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德 《甘肃农业》2009,(7):103-104
马铃薯是岷县的作物之一,具有产量高、用途广、适应性强等特点。岷县气候高寒阴湿,雨量充沛,气温低,无霜期短,年平均日照时数2215h,海拔2200m-3700m,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4.5%,这种降水分布特点恰与马铃薯生长需水规律相吻合,降水对马铃薯生长需水满足率达91.6%,独特的自然条件最适宜于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气候生态特点与马铃薯生物特性相吻合,降水集中期与马铃薯需水高峰期高度同步,其降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居各作物之首;县内海拔高、气候冷凉、病毒传媒少、天然隔离条件好,是建设马铃薯种薯示范基地最佳的生产区域之一。1推广的马铃薯专用品种1.1青薯9号品种来源: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品种特性:青薯9号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120天左右。株高97cm,茎紫色,横断面三棱形,分枝多,粗壮,中后期生长势强。叶较大、深绿色,茸毛较多,叶缘平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榆林市各县长年气候整编资料,对榆林气候资源(热能、降水、光照)在马铃薯各生长期影响产量指标和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生育期内积温随时间有增加的趋势,热量条件变好,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有利;块茎膨大期内降水量随时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自然降水不能完全满足马铃薯生长需求;通过综合分析马铃薯产量各指标发现,榆林市马铃薯种植北部风沙草滩区气候条件优于南部丘陵山区各县,尤其西北部的定边、靖边两县气候条件优越,但降水略偏少,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种植业时需充分考虑人工灌溉及人工增雨,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生产分布现状;根据宁夏1961-2000年40年的气候变化,重点分析马铃薯相对气象产量与不同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利用5年滑动平均法分析宁夏和宁南山区年平均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并根据1971—2000年30年的马铃薯产量数据进行三次多项式趋势产量拟合,计算气象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马铃薯相对气象产量与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以及生长期内不同时段气候参数与相对气候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宁夏以及宁南山区的年平均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呈下降趋势。发芽期气温日较差的影响比其他气候因子的影响大;幼苗期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发棵期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大。生育期内不同旬内气候因子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4月下旬的日照时数(P〈0.01)和7月下旬的旬气温日较差(P〈0.01)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最大;5月下旬的最低气温(P〈0.05)、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P〈0.05)和7月下旬的最低气温(P〈0.05)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次之;其他时段气候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过去40年宁夏的气候正在向暖干的趋势变化,不同的生育阶段,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气候因子不同,生育内不同旬内气候因子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已有的气候变化已对马铃薯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气候暖干的趋势继续,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产的不利影响也将继续。因此,要采取调整播期等适应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宁夏西吉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及农业气候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气候、市场变化等与马铃薯农业气候的区划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气候冷凉干燥,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以晚熟品种为主,且产量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制约极不稳定。根据笔者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近十年来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天,年降水量减少了45.1毫米,年降水变率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气候条件对马铃薯生产安全影响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气候条件对甘肃省马铃薯生产安全的影响,认为河西地区的降水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各生育阶段均为正效应,其他地区的降水条件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为块茎增长期,其中块茎快速增长期为正效应,增长后期呈现负效应;马铃薯出苗至分枝前后,各地的热量条件对产量的影响均不敏感,但块茎增长期的高温则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与宁夏西吉马铃薯种植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俊  李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62-12464
基于气象资料揭示了近10年来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年降水量减少了45.1mm,年降水变率过去50年由8%增大到51%;基于天气图法对西吉县内各大山脉等高线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吉县各大山脉等高线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都有东西向分布的规律,中西部的高度槽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分界线十分接近,中东部的高度脊和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分界线十分接近,高度槽脊落后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槽脊,马铃薯生育关键期7~8月150、180him雨量分布线和槽脊线十分接近。根据马铃薯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用2000、2100、2200、2300m等高线、≥10℃有效积温和马铃薯生育期7~8月150、180mm雨量线作指标对西吉马铃薯种植进行区划,将西吉县划分为5个不同类型的马铃薯种植区,这一工作对今后科学安排马铃薯生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晓红  许彦平  姚新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15-11317,11444
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因素配置组合,分析气候变暖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适宜气象条件,单因子作用并不显著,以马铃薯7月开花并地下块茎形成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的配置组合影响最大;8月上旬地下块茎速生膨大期阴寡高湿天气气候条件次之;6月分枝至花序形成期大气湿润条件影响最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全球性气候变暖,主要影响因子配置组合值明显增大,尤以马铃薯开花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地下块茎速生膨大期大气湿润度与日照时数配置组合值增幅更大,进而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病田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1971,2017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40站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及马铃薯发育期观测数据,计算松嫩平原温度、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以期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971,2017年松嫩平原马铃薯各生育阶段温度适宜度分布规律不同,从播种至可收期各生育阶段的平均温度适宜度在0.93以上,且年际间变化微小;降水适宜度地区差异较大、年际间变化剧烈,47年间播种-出苗期、花序形成-开花期为微弱上升趋势,出苗-分枝期、分枝-花序形成期、开花-可收期为略下降趋势;日照适宜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下降,年际间差异较小,且均呈现略下降的趋势;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大部分时期气候适宜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松嫩平原西部气候适宜度较低,基本在0.80以下,而松嫩平原东部气候适宜度相对较高,在0.8以上.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相对于西部来说更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且影响气候适宜度的主要因子为降水.  相似文献   

10.
环县旱地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高,光照充足,降水量少,但降水时期与马铃薯生育期基本吻合,耕地面积广,适宜发展马铃薯生产。加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环县“马铃薯产业工程”的实施,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2006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2.67万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9.4%,年产量达到41万t。所产的马铃薯薯形规范、薯块光滑、品质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渭源县气候条件,得出渭源县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较适宜马铃薯种植,并探讨气象灾害对马铃薯的危害,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增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景德镇种植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德镇市与广西玉林市的气候条件比较,发现在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种植期间,景德镇市的气温条件没有玉林市好,但日照和降水条件较玉林市优越。根据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要求和景德镇市气候条件,确定景德镇市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种植时期宜在9月上旬至12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铃薯气候产量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预测马铃薯气候产量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利用1980—2015 年山西省大同市马铃薯产量及同期国家基准观象台观测到的气候资料,选用传统的统计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马铃薯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通过二次函数曲线和最小二乘法确定马铃薯敏感期的气候因子是气温、日照和降水,其中降水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最大。通过改进的气候产量算法可以更好地反映气候要素与作物单产之间的函数关系。在Matlab 平台上训练精度设为0.005、学习率0.01 的BP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很好地逼近非线性函数。用大于1/3 样本进行预报检验表明,在预报精度和拟合精度上,BP神经网络模型都明显优于传统的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方法在马铃薯产量预报中有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马铃薯在覆膜与不覆膜、全膜与半膜、起垄与不起垄几个处理下其集雨节水与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种植马铃薯,覆膜的增产效果大于起垄的增产效果。马铃薯双垄M型覆盖侧播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平均产量达32873.25千克/公顷,比不覆膜起垄种植增产8831.55千克/公顷,增幅36.73%。商品率73.33%,降水利用效率94.87千克/毫米·公顷,降水生产效益184.83元/毫米·公顷,生育期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提早16天,是适合秦州区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气候条件对六盘水市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是六盘水市重要的粮食、菜用和加工原料作物,该文分析2010年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因子,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生产现状 黑龙江省是优质马铃薯种植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病害发生率低,品种退化慢,是最佳马铃薯种植带。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40万hm^2,排在玉米、水稻、大豆之后,列第四位,平均单产15t/hm^2,年产鲜薯600万t。  相似文献   

17.
根据西吉县气象局马铃薯作物的观测结果,对西吉马铃薯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吉县有着丰富的气候资源,气温、降水、日照均能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玉林市发展马铃薯的自然资源条件,分析2017年冬种马铃薯生长期玉林市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及地面温度等气候要素变化,探讨该时期低温霜冻天气及对马铃薯的影响,提出发展冬种马铃薯防御霜冻危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农业气候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气候冷凉干燥,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以晚熟品种为主,且产量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制约极不稳定。根据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近10a来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0℃·d,年降水量减少了45.10mm,年降水变率50a由8%增大到51%。  相似文献   

20.
陈华文  张家鼎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40-240,242
对比分析了台州市与玉林市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种植期间的气候条件,认为台州市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种植时期的气温条件没有玉林市好,日照、降水条件较玉林市优越,并确定了台州市免耕稻草全程覆盖马铃薯的种植时期宜在9月中旬至12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