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秋施基肥最好在晚秋果实采摘后及时进行,这样可促进树体对养分的吸收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基肥最好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学肥料,先将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或土壤适度混合后再施入沟内,以免烧根。2适时环割对幼旺山楂树进行环割或环剥,可暂时截留叶片  相似文献   

2.
桃园秋冬季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冬季清理桃园,将落叶、杂草、落果、树上僵果、病虫枝等集中烧毁或深埋。清园后树上、地面均匀地喷药,可有效降低越冬病虫害基数,减少翌年病虫害的发生。秋施基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最迟在土壤封冻前施入。主要施入有机肥如腐熟的猪、牛、羊粪,土杂肥和饼肥等,基肥施用量应占年施肥量的70%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有机肥施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减施化学肥料对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化学肥料的减量施用,辣椒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复合肥减施25%时辣椒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辣椒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后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施肥处理)。综合考量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25%为最佳复合肥减施量。  相似文献   

4.
在基肥中化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验证不同有机肥对夏秋浅水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黄豆、豆饼、黄豆+鸡粪作基肥,均有利于夏秋浅水芹出苗,促进浅水芹生长和增产,其中以使用豆饼效果最好;使用鸡粪要充分腐熟;使用商品有机肥应先试验再推广。  相似文献   

5.
1 枣树的施肥1 .1 基肥 枣树施基肥 ,可在 8月中下旬开始到 9月上旬施完。这时根系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叶片光合能力也比较强 ,施入的肥料可充分的吸收贮存。可采用放射状沟施肥法或条状沟施肥法 ,肥中要加入适量的果树专用肥或其它化学肥料 (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 ,防止枣树后期旺长 ) ,有机肥可施用圈粪、庄稼秸秆等。施肥量 :有机肥可按树上 1 kg枣 ,树下 1 .5 kg肥 ;化肥的施用量 ,可占翌年总追肥量的 1 / 4。1 .2 追肥 第 1次追肥在 4月上旬枣树发芽时 ,肥料以氮肥为主 ,加入适量的磷、钾肥。第 2次追肥在 5月上旬初花期 ,肥料要氮、…  相似文献   

6.
<正>桃树的肥料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树龄、品种、产量、气候因素等灵活确定。土壤肥力低、树龄大、产量高的果园,施肥量要高一些;土壤肥力较高、树龄小、产量低的果园施肥量适当降低。品种较耐肥、气候条件适宜、水分适中施肥量要高一些,反之,施肥量应适当降低。若有机肥的施用量较多,则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就应少一些。桃树施肥主要有:基肥、促花肥、坐果肥、果实膨大肥。  相似文献   

7.
1)于果实采收后及时施肥浇水。一般667m^2(亩)施入速效性复合肥50-75kg。9月底10月初,普遍浇1次封冻水,结合浇水施入腐熟有机肥,用量每667m^2(亩)750-1000kg。最好是将磷肥、微量元素等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提前沤制半月后再施入土壤。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基肥施用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继红 《落叶果树》2014,46(6):64-65
猕猴桃园施用基肥是秋季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笔者对陕西省岐山县猕猴桃产区基肥施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秋施基肥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应对措施.1 存在问题①有机肥肥源不足.按照常规施肥水平,猕猴桃园基肥施用量至少应达到“斤果斤肥”,但现状是有机肥源远远不足,果园基肥用量极其有限.②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大多果农在农家肥还未充分腐熟后就施入园中,且直接浇灌植株根部或离主干很近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于霞 《落叶果树》2012,(5):10-10
秋施基肥采果后趁地温尚高时,及早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掺加些复合肥或骨粉,效果更好。每株大树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200kg左右为宜,小树可适当减少。肥料最好开沟施入,施后及时浇一次水,促进有机肥的分解,  相似文献   

10.
<正>1肥水管理1.1秋季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可选用作物秸秆或动物粪便,但施用粪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以消灭病虫,提高粪肥的应用效果。施有机肥的时间一般在采果后进行,施肥量要求"斤  相似文献   

11.
红富士苹果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包括腐植酸类肥料、堆肥、厩肥、圈肥、秸秆肥等,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采收前)施入,盛果期树667m2施肥量为3000~5000kg,配合一定数量的速效性化肥效果更佳。如果有机肥充足,可将化肥全年用量的1/3~1/2与其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2.
过去,果园施用基肥的时候,多在春季。用量不少、效果却不太好,这是为什么呢?是时间不当。秋季施肥最好。秋施基肥的时间,多在秋分前后,也就是九月中、下旬,金红等中熟品种采收后。有的果农问:果园施基肥以哪种肥料为好呢?实践证明,以迟效或半迟效有机肥为主,可适当配合部  相似文献   

13.
1喷施叶面肥在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每隔半月喷1次0.5%~1.0%的尿素或0.3%~0.5%的磷酸二氢钾,连喷3次,可与相应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喷施,既可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提高叶片光合效率,防止叶片早衰早落,又可保护叶片不受病虫危害。2及早施基肥基肥可分2次施入:采果后先追1次,以氮肥为主,株施尿素1.0~1.5kg,可以延长叶片寿命,提高光合作用;第2次在落叶后进行,以含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为主,包括腐熟的圈肥、堆肥、各种动物的粪便等。施肥量应根据品种、树龄、树势而定,一般秋施基肥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有机肥可按1kg果2kg肥施入。3科学防病治…  相似文献   

14.
莲藕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武汉市蔡甸区莲藕N、P、K养分的施用量,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3个处理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每667 m~2可减少化学肥料用量13.5 kg,减少了26.1%;每667 m~2增产213 kg,增加经济效益194元。建议该地区,莲藕的施肥方法是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1 000 kg、45%(20-8-17)配方肥70 kg,1片立叶期追尿素5 kg,封行前追45%(20-8-17)配方肥10 kg。  相似文献   

15.
在绿源有机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菌株(AMCC 100018),制成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在设施黄瓜上,同时以单施绿源有机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黄瓜生长、品质、产量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菌剂与生物有机肥按1∶250施用,即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菌剂用量6.67 kg/hm2,生物有机肥施用量1 665 kg/hm2,可有效促进黄瓜生长,显著改善黄瓜果实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12,(10):43-43
设施栽培所用的土壤,以排水良好、有机质多的为宜。栽植前应行深翻,以改善其物理性。栽植后,由于密度较高,难于深耕。在生长开始时,应进行10厘米左右的浅耕。有条件的最好在发芽前进行地膜覆盖,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提高土温,以利于桃树根系的生长。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基肥又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时期,应在10月初,比露地应早1个月左右。追肥一般施用2次,1次在采前20天左右,以速效的氮肥为主,配合  相似文献   

17.
正春季是果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时期,做好早春病虫害的防治,可有效降低全年病虫发生基数,大大降低防治成本。1施肥灌水,促壮树体。春季及时追肥,秋季未施基肥的成龄园每666.7m2应先补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00~6000kg,再按全年氮、磷用量的60%和35%的化肥及少量钾肥施入。施肥后灌水,利于肥料  相似文献   

18.
《果农之友》2009,(10):50-51
1基肥 是供给柿树生长、发和育的基本肥料,施基肥要突出一个“早”字。保证一个“足”字,即深施有机肥宜早不宜晚,一般在果实采收后施人较好。若秋季未施入基肥,可在翌年早春施入.越早越好,一般在土壤解冻后即可进行。基肥以厩肥,圈肥、人粪尿等有机肥为主,并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肥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  相似文献   

19.
<正>1 "有机肥+配方肥"模式1.1基肥基肥施用最适宜的时间是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对于红富士等晚熟品种,可在采收后马上施入,越快越好。基肥施肥类型包括有机肥、土壤改良剂、中微肥和复合肥等。有机肥的类型及用量为:农家肥(腐熟的羊粪、牛粪等)2 000 kg(约6 m3)/亩,或优质生物肥500 kg/亩,或饼肥200 kg/亩,或腐殖酸100 kg/亩。土壤改良剂和中微肥建议硅  相似文献   

20.
1合理施肥1.1施足基肥草莓施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辅以氮、磷、钾复合肥。基肥的施用量以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同时加入三元复合肥30~40kg及过磷酸钙为宜。基肥的施用结合土壤翻耕时进行,深度应掌握在20cm左右,保证肥料均匀分布。1.2巧施追肥草莓追肥与栽培方式有密切关系。露地栽培由于旺盛生长期短,追肥次数不宜过多;棚室促成栽培的开花结果期长,对养分吸收与消耗量大,应增加施肥次数。露地栽培在定植成活后、越冬防寒前、植株现蕾期及果实膨大期各追肥1次;棚室促成栽培追肥次数可达7~10次,分别在定植成活、开始保温、开花坐果及采收初期各追肥1次,此后在整个开花结果期视植株长势追肥3~6次,追肥以尿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