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供需理论,农民对土地功能的需求是无法消除的,如何弥补因农地征收而造成的损失,使其可以被农地功能带来的效益所代替,那么补偿标准将符合农民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收集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南部县为例,基于农地功能测算农地的价值,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价值、养老保障价值和医疗保障价值进行补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地功能价值的补偿标准要高于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相较于一次性付清补偿费,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方式进行征地补偿更适合农民。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县域征地补偿的差异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农地征收冲突,满足被征地农民的差异化需求,探索差异化的征地补偿市场机制,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县、市、区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现行征地补偿具有一定的市场化特征,但其价格水平及其差异性低于征地补偿的市场化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生活保障水平对现行征地补偿差异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土地区位与土地供求关系对征地补偿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土地征收市场化改革的过渡阶段,应将实现征地补偿差异性作为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内容,探索差异化的征地补偿构成,深化相关因素对征地补偿的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长春市汽车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地保障功能测度指标,利用收益还原法和功能价值法建立农地征收补偿标准理论框架,并对承包期延长前后农地保障效益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农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效益显著,承包期延长提高了农地的社会保障效益,未来若继续采用产值倍数法进行征地补偿,将对农民长期利益造成损害。因此,补偿应朝多元化方向转变,提高补偿方式的可持续性,采用多种措施结合的方法对农民进行安置。  相似文献   

4.
现行重大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安置制度仍然按照传统的生计补偿模式,对被征地农民的发展权考虑不够。其制度弊端日益显现:未充分考虑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分配、未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收入增长的要求、侵犯了农民集体土地发展权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以及建立农地发展权转移国家购买机制等方面着手来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5.
王佳丽  於忠祥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94-195,19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土地征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地征用问题的根源是补偿标准确定不合理,补偿费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其原因是补偿内容残缺,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单一,补偿标准制定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以及对征用真正危及的受害群体定位错误,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农地所有权残缺,理论依据缺乏。因此,要运用多种方法评估土地征用价格,采用先进技术,把生态价值纳入到土地征用补偿中,使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投资回收价值、生产力价值都涵盖在土地征用价格中,从而提高土地征用成本;改革农地产权制度,设定农地发展权,界定农地所有权主体,增强农地所有权权能;出台法规条例,使土地征用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6.
农地征收的补偿价格是在补偿标准的基础上,由各利益主体进行博弈而决定的。在原有被征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基础上,将被征地农民内部进行拆分,研究分析不同群体农民在征地中的差异和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他们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博弈,得出相应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土地集体入市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制度经济学的分析,研究现有农地制度的制度构成以及制度运行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和结果。研究发现:现行征地制度,在社会公平和资源使用效率上都存在局限。必须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例如限定征地的范围,设定合理的征地补偿,完善农民土地产权,允许农地入市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征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闵德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35-5536,5549
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农地征收目的合理性的界定不够明确;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费用的分配不合理;农地征收程序不够完善政府角色错位;对被征地农民的救济程度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相应对策,严格界定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合理确定征地补偿费;完善征地的程序;建立征地补偿和被安置农民安置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国5省25县(市)101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对现阶段中国农村零星式征地补偿特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不同省份征地补偿差异较大;不同用途征地补偿差异显著:距离中心乡镇远近不同补偿标准差异明显;不同级别政府征地补偿标准稍有差异;征地补偿款村集体截留比例较大;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隐性缺失问题较为严重。研究结论:针对零星式征地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征地操作程序;完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做到同地同价;加强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农民权益的法律培训宣传,提高农民土地意识;弱化村集体和村小组地位,减少征地补偿款发放环节。  相似文献   

10.
对农地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评估是推进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国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提倡划分区片、按价征地,要按农地的市场价值计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针对于此,笔者在文章中提出合理确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方法。通过对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与农民集体之间的权益进行综合分析,借鉴城市地价评估的方法,指出可应用收益还原法、假设开发法和社会价值量化法三种评估方法来测算农地市场价格,并具体分析了这三种方法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耕地所有权与耕地规模经营试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劳动力进城,耕作的劳动者数量减少,耕地规模经营势在必行。规模经营不等于规模拥有耕地,耕地产权尚未明晰之前,规模经营者只宜于拥有耕作权,不宜于拥有产权。保留耕地的原有隶属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和圆媛  黄义忠  胡松  谢小棠  袁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90-12691,12712
土地是广义上的旅游资源,该研究分析了现有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认为由于当前缺乏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导致了旅游产业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旅游用地管理都面临挑战,旅游用地与其他用地混淆导致旅游用地建设指标混乱,旅游用地取地不合理等问题尤其严峻.鉴于此,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视角初步提出新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将旅游用地分为4个大类5个小类,以期对以后的旅游用地规划和管理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梦洁  郭义强  张颖  侯为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05-18807
以CEECs国家中的保加利亚为例,分析了农地细碎化产生的原因、历史与现状,指出农地细碎化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农村贫困加剧,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加利亚政府为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展开的土地整理项目试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土地整理战略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葛利玲  常献伟  潘元庆  余坤  付标  李天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78-2980,2986
通过对我国现实耕地状况的研究,分析新形势下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南阳市在上轮规划实施过程中耕地减少情况与耕地减少的原因,找出在新形势下影响耕地保护的正反两方面原因,并以此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探索城市绿地和城市绿地系统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笔者打破了行业和学科的限制,从系统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城市绿地应包括城区和郊区的所有绿地。同时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特性,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有待研究的问题,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加州湾半岛的南端,有一条通往世界尽头的金色走廊,那就是卡波圣卢卡斯那连绵的海滩,世界的尽头则是天然形成的海蚀拱门。作为时尚名流奢华度假的首选之地,卡波圣卢卡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著名的情人海滩让人流连,醇厚的龙舌兰酒令人沉醉,丰富的海洋生物,以及顶级的SPA疗养,让这里成为了繁忙的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17.
制定和执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依法、合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解决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随意性较大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以安新县县城为例介绍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宋金易慧  崔亮伟  肖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62-11863,11866
LUCC是现今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与其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正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LUCC的发展过程、驱动力、LUCC模型和其与水文效应之闾的关系4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国内LUCC的研究现状,让人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领域的后续研究或者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史洪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07-13110,13125
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LUCC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关键问题。国内外LUCC研究包括4个方面:①LUCC的动态研究;②LUCC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分析;③LUCC的环境效应;④LUCC模型研究及3S技术在LUCC研究中的应用。LUCC研究的基础在于数据的来源及整合,难点在于尺度的转换,焦点是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李燕  王占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15-5016
耕地转用是耕地减少的主要途径,它表现为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3种形式。这种问题的产生受到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的驱动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严格控制耕地转用的法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