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在我国各稻区,主要发生在东北,是寒地稻作区主要水稻害虫之一。多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芦苇、碱草等。  相似文献   

2.
水稻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在我国各稻区,主要发生在东北,是寒地稻作区主要水稻害虫之一。多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芦苇、碱草等。  相似文献   

3.
水稻负泥虫俗称巴巴虫、背屎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黑龙江省是属于常发生性害虫。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的水稻区,平原地区发生较轻。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谷子、芦苇、游草、剪草等。  相似文献   

4.
水稻负泥虫俗称巴巴虫、背屎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黑龙江省是属于常发生性害虫.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的水稻区,平原地区发生较轻.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谷子、芦苇、游草、剪草等.  相似文献   

5.
白缘苇野螟是一种为害芦苇顶叶的害虫。湖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第三代老熟的幼虫在芦苇茎秆内结薄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共分七龄,四龄前食量小,四龄后食量剧增,每龄可在苞内食尽一片心叶。该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与气候、苇田环境、收割质量、汛期水位、天敌等因子有密切的关系,据此,最佳防治方法是冬前砍割干净,翌年3月前将芦苇处理完毕或药剂封堆,以防羽化的成虫返回苇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芦苇粉大苇蚜是盘锦苇田危害芦苇严重害虫。经过多年的连续研究,对该虫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以及危害进行调查以及试验研究,不仅提出防治措施,,而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荻和芦苇害虫及天敌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Maxim.)Benth.et Hook.和芦苇Phragmitas commu-nis Trin。是我国目前造纸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纤维品质仅次于针叶树种,每吨荻或芦苇可造纸0.4吨,为国家提gong收入200元。荻、芦的害虫和天敌,国内尚无系统报道,因生产的需要,我们于1975~1985年对湖南、江苏、山东和辽宁等省的芦苇害虫和天敌昆虫进行了大量  相似文献   

8.
<正> 斑角蔗蝗Hieroglyphus annulicornis(Shiraki)是我国南方的常发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蔗、水稻、竹子等,北方发生为害的报道较少。1987年以来,我区芦苇洼地斑角蔗蝗连年发生为害。为此,对斑角蔗蝗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 一、发生情况斑角蔗蝗在菏泽地区主  相似文献   

9.
棘禾草螟(Chilo hyrax Bleszynski)是蛀食芦苇茎秆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在湖北一年发生2-3代,一般以老熟幼虫在苇茬中越冬,少数在残株中越冬。本文记述了棘禾草螟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影响其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荻蛀茎夜蛾(Sesamia sp.)、棘禾草螟(Chilo hyrax)是为害芦苇生长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率高,造成芦苇减产严重。本试验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对荻蛀茎夜蛾和棘禾草螟进行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在芦苇生产中的变化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湿地土壤作为土壤中的一个类型,是外部环境要素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在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芦苇湿地土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本文根据芦苇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盘锦芦苇湿地土壤随着生产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暴发性害虫。主要为害稻:麦、粟、黍、玉米、高粱、糜子、甘蔗等作物。也为害禾本科牧草和芦苇。野生寄主有蟋蟀草、狗尾草、画眉草、马唐等禾本科杂革。大发生时当主要寄主作物及野生植物被吃光后,也为等各种树木(如柳、榆)、果树(如苹果、柑橘等)、蔬菜(如白菜、辣椒等)、油料(如大豆、花生等)和绿肥(如苜蓿等)等作物。粘虫是发生范围广、危害大的全国重大害虫。  相似文献   

13.
<正>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虫害有三化螟、稻飞虱、纵卷叶螟和稻蝽蟓等,粤东地区的水稻病虫害较为严重的是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别称为苞叶虫、卷叶虫等,是中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稻区。在粤东地区除为害水稻外,还可取食甘蔗以及狗尾草、蟋蟀草、茅草、芦苇等杂草。1生物学特性1.1发生代数稻纵卷叶螟一年发生代数,因纬度和  相似文献   

14.
水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 Kuwayama),俗称巴巴虫、背粪虫,是鞘翅目叶甲科的昆虫.其危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以及中南部的一些水稻产区,特别是在黑龙江省,水稻负泥虫是常见的害虫,而且近些年来,水稻负泥虫灾害发生的面积和危害程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成为黑龙江寒地水稻区的重点防治对象.此外,水稻负泥虫除了对水稻产生危害之外,对于芦苇、游草、碱草、谷子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芦苇钻心虫(Archanara aerata Butler)是芦苇上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为了有效地控制此虫危害,提高芦苇的产量和质量,作者于1988年在前一年小区药剂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药剂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材料和方法 供试药剂为25%杀虫双水剂和25%杀虫脒盐酸盐水剂。 试验在金湖县刘协记站进行。试验面积  相似文献   

16.
经常发生于北方地区芦苇上的鞘翅目昆虫有三种:芦苇蚤跳甲、芦苇水叶甲、芦苇象甲。它们的成虫取食芦苇叶片,造成叶片白枯和穿孔。这三种昆虫目前只发现为害芦苇,未见有为害其他植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平原芦苇沼泽边缘鸟类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江平原的洪河自然保护区设置了183个样点,对芦苇—农田(62个样点)、芦苇—苔草(56个样点)、芦苇—明水面(65个样点)3种边缘的夏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并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G-F指数、Hill均匀度指数比较了不同生境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芦苇—明水面边缘鸟类的多样性水平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1.45,G-F指数=0.66),代表种为苍鹭(Ardea cinerea)、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芦苇—农田边缘鸟类以小型杂食性鸟类为代表,且多样性水平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0.95,G-F指数=0.52);芦苇—苔草沼泽以食虫鸟类为主,多样性介于前述两者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1.33,G-F指数=0.62)。人类活动的增加,不仅降低了鸟类的多样性,而且水鸟种类的数量也在减少,但种类单一的杂食性小型鸟类的数量有所增加。同时指出,应保留或扩大现有明水水面及田缘湿地,以保护大型水鸟,增加农田生态系统鸟类多样性,控制害虫。  相似文献   

18.
芦苇钻心虫Archanara aerata Butler是江苏芦苇上的重要钻蛀性害虫。该虫年生一代,以卵滞育越夏越冬,历时达10个月之久。为了便于开展预测预报,及时指导药剂防治,作者于1986~1987年4月在室内恒温条件下,进行了本项研究工作。 2月初每日定时用80%酒精10ml,氢氧化钾2g,30%双氧水混合液浸芦苇钻心虫卵30  相似文献   

19.
正稻水象甲是一种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一般可使水稻减产20~50%,严重时绝收。为了有效控制稻水象甲发生危害,下面对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主要为害水稻,也为害白茅、稗、芦苇、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杂草及其他植物。成虫啃食叶片,沿水稻叶脉啃食叶肉,一般从正面取食,被取食的叶片仅存透明的下表皮,故在叶片上形成白色长条斑。幼虫咬食  相似文献   

20.
以2种生态型芦苇(沙丘芦苇和沼泽芦苇)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沙丘芦苇对热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对其耐热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热胁迫下,沙丘芦苇的相对生长率和相对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沼泽芦苇,耐热性强于沼泽芦苇。相同温度胁迫下,沼泽芦苇的H2O2、MDA含量和膜渗漏程度都显著高于沙丘芦苇。对抗氧化酶活性分析显示,沙丘芦苇SOD、CAT、POD、APX、G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在高温胁迫下明显升高,并在相同温度胁迫下显著高于沼泽芦苇,而沼泽芦苇LOX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沙丘芦苇。对照条件下,沙丘芦苇的脯氨酸含量是沼泽芦苇的1.68倍;在高温胁迫下,沙丘芦苇的脯氨酸含量进一步升高,而沼泽芦苇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可能是沙丘芦苇较沼泽芦苇更为耐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