源,分析了生物处理、化学氧化、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活性炭等处理技术的效果和优缺点。针对不同原水中致嗅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天然有机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对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香青在我国分布广泛分布,其可分离出多种黄酮类物质,如山奈酚、槲皮素、黄芩苷等.本研究以香青中提取的佩兰毒素的衍生物—5-(2'-甲基)丙酰基-4,6-二羟基-2-异丙烯基-2,3-二氢苯并呋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验证其对抑制植物病原真菌中的苹果腐烂病菌和葡萄黑痘病菌的生物活性,以期为开发香青类植物源抗真菌农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快速检测鲑鱼甲病毒(Salmonid alphavirus,SAV)RT-PCR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E2基因序列(1 375 bp)设计引物,扩增S AV E2全长基因,利用假病毒制备技术获得包裹E2核酸物质(RNA)的SAV假病毒溶液。以SAV假病毒作为阳性核酸物质质控品,以E2F:5'CCG-TTG-CGG-CCA-CAC-TGG-ATG 3',E2R:5'CCT-CAT-AGG-TGA-TCG-ACG-GCA-G 3'为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SA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扩增SAV E2特异性516 bp的DNA片段,引物最适反应浓度为1.0μmol·L-1,最佳退火温度为57.5℃,对SAV的三种亚型SAV1(V4640)、SAV2(V4619)、SAV5(V4638)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SVCV、IHNV和IPNV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并确定对SAV的核酸最低检出量达1.59 pg;以RT-PCR方法在不同时间对每份样品作3次重复检测,检测结果一致。表明此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SAV临床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技术(LLE-GC-MS)测定太湖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太湖水源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烃类、有机酸类、甾醇类等。  相似文献   

6.
7.
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1~2007年六安市淠河水质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不仅采用"中心化"方法进行数列的无量纲化处理,还运用点到区间距离法计算关联系数,克服了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和可行。结果表明,2001年水质级别为Ⅲ类,轻度污染;2002年和2004年的水质较清洁,水质级别为Ⅱ类,其中2002年比2004年的水质好;2003年、2005年和2006年的水质清洁,水质级别均为Ⅰ类,其中2003年比2005年、2006年的水质好;2007年水质级别为Ⅲ类,轻度污染。2001~2007年水质均能达规划目标,2001~2006年水质逐渐变好,但2007年水质有反弹趋势。2007年度,窑岗嘴大桥和大店岗断面的水质均为Ⅰ类,光华厂渡口和新安渡口断面的水质级别均为Ⅱ类,各断面水质较清洁。同时在2007年度,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淠河水质依次属于Ⅰ、Ⅱ、Ⅲ级,总体水质较清洁,但平水期水质受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太湖水/沉积物界面固着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至2005年4月分别选取太湖湖泊的草型、藻型及过渡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湖泊水/沉积物界面中固着藻类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种群分布上,硅藻门(53.85%)和绿藻门(34.62%)最多,其次是蓝藻门(7.69%),而裸藻门(3.84%)相对较少,各采样点的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硅藻门;在季节分布上,夏季和秋季种类和数量较多,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草型湖泊在全年(6月份除外)的藻种类和密度居多,过渡型湖泊次之,藻型湖泊最低(11、12月份除外)。另外,在藻型湖泊(站点3)中发现了越冬的微囊藻。根据各种藻类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响应情况,在太湖中不同区域筛选出不同的生态敏感指示藻类。  相似文献   

9.
太湖着生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4月—12月选取太湖湖泊的草型、藻型及过渡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湖泊中着生藻类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种群分布上,着生藻类以绿藻门(44.74%)最多,硅藻门(34.21%)和蓝藻门(18.42%)次之,黄藻门(2.63%)相对较少,各采样点的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硅藻门。在季节分布上,着生藻类以春季种类和数量最多而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藻型湖泊区域的种类明显少于草型和过渡型区域,而数量分布为藻型湖泊>过渡型>草型。根据各种藻类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响应情况,在太湖不同区域筛选出不同的生态敏感指示着生藻类。  相似文献   

10.
利用SPOT NDVI和DEM数据,采用方差法、变异系数法、回归分析法、像元二分模型法和地形因子的方法对甘肃省1999~2018年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VFC)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上来看,1999~2003、2004~2008、2009~2013、2014~2018年4个时间段的回归系数K>0,月方差、月标准差、月变异系数在逐渐变大,表明植被覆盖度的月变化呈增长趋势。且其趋势与植物的物候特征基本一致;从空间尺度上来看,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状态且存在地域差异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从地形因子坡度和坡向上来看,植被覆盖度受坡度的影响较大,受坡向的影响较小,高坡度地区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雅安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雅安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2002年已经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做了全面核定,并据此统计出调整后保护区范围内的违章建筑物、污染源种类及产生量,最后提出具体的工程方案,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滇池10个水质监测点的实测数据,采用1990—2020年长时间序列实测水质指标,通过相关指标的年际变化,综合时空分析与统计方法,以年际间尺度对比滇池水质的时空间演化情况;通过空间插值法对草海、外海2个空间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海水质指标相对稳定,草海相关指标变化幅度大,滇池受到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较大,外海水质指标相关性较弱。1997—2015年是滇池环境恶化与修复过程;2016年后,水质问题有所好转。2000—2010年,相关指标含量(TP、TN、NH3−N等)在滇池外海南部区域易发生变化,区域性较为集中,邻近草海区域其水质指标含量明显较高。草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外海富营养化虽较为缓和,但富营养指数处于边缘临界。整个滇池水域的CWQI值的变化范围为64.72~92.38,在及格、中等和好的水质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水源地森林生态系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安市供水水源地选择代表性天然林,对比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各层次水样中化学成分质量浓度,探讨森林生态系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经过森林生态系统后,pH值升高,贡献较大者为土壤层.枯枝落叶层是吸收水中NO3-的关键层次;林冠层和土壤层是吸收NH4+的关键层次;森林生态系统各层次对K+均表现为淋溶,尤其是林冠层和土壤层;林冠层是吸收Na+和Ca2+的关键层次;枯枝落叶层是淋溶Mg2+的关键层次.林冠层和土壤层是吸附固定Cu2+、总Cr、pb2+和Zn2+的关键层次;枯枝落叶层是固定Al3+的关键层次;土壤层对Cd2+表现为淋溶.  相似文献   

14.
Improving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is necessary for ensuring food security. To quantify the water utilization in grain produc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gross inflow water productivity (WPg), generalized agricultural water productivity (WPa), evapotranspiration water productivity (WPET) and 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vity (WPI)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is paper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se water productivity (WP)indices in the irrigated land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most all of the municipal WP indices increased from 2007 to 2015.The four indices showed large differences in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numerical performance, and their degrees of spatial variation were ranked as WPI>WPa>WPg>WPET.The spatial patterns of WP indices in different years were similar;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on the Songnen Plain and the eastern region had high WP values,while those of the northern region were low.Each WP index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output of grai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Most cities had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WP by reducing the input of irrigation water.Furthermore,the results provided recommendations to decision makers to plan for efficient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different 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