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寒地区大豆根绒粉蚧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根绒粉蚧(Eriococcus sp.)属同翅目,粉蚧科。是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北安市新发生的害虫。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耕作制度、种植模式的改变,该虫发生面积逐年加大。为害越来越重,对本市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我们于2004~2007年在本市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1982年在福建省云霄县调查枇杷害虫过程中,发现一种枇杷重要的新害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子清先生鉴定为新种,并命名为枇杷蚁粉蚧 Formico-coccus eriobotryae Wang.本文记述这种害虫的各虫态特征、发现经过和发生为害情况。蚁粉蚧栖居为害枇杷根部,并与隔担子菌 Septobasidium sp.共生。根部受害结果导致村势衰弱、减产,若无适当防治措施,植株经3~4年后死亡。文末就此虫的防治和检疫问题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绒粉蚧Eriococcus sp.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是寄生大豆根部的害虫.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中北部部分市县新发生的一种大豆虫害,近几年来,大豆根绒粉蚧在绥棱县发生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害虫的发生特点:一是扩散迅速,二是危害严重,三是防治困难.  相似文献   

4.
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Cockerell)]是危害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此害虫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寄主很广。2015年云南瑞丽咖啡植株上发现双条拂粉蚧,并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咖啡虫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南疆果树介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几年来对喀什果树上的介壳虫调查研究,明确了果园主要介壳虫有桑白盾蚧、橄榄片盾蚧、吐伦球坚蚧、糖槭蚧、枣球蜡蚧.经过调查,掌握了它们的生活史、发生规律和为害期,并采取刮皮涂药,枝条、枝干喷雾两种方法,以及介壳虫不同发育时期进行防治试验,筛选出防治果树介壳虫的最佳施药方法和最佳打药时间.此外,进行了相关的药效试验,结合农业技术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等,从而提出一套果树介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扶桑绵粉蚧是我国农业、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云霄县于2009年对扶桑绵粉蚧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扶桑绵粉蚧的寄主、形态特征及发生为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豆蚧壳虫是大豆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分布广泛、繁殖能力强,对大豆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全面介绍了大豆蚧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程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总结了多种防治策略,包括监测和早期检测、生物防治、机械控制、化学防治和知识普及教育。强调了监测和早期检测在大豆蚧壳虫防治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可以及早发现虫情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保友好的方法,在大豆蚧壳虫防治中具有显著效果,而机械控制和化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地抑制虫害的发生。针对目前防治策略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豆蚧壳虫防治的发展前景,强调了生物防治作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的环保特性,并探讨了遗传改良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将为防治提供新思路。通过深度对比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劣,为未来大豆蚧壳虫的防治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蚧壳虫近年已成为丹巴县花椒主要农业害虫,严重影响花椒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丹巴县花椒蚧壳虫发生发展现状、危害识别和科学防治技术,为有效控制花椒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青岛市金叶女贞上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害虫——白蜡蚧。该虫刺吸金叶女贞的茎杆,造成枝条成片死亡。通过对白蜡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的观察研究,提出了从栽培养护管理入手,综合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方法防治,使该虫的为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一、害虫种类新疆枣树害虫主要有四目七科,分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梨园蚧、粉蚧科的枣粉蚧、蜡蚧科的大球蚧;蜱螨目瘿螨科的枣壁虱、叶螨科的红蜘蛛;双翅目瘿蚊科的枣瘿蚊;鳞翅目螟蛾科的甲口虫,其中梨园蚧、大球蚧、枣壁虱、枣瘿蚊、甲口虫等为主要害虫,红蜘蛛、枣粉蚧为次要害虫。二、防治原则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倡运用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耕葵粉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 Tar—gioni—Toxxetti),属同翅目,粉蚧科,是近年来河北省发生的一种新害虫。该虫虫体小,能分泌伪装和保护自己的粉状物,在表土层下隐蔽为害,玉米遭受为害后,还不易发现。玉米耕葵粉蚧主要为害玉米、小麦,其次是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尤以为害夏玉米最为严重。据调查,在邯郸县该虫对玉米的为害面积已达15—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闫强 《农业与技术》2007,27(6):121-122
大豆根绒粉蚧以成虫、若虫刺吸大豆茎部及叶片,严重影响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此文根据大豆根绒粉蚧发生情况,设计了防治大豆根绒粉蚧的不同药剂的混配对比试验和不同药剂的单剂对比试验,从而为科学防治大豆根绒粉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梨园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k)属同翅目,盾蚧科.除为害梨外,还为害苹果、桃、杏、枣等多种果树和林木.近年来农三师垦区严重发生危害,成为梨树上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1993、1994两年,全师80%的梨园受到危害,梨蚧虫果率达65%,死亡梨树500余株.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其为害,笔者自1995年开始,在农三师四十五团、四十八团等团场就梨园蚧在我师梨园大发生的原因、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观察、研究,并制定出防治技术策略在全师推广,至1999年,全师果园梨园蚧为害率降至3%以内,得到有效控制,现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豆根绒粉蚧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是寄生大豆根部的害虫。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中北部部分市县新发生的一种大豆虫害,近几年来,大豆根绒粉蚧在我县发生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害虫的发生特点:一  相似文献   

15.
<正>苗木龟蜡蚧壳虫和角蜡蚧壳虫是为害焦作市绿化苗木、果树和林业的主要害虫之一,常造成绿化苗木成片发黄,长势减弱,严重的整株干枯死亡,影响景观。若在果树、林木上发生,会使受害枝条停止生长,逐步枯死。因该虫防治时机不好掌握,防治技术性强。一旦若虫在枝条上固定,形成硬壳就很难防治。为了帮助苗圃、果园、林业管理人员认识和搞好防治,近几年来我们对这两种害虫发生危害情况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一、大豆生育期内受多种害虫为害,造成减产、品质下降影响产量.现将几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大豆造桥虫 大豆造桥虫种类较多,以银纹夜蛾为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师宗县柑橘病虫害的调查,发现为害师宗县柑橘的病虫害主要有螨类害虫(包括红蜘蛛、黄蜘蛛、锈壁虱)、凤蝶、蚧壳虫、地粉蚧、疮痂病及树脂病。对上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分布情况及为害程度进行分析介绍,并基于发展师宗县柑橘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现状,针对柑橘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十四点负泥虫是北京市新发现的一种为害芦笋的害虫。通过田间观察试验,了解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在北京地区一年发生3~4代,提出了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等控制该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草履蚧是一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目前在黄淮地区果园发生有逐渐严重的趋势。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并总结出一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大豆根绒粉蚧(Eriococcus sp.)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是近年来发现危害大豆的一种新的根部害虫。此虫在我县危害日趋严重,轻者减产30%,重则减产70%以上。1986年全县受害面积约2400亩,李楼乡徐寨行政村有170余亩基本绝收,对大豆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作者于1985~1987年对此虫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危害与寄主大豆根绒粉蚧寄生大豆根部,刺吸根部营养,使侧根减少,植株瘦弱,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以后叶片逐渐失水干枯,荚果卷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