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优势稻营养生长较旺,在常规26.4×16.5cm条件下,往往达不到增产的目的.为搞清优势稻发挥优势产量的条件,初步分析认为主导因子是行距.故设计进行了不同行距试验,以充分发挥优势稻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控旺促壮、缩短基部节间、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改善植株性状、优化群体结构,最终实现增产增收,研究了稻业丰不同使用时期对水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1叶龄期喷施适量稻业丰效果最佳,可明显缩短增粗基部节间、矮化植株高度、增强控旺抗倒能力、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7):19-19
水稻品种——镇稻15号 镇稻15号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穗型较大,后期熟相好。  相似文献   

4.
沿淮地区麦茬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沿淮地区麦茬直播稻生产中存在出苗不齐不全、易受草害、后期灌浆不足、易倒伏等问题而导致直播稻产量与品质下降。为达到直播稻简便、节本、增效目的,在栽培中,应选择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尽量早播、注意除草、防治病虫害、合理配套肥水管理、控旺长、防倒伏,以使直播稻稳产高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淮北地区麦茬直播稻因其简便、节本、增效而得到广泛推广,但其配套栽培技术却不甚完善。该文从品种选择、播期、病虫草害防除、肥水管理、控旺防倒等方面对淮北地区麦茬直播稻绿色增产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4):19
水稻品种——镇稻16号镇稻16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淡绿,后期灌浆快,熟色好,抗倒  相似文献   

7.
小麦"矮苗壮"拌种的生理特点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暖冬"现象以及"倒春寒"天气频发,小麦越冬期不明显,生育进程加快,容易造成旺长,冬春冻害时有发生。特别是播种偏早的稻套麦,前期旺长过早拔节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安全生产。"矮苗壮"(系多效唑与强力增产素的复配剂)应用于小麦拌种,可以有效控制麦苗旺  相似文献   

8.
1 稻稗的防治技术 稻稗(E.oryzicola)为一年生杂草,生长期5~9月,生长于有水层的环境中,危害水稻.稻稗种子繁殖,幼苗胚芽鞘长12~15mm,叶片中脉不明显,与叶鞘交接处丛生白毛,无叶舌和叶耳,成株小穗无芒或有芒,叶鞘疏松包茎.针对难治杂草稻稗,我们于2001年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旺村13hm2直播田(杂草基数以稻稗为主)和江口农场4hm2移栽田(在稻田漏水处,杂草基数以稻稗为主)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移栽方法对烟草早发和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烟草移栽期提前的同时 ,采取改良式地膜覆盖 ,可促进烟苗早发旺长 ,烟草大田生育期分配合理 ,缓解了烟稻争地的矛盾 ,充分发挥了移栽期提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壮秧剂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9个壮秧剂产品进行肥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促进生长发育,综合表现较好的是稻思旺、晨环、苗必壮、沃必达。  相似文献   

11.
稻满仓是一种水稻高效返青壮秧增产肥,具有预防水稻坐蔸僵苗、防止旺长倒伏、促进返青分蘖的功效。 使用方法:水稻秧苗移栽前5~7天,667平方米(1亩)苗床用稻满仓200克与肥料或细土适量拌匀撒施:水稻移栽或抛秧后5。7天,秧苗活棵后667平方米用稻满仓200克拌尿素15~20公斤均匀撤施,也可与水稻大田除草剂拌匀后撤施。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大棚西瓜-水稻轮作模式“纱网稻”有机栽培技术,2021年在覆盖防虫网条件下,进行品种与有机肥用量二因素试验,品种因素设8个水平、有机肥用量因素设3个水平。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在有机肥用量为130kg/667m2时产量最高,筛选出适宜该模式栽培且综合表现较好的两个新品种源稻19(籼稻)、旺两优98丝苗。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2):19
水稻品种——淮稻10号淮稻10号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品质检测,整精米率72.2%,垩白粒率30.0%,垩白度3.0%,胶稠度84.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  相似文献   

1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2):19
水稻品种——镇稻17号镇稻17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育成,属中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9.6万,每穗实粒数122.2粒,结实率91.4%,千粒重25.9克,株高  相似文献   

15.
直播稻栽培技术由于其轻简栽培、节省育秧栽秧劳动力、节省秧母田等,从而节省大量费用,逐渐被种植户接受,但在栽培中,由于在选择品种、下种时间、田间管理等环节不被种植户重视,从而造成直播稻前期发不起、后期分蘖旺、贪青晚熟等现象,使产量不稳定。笔者就5年多从事水稻直播技术探索总结于后,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草害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与翻耕移栽油菜相比,免耕田的杂草m土早、数量大、长势旺、危害重。因此,直播油菜田除草剂的合理选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浙优15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水稻新品种浙优 15系浙江省农科院粮作所以超高产杂交粳稻奥羽交 1号为母本 ,早籼浙 86 19为父本 ,经离体杂交结合孤雌生殖法育成的超高产中籼新品种。1996年 5月 ,我所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试种 ,表现产量高 ,适应性强 ,生长势旺 ,抗病性强。 1998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区域试验 ,1999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生产示范。浙优 15在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示范中 ,稻谷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超过对照种 ,是常规稻育种的重大突破。1 产量表现1.1 河南省南部稻区区域试验1998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水稻区试中籼迟熟组试验 ,8个…  相似文献   

18.
宿根稻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1962—63年在马里共和国利用稻宿根苗进行生产栽培试验结果。供试品种:冈比亚卡和“督克风兰”。宿根稻初试产量即分别达到3168公斤/公顷,3492公斤/顷,已显著超过当地一般水稻单产水平,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土地资源,发展水稻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查明了稻宿根苗萌发自基最高分蘖节至地表下分蘖之间的节上休眠等,其生态生理发育阶段近似种子胚芽;宿根苗比种子苗根系强大、叶色浓绿、长势旺、分蘖力分蘖势强、成穗率高、穗大穗匀。文章讨论了宿根稻与再生稻的异同性及宿根苗经济性状的优异表现对水稻科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应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利用稻草栽培草菇,是一项既能合理利用有机肥源,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稻综合利用技术.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丰富城乡"菜篮子",遏制稻草的焚烧,提高地力和净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技术采用室内栽培草菇,使其旺产期延长,每年的3~12月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20.
水稻倒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我们对全区镇级丰产方调查,全区1413亩镇级丰产方,折合倒伏面积29亩,占2.1%,其中抛秧稻倒伏11亩,直播稻倒伏18亩。各品种发生倒伏情况不同,“冬繁13”倒伏11亩、“98344”倒伏8亩、“98110”倒伏6亩,“寒优湘晴”倒伏3亩,其他1亩。“嘉花1号”未发生倒伏。从调查分析,栽培方式与发生倒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品种长势长相以及气候条件有关。从2003年情况看,“冬繁13”发生倒伏概率最大,长势旺特别是中后期旺长的田块、易发生倒伏,另外中后期不利的气候条件也是导致发生倒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