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京 《北京农业》2007,(10):31-31
1用胶布防裂果日本开发用胶布防止裂果的新技术。该法能防止“幸水”梨发生裂果.还能使果实增大20%左右。具体方法:制成赤霉素胶布,在幼果的萼洼处贴上2厘米×(1。2)厘米的小块即可。结果表明:最适处理期是盛花后1个月左右.对照区裂果率达18.9%.处理区未发生裂果;对照区裂果率达50%时,处理区也只出现8.8%的裂果。  相似文献   

2.
一、防止裂果枣多数品种成熟期遇雨会发生裂果.裂果造成的损失常占枣产量的10%-30%。裂果多发生在果实开始着色变红到完全变红的脆熟期,多为9月上中旬’开始着色的中熟品种前期花形成的果实。9月初以前成熟的早熟、中晚熟品种和10月成熟的晚熟品种以及中熟品种后期花形成的果实极少裂果。  相似文献   

3.
“雨帅”是从“金丝小枣”中选出的抗裂果枣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1.1克.果实红色:平均单核重0.34克,核内不含种仁:果肉质地致密,汁液少,风味较甜,干制品质上等:可食率96.9%.脆熟期鲜枣可溶性总糖含量24.7%.可滴定酸含量0.19%.维生素C含量4350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骏枣裂果发生过程中的水分吸收规律,测定了枣果吸收水分的动力曲线、枣果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当枣果吸水量达到饱和时,裂果现象最易发生。吸水率越高裂果率越高,门熟期和脆熟期枣果吸收水分开裂的饱和值分别为8.64%,9.86%。枣果持续吸收水分72h后。吸水牢和裂果率基本趋于稳定。门熟期骏枣果实较脆熟期更易开裂。室内浸果实验不能真实反映大田裂果的实际情况。根系吸收的水分能够输送给枣果而引起裂果的作用有限,地上部分枣果和叶片直接吸水对裂果的起主导作用,裂果的形成和降雨量多少、果实表面与水分接触时间长短有关。枣果水势日变化呈“V”字形,初步推断水势与裂果之间存在负相关.粜实水势越低裂果发生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1.裂果番茄果实的裂果主要有三种。①放射状裂果:始于果实绿熟期,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深裂,果蒂附近产生微细的条纹状开裂,转色前2~3天裂痕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ellamy和福本脐橙在广西的性状表现。[方法]研究了Bellamy和福本脐橙在桂林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结果性能、果实性状、适应性与抗性,并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Bellamy和福本脐橙均表现生长快、结果早,较抗旱。其中,Bellamy脐橙树势稍弱,树形开张,树冠扁圆头形,脐黄落果率为19.42%~39.46%,裂果率为3.18%~7.85%,4~5年生株产量为9.00~12.62kg,果实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成熟,单果重为149.40~179.25g,固形物含量为10.2%~15.2%,甜酸适中,化渣,表现为早熟、高产、优质、脐黄中等、裂果少;福本脐橙树势稍旺、树形稍开张,脐黄落果率为8.21%~33.88%,裂果率为2.79%~14.7%,4~5年生株产量为7.83~24.63kg,果实11月上中旬~12月上旬成熟,单果重为225.05~286.40g,固形物含量为11.0%~13.4%,甜酸适中,化渣,表现为早熟、高产、优质.脐黄、裂果较少。[结论]2个品种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方军 《现代种业》2010,(3):51-51
裂果是石榴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能发生,尤以果实采收前10~15天最为严重。裂果率在轻的年份一般为3—9%,重的年份高达30~75%;果实开裂后易腐烂,不能保鲜贮存,商品和食用价值降低或丧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防止措施是:  相似文献   

8.
葡萄裂果发生在浆果生长后期的果实着色至成熟期,葡萄裂果将严重降低其商品性和经济效益.现将发生裂果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苹果果实裂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苹果果实裂果的研究进展,从裂果发生的症状与时期、果实的解剖结构、水分条件、土壤条件、树体管理等方面阐明了苹果果实裂果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大、果实角质层薄,易于裂果;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不足,果皮发育受到影响,果实发育后期久旱逢雨,果肉细胞迅速增大,易造成裂果。缺钙、钾矿质元素,易产生裂果。并提出了预防苹果果实裂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番茄生产中经常出现裂果现象。不但影响外观,在装运中如受挤压,裂口会加深,以致裂开,使汁液与果浆外流,既降低商品价值,又污染相邻的果实,影响销售。 一、裂果的种类 番茄果实的裂果,根据开裂的部位、走向可分为: 1、放射裂:从果实的蒂痕向果肩部、果面呈不同宽度与深度放射状开裂,多为干裂.开裂较深,裂口粗糙呈暗灰色。  相似文献   

11.
“雨帅”是从“金丝小枣”中选出的抗裂果枣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1.1克。果实红色;平均单核重0.34克,核内不含种仁:果肉质地致密,汁液少,风味较甜,干制品质上等;可食率96.9%,脆熟期鲜枣可溶性总糖含量24.7%.可滴定酸含量0.19%,维生素C含量4350毫克/千克;全红脆熟期制干率58%左右,干制红枣可溶性总糖含量65.5%,可滴定酸含量1%,千枣肉质松软.黄褐色;在河北省献县.果实于9月下旬成熟,是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2.
水分调控与抗蒸腾剂处理对枣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果是造成枣树产量降低和果实品质下降的一大难题,水分是影响裂果的主要因子之一。以赞皇大枣为试材,通过水分调控与抗蒸腾剂处理,研究不同水分处理措施对赞皇大枣树体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分析水分含量与枣裂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实施水分调控措施和喷施抗蒸腾剂均能降低果实裂果率,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与裂果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正> 柑橘裂果是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脐橙是裂果较严重的品种,尤其是朋娜脐橙,通常裂果率2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其裂果原因主要是久早之后突然降雨,水分由不足到过多,果实沙瓤细胞迅速膨大,果皮增长速度跟不上,导致果皮较薄的脐部首先开裂;抗旱不及时、灌水不当导致的果实生长不均;果实生理干旱导致的日烧,介壳虫、锈壁虱等害虫侵害导致的畸形果;钾、钙等元素不平衡导致的物质代谢失调;脐呈凸突状的裂果率较低,呈凹陷状的裂果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引起葡萄裂果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葡萄裂果多发生在即将收获期,一些葡萄品种果实抗膨压能力差,且对乙烯敏感,而接近成熟时果实内乙烯含量高,因此容易形成裂果;  相似文献   

15.
以阿克苏地区主栽品种骏枣和灰枣为研究对象,进行防治裂果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药剂对减少红枣裂果的影响。结果表明:KCl、ZnCl2、MnCl2、MgCl2能显著地减少骏枣的裂果率,分别以O.6%KCI、0.9%ZnCl2、0.8%MnCl2、1.6%MgCl2处理的效果较好;KCl、ZnCl2、MnCl2、MgCl:对减少灰枣裂果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黔橙3号"脐橙2009年12月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结、丰产,优质,裂果、落果少。果实成熟期12月上旬,无核,平均单果重344.8克。果皮深橙红色、光滑,汁多化渣,果实可食率73.98%,  相似文献   

17.
引起葡萄裂果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葡萄裂果多发生在即将收获期,一些葡萄品种果实抗膨压能力差,且对乙烯敏感,而接近成熟时果实内乙烯含量高,因此容易形成裂果;二是果实生长前期干旱少雨,成熟时又遇多雨或者连阴雨,以及这样的天气过后急剧高温干燥,  相似文献   

18.
小国光苹果果实酸甜、多汁、肉质细脆、耐贮运,是我国晚秋至早春果品市场上受欢迎的品种。在我省苏北苹果主产区,小国光是晚熟主栽品种,如淮阴市的栽培面积占苹果总面积的44%。但小国光容易发生采前裂果,发生轻的年份和果园,裂果率为10%左右,发生重的年份和果园裂果率高达70%。此外,烂果病(炭疽病)也是小国光苹果生产中的重大问题,烂果率一般在10%以上,病重的果园果实未及成熟已近全部腐烂。据1982~1984年在苏北苹果产区试验证明,果实套袋是花钱少,效益高,易为果农掌握的防病、防裂果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宁夏旱砂地适宜发展的枣树品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卫环香山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水地、旱地和旱砂地种植的中卫大枣、同心圆枣、小口枣和中宁大红枣等品种的丰产性、抗裂性、果实经济形状、鲜食品质、制干率、干枣品质的调查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中卫大枣、同心圆枣在海拔1300-1700m的所有地区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抗旱性、耐瘠薄性,良好的丰产性,抗裂果,平均单果重15.5g,果实制干率40%-45%,干枣含总糖60.0%左右,是旱砂地应该大力示范、推广应用的一个优良品种。中宁大红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裂果,造成浆烂损失,是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靖远小口枣、骏枣、星光、敦煌大枣和金昌1号等品种还需继续研究,方能正确评价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小冰糖荔枝,又称紫翠荔,在珠海西部仅有栽培。其结果成串,裂果少,丰产、较稳产,5年生单株产量可达8公斤,10年生单株产量可达21.2公斤,20年生单株产量可达51公斤,产量接近怀枝,明显高于糯米糍和桂味。其果皮淡紫红色,果实扁心形、味清甜,肉质爽脆,可与石硖龙眼品质相媲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可食率74.9%,每100克果实维生素C含量达21.0毫克,明显高于糯米糍和桂味。市场售价与糯米糍相当,发展前景看好。现将其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