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动物源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Ls)是畜禽、水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抗生素.由于这类抗生素被大量或超量使用,目前在许多动物源性食品中均能检测到该类物质的存在.主要对当前动物源性食品中MALs残留分析过程中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因此检测并监控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具有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展开了探讨和分析,为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冬  林洪  江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28-413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畜牧业中被普遍应用,但其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限量,都作了很严格的规定,并且该抗生素的检测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对目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作了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关于动物源食品安全性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现状以及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原因和药物残留对人类的危害,并提出了控制动物源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措施,以期为提高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色谱法检测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可限量使用于水产养殖和畜禽业的广谱高效抗菌药物,且被广泛应用.磺胺类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会有残留,通过任何途径摄入磺胺都有可能在人体内蓄积而对人造成危害.目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定量检测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HPLC-MS-MS).色谱法检测磺胺类药物的主要步骤为提取、浓缩、净化和进色谱柱分析.简要综述了色谱法检测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21,(5)
正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允许限量,是食品动物用药后产生的允许存在于动物源性食品表面或内部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为兽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依法检测提供了法律依据。早在1999年,农业部就颁布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2002年和2017年,农业部又多次进行了修订,新版《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允许限量》已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7.
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生兽药残留的主要兽药、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兽药残留对公共卫生及环境的危害、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现状、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防控措施等5个方面,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在法律法规、规范兽药生产安全和使用、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变饲养观念、加大宣传、完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和加快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等方面对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动物源性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巨大危害,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快、灵敏度高、便携等优势,在抗生素残留检测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着重介绍了基于分子识别元件和转换元件的不同类型生物传感器以及其在动物源性制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纳米材料的掺入为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有效途径,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动物源性食品,主要是指牛奶、蛋、动物组织、水产品以及其他肉制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提高食品质量,加强兽药残留量检测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当前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论述,针对检测难点提出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这其中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很多养殖户存在不科学使用兽药的现象。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大量不科学使用,导致动物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蓄积量不断增加,人们进食了这些药物残留超标的动物制品后,会对人类脏器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就需要我们重视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确保市场中动物制品安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蒋荣华  韦信贤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84-1387
动物产品药物残留不但影响人身健康,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及危害生态环境,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章概述了兽药残留的危害性,提出加大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对非法生产和使用禁用药物、添加剂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动物、动物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诚信意识;开发新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及技术,并在基层中推广应用;推广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扶持绿色畜牧业发展;加大对抗生素替代品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以绿色兽药和添加剂替代有较高残留量的抗生素或化学合成药物;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等对策,以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观霉素、林可霉素两者联合使用是兽医上常用的复方制剂。但是不规范用药可导致在动物组织或其产品中残留,会产生较明显副作用,不仅影响动物性产品的加工生产,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实验建立了检测动物可食性组织中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线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可食性组织中的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的残留量准确可靠,组织中添加林可霉素的定量限为30μg/kg,大观霉素定量限为40μg/kg。在组织中添加30~3 000μg/kg林可霉素或40~10 000μg/kg大观霉素,回收率为73.2%~85.7%。该法能同时检测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两种药物,缩短了分析时间,有机试剂用量少,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3.
饲料及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磺胺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动物的饲养中,但不合理使用很容易造成其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对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势在必行。文章对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其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质联用分析法、气质联用分析法、微生物检测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免疫分析法、分子印迹法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动物制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便捷式检测技术。[方法]比较ELISA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动物制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结果]利用ELISA法检测磺胺类药物残留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检测速率快、检测时间短等优点。[结论]ELISA法能更符合快速检测的要求,满足对肉制品中磺胺类药物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孙春业  汤锋  岳永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35-16036
分析了食用菌生产中农药使用状况和国内外食用菌农药残留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食用茵农药污染的控制或消除措施,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和全面提高食用茵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外兽用抗生素减量化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用抗生素减量化行动对畜禽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兽用抗生素减量化行动起步较晚,目前尚无具体的行动指南,同时畜禽养殖环境差异较大导致全面推行也较困难。因此,在借鉴国际相关组织和畜牧业发达国家兽用抗生素减量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添加畜产品“减抗、无抗”标签,开展动物性食品兽用抗生素残留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养殖场与兽医关系网,指导养殖场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完善兽用抗生素使用监控管理网络,以期为我国全面开展兽用抗生素减量化行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药食用菊花的在种植、采收、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药食用菊花大规模生产机械化率低、农药残留大等问题。综述了近年来药食用菊花药用功能成分分析与应用的最新发展,并对未来药食用菊花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药食用菊花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兽用抗生素和微量重金属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但超量使用是导致畜禽粪便中高浓度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和重金属(铜、锌、砷)及其复合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针对这种状况,总结了我国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和微量重金属元素(铜、锌、砷)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量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并概述了这两类物质在畜禽粪便生物处理过程(堆肥和厌氧消化)中的转化、降解及其影响。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可导致环境中出现耐药菌与抗性基因,是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又一重大挑战,其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扬州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以便制定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措施。[方法]从扬州市所辖"三区一市一县"(高邮市自检除外)的商场、超市、零售店、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随机采样3 012个食品批次,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法共检测了12个项目,共计检测3 188个项目批次。[结果]检测结果呈阳性的食品145批次,合格项目3 043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5.45%,说明扬州市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情况总体较好。检出阳性批次较多的主要是蔬菜的农药残留(52个批次)和加工食品的二氧化硫(48个批次),检出阳性结果的食品类别主要是食用农产品(56个批次)和散装食品(38个批次)。[结论]该调查结果可为扬州市制定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施肥方式对蔬菜地土壤中8种抗生素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浙江省杭州、嘉兴和绍兴等3个地级市采集了4种不同施肥方式下(分别为施用畜禽粪+化肥、商品有机肥+化肥、沼渣+化肥和单施化肥)的蔬菜地表层土壤样品44个,分析了4类8种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恩诺沙星,磺胺类抗生素的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噁唑及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泰乐菌素)的残留情况,探讨了施肥方式对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残留含量与施肥方式密切相关。8种检测的抗生素中土霉素的检出率和残留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抗生素,土霉素的平均含量占8种抗生素总量平均值的67.03%。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四环素>磺胺甲噁唑、泰乐菌素>金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土壤中各类抗生素的检出率及含量均为施用畜禽粪的蔬菜地>施用商品有机肥的蔬菜地>施用沼渣的蔬菜地>单施化肥的蔬菜地,施用畜禽粪的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蔬菜地。试验结果表明,畜禽粪是蔬菜地土壤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商品有机肥和沼渣的施用对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的残留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