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Cr6+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研究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6,4.48,4.57 mg/L;Cr6 对蝌蚪的安全浓度(SC)为1.55 mg/L,同时蝌蚪的死亡率随着Cr6 浓度的升高和Cr6 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r6 浓度的升高,蝌蚪的平均尾长、全长和体重的日增长值逐渐降低,成蛙率和存活率也明显减少,说明Cr6 污染在安全浓度以下仍可抑制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同时观察了低浓度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的致畸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Cr6 能导致蝌蚪四肢和内脏发育的畸形。  相似文献   

2.
Pb2+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研究Pb^2+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Pb^2+对中国林蛙蝌蚪24,48,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30,1.66,1.41mg/L;Pb^2+对蝌蚪的安全浓度(SC)为0.13mg/L,蝌蚪的死亡率随Pb^2+浓度的升高和染Pb^2+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蝌蚪的平均全长和体重逐渐降低,死亡率和畸形率提高,血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现象明显,说明低浓度的Pb^2+污染仍可抑制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卫河水的水质状况,用曝气3d以上的自来水将卫河水稀释成不同体积浓度(70%、50%、30%、10%),处理发育至27~28期的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结果显示:70%浓度组的卫河水对蝌蚪具有致死效应;50%浓度组的卫河水对蝌蚪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蝌蚪的全长变短,体重减轻,发育分期亦明显滞后;10%和30%浓度组的蝌蚪全长和体重的增长率降低,发育分期也有所滞后;所有经卫河水处理的蝌蚪均不能发育至变态.说明卫河水污染严重,其毒性物质对中国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应多措并举,加快卫河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密度和种间竞争对高原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设置了高、中、低3个密度水平,试验组将高原林蛙蝌蚪和岷山蟾蜍卵共同饲养,而对照组则单独饲养林蛙蝌蚪,第11天测定了试验组和对照组林蛙蝌蚪的发育阶段、体重、体长、头宽、背宽、尾长。[结果]种间竞争对高原林蛙蝌蚪的发育阶段和背宽都有显著影响。密度对高原林蛙蝌蚪的体重、体长、头宽和尾长都有显著影响。[结论]密度是影响高原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种间竞争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提高林蛙养殖户技术水平,本文从饲养池的设置、放养密度、饲喂方法、灌水技术及变态期的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林蛙蝌蚪期管理技术,旨在为林蛙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环境pH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探讨蝌蚪对pH的适应能力,提高蝌蚪养殖效果及其雌性比例。结果表明,pH对蝌蚪96h存活率没有影响,其急性毒性效应的24h、48h、72h和96h半致死值(LpH50),碱性范围分别为10.30、10.15、10.01及9.94,酸性范围分别为3.92、4.07、4.11及4.15。中国林蛙蝌蚪对pH的适应范围为4.27-9.74,最高耐受限为10.73,最低耐受限为3.72。蝌蚪养殖及其雌性诱导的水环境pH宜控制在6.0-8.0。  相似文献   

8.
盐度、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及变态幼蛙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温16—18℃的野外条件下,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环境中盐度、碱度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及变态幼蛙的毒性效应。在pH为7.0~8.5、总碱度为1.41mol/L时,盐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及变态幼蛙的24、48、72、96h半致死值(LC50)分别为8.21、7.25、5.17和3.70g/L及8.84、7.17、6.62、6.29g/L;零致死值(LC0)分别为7.14、6.00、2.67、2.20g/L及6.34、6.16、5.78、5.45g/L;全致死值(LC100)分别为9.98、9.00、7.67、5.20g/L及11.34、9.67、7.45、5.45g/L;安全值(SC)为1.70g/L和1.42g/L。在相同pH下,盐度为0.18g/L时,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及变态幼蛙的24、48、72、96h LC50值分别为14.36、11.83、10.35和7.68mmol/L及15.07、13.72、11.23、8.65mmol/L;LC0值分别为8.76、8.51、4.65、3.88mmol/L及9.11、7.03、6.85、5.17mmol/L;LC100值分别为19.96、15.14、16.05、11.48mmol/L及21.02、20.41、15.60、12.02m/mol/L;SC值为2.41mmol/L和3.41mmol/L。综合我国淡水养殖水质标准,建议养殖中国林蛙蝌蚪及变态幼蛙长期生存的盐度上限分别为2.0g/L和1.5g/L,碱度上限分别为2.5mmol/L和3.5mmol/L。  相似文献   

9.
采用养殖池水添加化学试剂的方法配制实验水,通过室内急性中毒实验,研究水环境Mg2 质量浓度对21d龄、体长为(18.7±2.4)mm的长白山林蛙(Rana chensinensis changbaishanensis)蝌蚪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环境Mg2 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呈单向剂量效应;在Mg2 质量浓度为0.2 ̄501.6 mg.L-1的水环境中,蝌蚪48h存活率在85% ̄100%。蝌蚪生存适应的Mg2 质量浓度为0 ̄580.8 mg.L-1;最高耐受限1 699.4 mg.L-1,长期生存的安全浓度为261.2 mg.L-1。蝌蚪对水环境Mg2 的适应能力与其他水生动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养殖水环境应注意Mg2 浓度的调节,其质量浓度宜控制在200 ̄500 mg.L-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养殖池水添加化学试剂的方法配制实验水,通过室内急性中毒实验,研究水环境Mg2+质量浓度对21d龄、体长为(18.7±2.4)mm的长白山林蛙(Rana chensinensis changbaishanensis)蝌蚪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环境Mg2+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呈单向剂量效应;在Mg2+质量浓度为0.2 ̄501.6 mg.L-1的水环境中,蝌蚪48h存活率在85% ̄100%。蝌蚪生存适应的Mg2+质量浓度为0 ̄580.8 mg.L-1;最高耐受限1 699.4 mg.L-1,长期生存的安全浓度为261.2 mg.L-1。蝌蚪对水环境Mg2+的适应能力与其他水生动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养殖水环境应注意Mg2+浓度的调节,其质量浓度宜控制在200 ̄500 mg.L-1。  相似文献   

11.
野生牛蛙蝌蚪栖境选择与生活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野生牛蛙蝌蚪的生活习性,对天然水塘中的野生牛蛙蝌蚪的数量、栖境选择、日活动规律和取食行为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自然降水、土壤水分状况及小麦生育期需水情况等角度,研究了干旱对昆明市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小麦种植过程中防旱、抗旱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用统计学和农业气象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除播种到三叶期与多年平均值一致外,其余发育期提前了9~26d,在小麦生长关键期拔节—抽穗期,缺水严重,致使小麦植株矮小,有效分蘖减少,不能正常抽穗结实,严重影响产量。干旱对昆明小麦生长发育影响严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防旱、抗旱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林蛙种属的科学划分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林娃和黑龙江林娃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血清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中国林蛙血清中共分离出25条蛋白带,从黑龙江林娃血清中共分离出23条蛋白带,其中迁移率为0.552、0.524、0.400、0.375、0.331、0.241、0.076、0.062、0.048的9条蛋白带为中国林蛙特有;迁移率为0.517、0.269、0.228、0.214、0.127、0.069、0.041的7条蛋白带为黑龙江林娃特有,迁移率为0.621、0.469、0.434、0.359、0.317、0.297、0.200、0.172、0.159、0.145、0.124、0.103、0.090、0.055、0.028、0.014的16条蛋白带为两者共有。[结论]中国林娃与黑龙江林娃应归于2个独立的蛙种。  相似文献   

14.
9种因子对牛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常见入湖污染因子对牛蛙蝌蚪生存的影响。[方法]在室内条件自来水养殖中,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别研究9种因子时抚仙湖环境中所采集的牛蛙蝌蚪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的影响。[结果]洗衣粉、洗洁精、除草剂、总氮、总磷、Ph^2+、Cu^2+、Mn^2+、Cd^2+对牛蛙蝌蚪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2.92、22.39、7.78、15.39、121.48、9.07、0.04、0.52、0.04mg/L。[结论]该研究可为抚仙湖环境水质的生物监测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密度、光照强度、水温)对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500尾/池是最佳放养密度;80×100Lux左右是最适宜的平均光照强度;23℃水温是最利于蝌蚪快速增长的温度.研究表明,可通过对环境因子的控制,有效加快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从而缩短养殖周期.  相似文献   

16.
 分析采自2005年3~5月昭觉林蛙不同期蝌蚪食性,同步测定同一水塘藻类的种类和生物量。蝌蚪Ⅰ期时,水塘藻类有5门49属,蝌蚪食物中有藻类4门22属;蝌蚪Ⅱ期时,水塘藻类有5门49属,蝌蚪食物中有藻类5门31属;蝌蚪Ⅲ期时,水塘藻类有4门39属,蝌蚪的食物中有藻类4门14属。Mann Whitney U检验3期蝌蚪食物种类的差异性,Ⅰ期和Ⅱ期的食物种类在37属藻类中有21属差异极显著,有5属差异显著;Ⅱ期和Ⅲ期在33属藻类中有17属差异极显著,有7属差异显著;Ⅰ期和Ⅲ期在28属藻类有3属差异极显著,有1属差异显著。Ⅰ,Ⅱ,Ⅲ期蝌蚪营养生态位宽度分别为8.229,17.217,9.463。单位体重摄食生物量百分率相似指数和营养生态位Levins重叠指数Ⅰ期和Ⅱ期分别为52.79%和0.760,Ⅱ期和Ⅲ期为50.77%和0.782,Ⅰ期和Ⅲ期为42.28%和0.677。Spearman rank 相关指数检验显示,3期蝌蚪食物组成与生境中的食物资源均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蝌蚪食物组成差异性是由于水塘中藻类的变化引起的。选择指数表明,蓝纤维藻和四棘鼓藻为3期蝌蚪一直喜食食物。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蝌蚪在不同生长发育变态时期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比值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牛蛙蝌蚪在后肢长出前、后肢长出后到前肢长出前、前肢长出后这3个阶段,尾长/体长、消化道长/体长比值的差异显著,说明此为蝌蚪形态的剧变时期。牛蛙蝌蚪体长生长方程Lt=3.738[1-e-0.0948(t+1.2529)];体重生长方程Wt=123.65[1-e-0.9852(t+1.4058)]2.1819;体长与体重关系式W=0.074 2 L3.067。温度对牛蛙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当温度在22℃以上时,蝌蚪才能完成变态发育,并以在30℃时的变态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