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榆树是榆科榆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叶卵状长椭圆形,长2~6 cm,先端尖,基部稍歪,缘又不规则之单锯齿,早春叶前开花,簇生于翅果中部,花期3~4月;果4~6月成熟。榆紫叶甲是榆树常见虫害。1榆紫叶甲的危害特点榆紫叶甲又叫榆紫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贵州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危害家榆、黄榆、等榆树,是榆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每年4月末5月初,榆树膨芽时,榆紫叶甲成虫开始上树危害榆树芽苞,5月中、下旬繁殖的幼虫又大量取食榆树叶  相似文献   

2.
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 Motschulsky)是取食榆树(Ulmus pumila L.)花芽、叶片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吉林西部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下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上树,5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5月下旬幼虫进入暴食期,6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寻找化蛹场所,6月中旬为化蛹高峰期,6月下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开始进行夏眠,9月上旬出蛰活动,开始交配,但当年不产卵,10月上旬相继下树,在树下土壤越冬。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 Liao)为本地区榆紫叶甲重要的天敌昆虫,在榆紫叶甲卵盛发期自然寄生率可达33%。  相似文献   

3.
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 Liao)是榆紫叶甲卵期重要寄生蜂。在实验条件下对榆紫叶甲赤眼蜂生殖、寿命、性比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每粒寄主卵平均出蜂量为2.92头,雌雄比为3.64:1,营两性生殖,孤雌产雄。不同营养条件对寿命有显著影响,其中成虫补充20%蜂蜜水和20%蔗糖水能显著增加雌雄虫寿命。组建了25℃条件下榆紫叶甲赤眼蜂成蜂补充不同营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成虫补充20%蜂蜜水、20%蔗糖水、清水、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的净生殖力R0分别为74.42、65.27、56.77和44.50。可见,成蜂补充营养能提高种群生殖力。研究结果将为榆紫叶甲赤眼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榆树是哈尔滨市园林绿化中主要的树种,近年来榆紫叶甲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园林绿化成果带来了严重影响。通过对榆紫叶甲在哈尔滨市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的研究,得出了榆紫叶甲在哈尔滨市的生活史和防治的最佳方法,即在榆紫叶甲出土上树前,在榆树1.5m以下喷洒3%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制剂进行防治,此种方法即省时、省工、省药,还起到了对环境环保的作用,而且达到了防治时间长,防治效果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平均拥挤度指标、扩散指数等8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等方法分析了榆紫叶甲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榆紫叶甲林内呈现聚集分布特征,并且聚集程度较高;采用包括Iwao回归模型在内的4个回归模型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论。采用Blackith(1961)聚集均数法对结果进一步分析表明其聚集原因主要由生物学习性引起。同时,对榆紫叶甲林内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危害园林植物的榆紫叶甲,描述了榆紫叶甲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榆紫叶甲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对梯度恒温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4、18、22、26、30℃5个温度下,测定了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对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卵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试验温度条件下,榆紫叶甲赤眼蜂的寄生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温度的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Ⅱ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瞬时攻击率及理论最大寄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理论最大寄生量14℃为55.88粒,30℃时达到117.48粒。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升麻提取液对榆紫叶甲幼虫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升麻丙酮、乙醇、蒸馏水提取液对榆紫叶甲2龄、3龄、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升麻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杀虫效果以丙酮提取液最佳,其次为乙醇提取液,升麻提取液对榆紫叶甲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效果以2龄最佳。[结论]试验结果为园林害虫榆紫叶甲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株。[方法]从榆紫叶甲虫体上分离菌株后进行培养,并对室内饲养的榆紫叶甲各龄幼虫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感病榆紫叶甲成虫虫体上分离到18个菌株,其中12个菌株具有几丁质和蛋白质降解活性。5个菌株对1~2龄幼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力,在接种后1~3 d幼虫开始死亡,处理后7 d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为21.2%~46.8%,其中YJA-03和YJA-10菌株的累积死亡率30.0%。YJA-03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PCR扩增鉴定确定它属于短杆菌属(Exiguobacterium)。YJA-10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经鉴定其属于Glutamicibacter属。[结论]YJA-03和YJA-10菌株可用作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榆紫叶甲在哈市的生物学特性,探索了一种新的--喷干防治榆紫叶甲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填补了园林绿化中榆紫叶甲难以防治的空白,提出了今后防治榆紫叶甲的建议,对指导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佳木斯危害园林植物的榆紫叶甲进行调查,它是一种典型单食性昆虫,专一食取榆树,近年来在黑龙江发生猖獗,对园林景区、生态公益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危害,化学防治难以达到效果。因此阐述了榆紫叶甲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发生规律,生活习性提出了实用技术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野生兴安藜芦对榆紫叶甲不同龄期幼虫的防治作用.[方法]以野生兴安藜芦为材料,采用70%乙醇、60%丙酮、沸水对藜芦的根、茎、叶分别进行提取,研究各提取液对榆紫叶甲2龄、3龄、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兴安藜芦不同药用部位的杀虫活性具有明显差异,以根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强,叶提取物的杀虫效果最差;不同提取方法的杀虫效果也有明显不同,以70%乙醇提取液的杀虫活性最强.[结论]试验结果为榆紫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榆黄毛萤叶甲又名榆黄叶甲、榆树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本文通过3年的定点调查和大田普查,基本掌握了榆黄毛萤叶甲在吐鲁番市发生危害规律,并提出防治方法,对减轻榆黄毛萤叶甲危害有重要意义。一、分布与危害榆树耐干旱,寿命长,保土抗风力强,叶片吸收滞留粉尘能力强,是新疆重要的园林树种,对城市绿化有着重要作用。榆黄毛萤叶甲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等地,是榆树上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7种药剂对榆紫叶甲和黄褐天幕毛虫的毒力测定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7种无公害杀虫剂对2种食叶害虫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Motschulsky)和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绿色威雷200倍液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达到91.65%;绿色威雷500倍液、高渗苯氧威1500倍液及吡虫啉500倍液和吡虫啉800倍液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效果不明显,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8.33%、63.88%、49.98%、58.33%;苦参碱与Bt效果较差;绿色威雷、高渗苯氧威、Bt、吡虫啉4种药剂对榆紫叶甲幼虫胃毒作用较好,其中绿色威雷800倍液和高渗苯氧威1500倍液对榆紫叶甲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100%;Bt与吡虫啉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绿色威雷、高渗苯氧威、白屈菜、走马芹4种药剂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防治试验中,绿色威雷500倍液和高渗苯氧威1500倍液的作用效果最好,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100%。高渗苯氧威2000倍液对天幕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8.07%,白屈菜20倍液与走马芹20倍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异色瓢虫成虫对榆紫叶甲卵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成虫对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 Motschulsky)卵的控制效能,开展了异色瓢虫成虫对榆紫叶甲卵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χ2适合性检验表明圆盘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在相同温度下,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供试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异色瓢虫成虫对榆紫叶甲卵的捕食量增加;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随异色瓢虫成虫密度的增大,其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捕食作用率(E)与异色瓢虫成虫密度(P)的关系为E=23.648 6P-0.220 9。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榆紫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提出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做好榆紫叶甲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榆树是齐齐哈尔地区的乡土树种,在街道、公园、庭院等大量分布,可自播繁殖,耐干旱、寒冷,耐土壤贫瘠,抗性强,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然而,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乃至黑龙江省榆树的虫害非常严重,特别是榆紫叶甲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食叶害虫,有榆树的地方就有榆紫叶甲的大量存在。每年4月末5月初,榆树膨芽时,  相似文献   

18.
榆树是哈尔滨市园林绿化中主要的树种,近年来榆紫叶甲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园林绿化成果带来了严重影响。通过对榆紫叶甲在哈尔滨市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的研究,得出了榆紫叶甲在哈尔滨市的生活史和防治的最佳方法,即在榆紫叶甲出土上树前,在榆树1.5m以下喷洒3%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制剂进行防治,此种方法即省时、省工、省药,还起到了对环境环保的作用,而且达到了防治时间长,防治效果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榆毛萤叶甲啮小蜂--中国新记录种(膜翅目:姬小蜂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国内首次记述了采自河南兰州寄生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 aenescens(Fairmaire)的一种啮小蜂--榆毛萤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gallerucae(Fonscolombe)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榆树食叶害虫榆黄毛萤叶甲Pyrrhalta luteola(Müller)寄生蜂,为利用该寄生蜂对榆黄毛萤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吐鲁番地区榆黄毛萤叶甲成虫及其卵粒进行采集,并带回实验室内进行饲养、观察,解剖并鉴定羽化自卵粒的寄生蜂。【结果】从榆黄毛萤叶甲的卵中饲养得到了一种寄生蜂榆毛萤叶甲啮小蜂Oomyzus gallerucae(Fonscolombe),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论】报道了新疆榆树重要害虫榆黄毛萤叶甲的卵寄生蜂,发现其自然寄生率比较高,是榆树害虫榆黄毛萤叶甲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该寄生蜂的发现对吐鲁番地区榆黄毛萤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