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认识人工植物浮岛在自然水域中的净化效果,在贵阳市小关水库以扁竹根、美人蕉、菖蒲和千蕨菜为材料设置人工植物浮岛,5个月后对浮岛区、非浮岛区和水库出水口的浮游动、植物和其他主要水质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水体经过浮岛区后,水质净化效果较明显,浮游动、植物数量明显下降。各区域浮游动、植物数量为:出水口<浮岛区<非浮岛区;经浮岛处理后的水体,叶绿素(Chl-a)、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34.22%、14.22%和14.39%,水体pH值和透明度上升,表明人工植物浮岛可明显改善水库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由美人蕉(Canna indic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组成的组合植物型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在动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方法]总氮(TN)含量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TP)含量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pH值采用PHS-3C精密pH计测定。[结果]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1 d时,进水不稀释情况下,系统对CODCr、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9.8%、46.4%、86.3%;在进水稀释1倍情况下,系统对CODCr、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8.0%、71.0%、90.8%。[结论]由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工浮岛的净化效果得到提高,组合植物型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5.
6.
7.
8.
植物在城市生活污水人工土快滤处理床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人工土柱植物种植方法,研究了两种植物(水葫芦、万寿菊)在人工土快滤-植物复合床上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作用。6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种植植物后的人工土快滤系统对CODCr、NH4^ -N、BOD5、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1.8%、94.1%、85.8%、37.8%、81.3%,其出水水质达到了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人工植物床对外塘甲鱼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塘甲鱼养殖水体中构建人工植物床,种植大薸、空心菜、泽苔、菖蒲等水生植物,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水质指标,植物收获时测定收获部分的氮磷含量及其生物量,计算植物氮磷移除量。结果显示,大薸、浮萍生长极具优势,空心菜长势旺盛。泽苔、菖蒲生长正常,第2年恢复生长。从植物氮磷含量及其生物量来估算,对植物刈割2次,可从处理塘1中带走氮约9069 kg,磷约915 kg;可从处理塘2带走氮约8086 kg,磷约855 kg。水质检测结果,总体趋势是空白塘水质比饲养塘好,植物床处理塘水体较对照塘水质好。在近一年的外塘甲鱼养殖过程中,植物床处理塘无需换水。一定面积的空心菜植物浮床是外塘甲鱼养殖水体修复的一项切实可行的原位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晋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晋江流域安溪和石砻水文站历年径流量序列和降水序列,应用了Mann—Kendall法、集中度和集中期Morlet小波等数学方法,对该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全年径流主要集中在5、6、7、8、9月份,占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冬季径流量很小,占全年平均径流量的比例不足10%;从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性来看,安溪水文站的径流年内分配集中度20世纪60年代最大为49%,其余年代均较小;从变化趋势来看,晋江上游安溪站年均径流量较稳定,基本无变化,晋江下游的石砻站年均径流量趋势变化较上游强烈,具体表现为50年代未至70年代初表现出下降趋势,90年代至今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晋江流域水文站的年均径流量在过去的53年中均没有明显的上升或是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水生植物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生植物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利用人工浮岛技术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建立模拟的静态污水池,研究千屈菜、水生黄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污水池中,千屈菜长势最好,所有植株开花;水生黄鸢尾和香蒲的株高变化明显,且不断有新芽冒出,长成完整的植株;水生美人蕉长势最差,根系生长不明显,只有少数植株开花,叶子呈黄色。4种植物对COD的净化主要在生殖生长阶段,对氨氮和总磷的净化主要在营养生长阶段。4种植物的优选顺序依次为千屈菜、水生黄鸢尾(菖蒲)、水生美人蕉。[结论]该研究可为优选水生植物和地面水的净化修复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人工浮床栽培植物的生长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推广人工浮床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芦苇、美人蕉、牛筋草、香蒲、水稻等为供试植物,采用人工浮床栽培技术研究供试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其对水体的影响。[结果]美人蕉、水蕹菜、牛筋草、香蒲、芦苇、荻、水稻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都较高,适宜采用人工浮床栽培。浮床栽培美人蕉与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372和1.212 mg/g,浮床栽培水芋头与水稻的根系活力分别为154.25和138.56μg/(g.h),均与旱地栽培差异不显著。水稻和芦苇对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其氮磷吸收量分别为118.70、11.06和214.29、17.69g/m2。[结论]水稻和美人蕉在浮床栽培条件下生长良好,浮床栽培植物可通过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等途径抑制藻类的繁殖。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运用不同分析方法比较城市污染河道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样品,探讨适用于重污染区域生物数据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法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on-matricMulti-dimentionalScaling,MDS)分析法对采集自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污染河道-佛山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数据进行分析。同步采集底泥样品,测定了Pb、Cd、Hg、Cr、As、Cu、Ni、Zn和间隙水CODCr、NH3-N,并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不能有效地反映重污染区域污染状况差异,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有较大差距;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在城市重污染河道生物监测结果分析方面,多元分析方法优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结论]为重污染区域生物监测数据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