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施肥对无芒雀麦和老芒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毛培胜  韩建国  王培 《草地学报》2000,8(4):273-278
以无芒雀麦和老芒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其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省麦种子产量随着春季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施氮200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而秋季则以施氮100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春秋分期施100kgN/hm^2(秋季70kgN/hm^2+春季30kgN/hm^2)种子产量不仅高于分期施200kgN/hm^2,而朋也高于春季或秋季其它施肥处理,此外,施肥可以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2.
施氮与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戎郁萍  韩建国 《草地学报》1999,7(2):157-164
本文研究了施氮肥和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人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和株丛切割提高了新麦草草地生产性能和生产力。此外,施氮肥可改善牧草品质及土壤牮氮能力。株丛切割和施氮肥(120kg/hm^2)相结合与单施氮肥相比,成本较低,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良好,年均产草量2679.5kgDM/hm^2。  相似文献   

3.
姚爱兴  邵生荣 《中国草地》1997,(5):29-32,41
研究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和播种量增加苏丹草的叶面积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茎节直径则随施氮量增加而变粗,随播种量增加而变细;再生草的植株密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增加播种量对提高头茬草和再生草的植株密度都有明显作用;随施氮量和播种量的增加,苏丹草产草量明显提高。较好的组合为播种量450kg/hm^2+施氮量150kg/hm^2。  相似文献   

4.
华南红壤山地牧草混播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适宜华南红壤山地栽培的7个主要牧草进行7个处理的混播组合,结果以卡松古鲁狗尾草+宽叶雀脾+马唐+鸡眼草组合为最好,在华南红壤山地位地条件较差,年施尿素112.5kg/hm^2和钙镁磷肥412.5kg/hm^2的情况下,人工草地建植当年干草产是一可达7968.0kg/hm^2,翌年为9073.5kg/hm^2。  相似文献   

5.
秋播箭舌豌豆喷施“益微”增产菌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种箭舌豌豆上用225g/hm^2、300g/hm^2的剂量进行2次叶面喷施,其鲜草产量分别达28001.4kg/hm^2、29668.2kg/hm^2,比不喷施赠草量13.5%和20.3%。  相似文献   

6.
对6种青饲牧草用7种除草剂进行除草试验。证明播后苗前墨西哥类玉米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0.90kg(ai)/hm^2;M-81E饲用高粱与串叶松香草适宜用60%丁草胺乳油0.90kg(ai)/hm^2;苏丹草适宜用60%丁草胺乳油0.90kg9ai)/hm^2与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0.94kg(ai)/hm^2,紫苏用12%恶草灵乳油0.27kg(ai)/hm^2与84%chinch乳油1.89  相似文献   

7.
草坪杂草化学防除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凤芝 《中国草地》1997,(1):49-52,66
防除草坪中双子叶杂草用72%的2,4-D丁酯0.75 ̄0.98kg/hm^2或72%的2甲4氯1.5kg/hm^2,株防效为86.2% ̄96.9%;防除草坪中单子叶杂草可根据草坪的建植年限及草坪草的高度选用12%的恶草灵3.6 ̄4.2kg/hm^2或12.5%的拿扑净0.9kg/hm^2,防效为86% ̄94.9%;同时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用恶草灵复配剂3.2 ̄4.0kg/hm^2或拿扑净复配剂1.7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亚热带红壤山地人工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亚热带红壤丘陵山地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人工草地建植当年,适宜的施肥组合是N69P51,干草产量可达5337.5kg/hm^2,且增施磷肥的作用比较明显,翌年,以N207P51为好,产量可达9088.9kg/hm^2,但氮肥的作用较大,氮、磷肥混合施用的效果显著高于二者单施的肥效(P<0.01)。增施氮肥能改善牧草品质,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寒牧区栽培禾草施氮的效应曲线及其变化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1980~1986在青海省海拔3250~3768m的牧区设4个点,对6种常见栽培禾本牧草进行了施氮量为0(ck),38、75、113、150、225kg/hm^2或0、38、75、113、150、225、300、450、600、750kg/hm^2的试验。结果表明6种禾草的产量皆因施氮而显著提高。牧草增产量和施氮量的相关曲线的完整形式可区分为效应递增,效应递增和负效应三个阶段,在通常情况下的表现形  相似文献   

10.
四川凉山州光叶紫花苕良种德育及推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凌  何萍 《草业科学》1999,16(3):8-12
通过对凉山光叶紫花苕良种选育及应用研究,系统分析了该草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海拔1500-3200m)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是,分枝期全草干物质 蛋白含量为30.69%,粗脂肪8.70%,粗纤维22.80%,无氮浸出物为28.03%,粗灰分8.72%,钙1.48%,磷0.23%,还含有17种必需氨基酸。平均鲜草产量45000-75000kg/hm^2种子产量600-1200kg/hm^2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山丹天然草原面积及盖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选择决策树分类和像元二分模型等方法,对山丹草原资源和草地植被盖度现状及变化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原总面积39.59万hm~2,其中高寒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和温性草原化荒漠分别为8.47,3.14,9.61,8.23和10.14万hm~2;2014年研究区草原总面积比1987年减少了2.59万hm~2,山地草甸、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分别减少了8592.75,2377.08,3357.69和11559.75hm~2。各类型草地平均盖度依山地草甸、高寒草甸、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次序降低,分别为82.35%,57.60%,33.79%,17.07%和9.94%,正常年份分别以Ⅱ,Ⅰ,Ⅳ,V和V级草地盖度为主;从1987年到2014年,山地草甸盖度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高寒草甸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藏北高原研究高寒草甸退化区人工建植垂穗披碱草种群生物量分配及其对施氮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 2年龄的人工垂穗披碱草种群在最高施氮处理175 kg N/hm2下可提高群落盖度42.0%,增加牧草产量808 kg/hm2;2) 表施氮肥能够促进植株个体及各构件的生长,对生物量分配模式无明显改变;3) 表施氮肥处理可提高垂穗披碱草叶片生物量比重,在105 kg N/hm2处理下茎叶比最小(2.187);4) 施氮处理不能明显改变其繁殖分配模式,其繁殖分配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5) 建植早期施氮处理能促进人工草地群落植被对土壤氮、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以N、P和K3种肥料为因子,在青海省玉树州高寒草地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缺乏N和P的高寒退化草地,不缺K,3个施肥因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草地牧草产量(Y,kg/hm2)可用其与N(kg/hm2)和P(kg/hm2)间的二元二次方程Y鲜重=11 027+742 N+728 P-2 540 N2-624 P2-1 055 NP和Y干重=3 706+243 N+232 P-716 N2-201 P2-306 NP很好地估测;牧草产量较优施肥组合为251.80 kg N/hm2+131.82 kg P/hm2和269.69 kg N/hm2+119.36 kg P/hm2。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面积212.65万hm2,有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干荒漠类、山地荒漠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疏林类草地12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万hm2,而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为273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10791kg/hm2,高寒草原类年生物量最低,平均产可食鲜草194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万hm2,可载畜140.94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5.
为制定合理的高寒草甸保护利用规划,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实验室检测相结合,通过像元二分模型、估产建模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摸清甘肃省合作市高寒草甸牧草生长期植被盖度、可食牧草产量及分级,牧草养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7年6-8月植被盖度及盖度级别,可食牧草平均鲜草产量和总鲜草产量均随生长期延续而增大。6、7、8月植被平均盖度分别为55.79%、72.69%和78.89%,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1 214.85、4 797.75和5 550.90 kg/hm^2,以7月增幅较大。6月Ⅱ级盖度草地占79.05%,7月Ⅱ级盖度下降52.61%、Ⅰ级盖度占比增加到45.03%,8月Ⅰ级盖度草地占77.34%;鲜草产量从6月的<1 500 kg/hm^2为主,向7月的3 000~4 500 kg/hm2和8月的4 500~6 000 kg/hm^2产量级转变。以8月总鲜草产量为基础的高寒草甸适宜载畜量为20.80万个羊单位。高寒草甸可食牧草CP和P含量随牧草生长期延续而降低,而EE、NDF、ADF和Ca含量增加。单位面积CP、EE、NDF、ADF产量7月最高,分别为165.51、27.77、569.40和246.02 kg/hm^2;Ca产量7-9月变化幅度较小,在0.052~0.059 kg/hm^2之间,P产量8月达最高,为0.024 kg/hm^2。  相似文献   

16.
北疆牧区山地草甸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柴琦  李霞  梁天刚 《草业科学》2009,26(4):12-15
研究采用实地样方测量法,分析了北疆山地草甸草地盖度、草层平均高度和鲜草产量的季节和年份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草地盖度、平均草层高度和鲜草产量在年内呈单峰变化,在6月中旬或7月中旬达到最高,分别为96%、36.4 cm和8 422 kg/hm2;年际间的变化受水、热条件影响,其中鲜草产量对水、热条件响应最为敏感,2004-2006年草地盖度、平均草层高度和鲜草产量的变幅分别达到2.94%、3.36%和42.5%。  相似文献   

17.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N、P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N、P养分在土壤和植被中含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两种养分的总含量分布规律为沼泽草地型(ZZ)嵩草草地型(SC)〉珠芽蓼-嵩草草地型(Z+S)〉禾草草地型(HC),两种养分储量分别为N497.04kg/hm^2,P31.71kg/hm^2;生物量与养分储量分布规律一致;(2)东祁连山高寒草地±0~20cm土壤中,N、P储量分别为43.03t/hm^2和2.72t/hm^2;(3)在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库是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养分储存库。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敖汉苜蓿鲜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灰色草甸土上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N、P、K肥配施对敖汉紫花苜蓿当年产草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 16.59kg/hm2、施P2O548.92kg/hm2、施K2O283.79kg/hm2时可获得鲜草最高产量66464kg/hm2。14个处理组合中,初花期以处理9(N2P2K1)、处理1(N0P0K0)、处理5(N2P1K2)粗蛋白质的含量高;初花期的粗纤维含量小于25.0%的处理组合是处理6(N2P2K2)、处理7(N2P3K2)、处理11(N3P2K2)、处理12(N2P1K1),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6];初花期粗灰分含量处理8(N2P2K0)最低;还分析了N、P、K肥对敖汉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 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 049 kg,比45 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0.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 500 kg/hm2产干草11 403 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 kg/hm2增产干草17.1%(P<0.05)和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增产干草6.6%(P<0.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 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处理6(行距30 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和处理2(行距15 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 50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分别产干草11 818 kg/hm2和11 73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对青海省河南县高寒草甸草地3个草地型分别进行追施尿素(Ⅰ)、尿素+复混肥(Ⅱ)、复混肥(Ⅲ)的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试验组Ⅰ试验区内比试验区外可食鲜草产量增长2 649.95 kg/hm2,提高43.19%;试验组Ⅱ可食鲜草产量增长2 354.85 kg/hm2,提高达36.30%;试验组Ⅲ可食鲜草产量增长1 735.41 kg/hm2,提高达29.66%。试验区内植物高度增高,植被盖度增加,草地植被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