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稻人工直播增产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水稻人工直播比育苗移栽增产的主要原因,以水稻品种Q优6号和冈优188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应用裂区设计连续进行了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直播增产机理主要有:1.直播能增加基本苗数,增加有效穗数,增加单位面积总实粒数;2.直播稻的营养生长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3.直播稻分蘖发生快,分蘖势强,分蘖位点低,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易获得足够的穗数;4.直播稻单位面积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干物质累积多,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应选择分蘖能力强、矮杆、抗倒能力强的品种用于直播。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寒旱区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对促进中晚熟玉米生长及增加产量作用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栽培方式对玉米生育进程、株高变化与穗位高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直播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地早于育苗移栽玉米。地膜覆盖较同期直播(5月2日)产量增加32.0%;育苗移栽膜地产量较直播提高34.7%。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百粒重的显著增加。各处理相比,移栽可使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覆膜(包括移栽膜地)则能够提高产量和降低秃尖的长度。综合投入产出比较,覆膜种植是目前山西寒旱区春玉米较好的种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省中部水地冬麦区,麦收后育苗移栽一茬夏玉米的栽培技术措施,生育规律及生产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中部盆地正常年份,水浇麦地育苗移栽一茬夏玉米可以正常成熟,并且在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下,可望获得6000-7500kg/hm^2产量。与麦收后直不能成熟的玉米相比,育苗移栽的夏玉米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黄云根  余虹 《科学种养》2010,(12):16-17
<正>我县油菜直播种植面积大,但产量低、病虫害多、效益低。近年来,我们通过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趋利避害,培育壮苗,亩产比采用油菜直播技术增产15%~20%,亩收入增加百元以上。现将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覆膜育苗移栽技术对鲜食玉米生长及鲜穗产量的影响,以覆膜直播为对照,分析比较了2种栽培方式对鲜食玉米出苗(成活)率、生育进程、株高、穗位高及穗部性状、鲜穗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育苗移栽的有效苗率较直播提高15.8%,且生育进程明显早于直播,鲜穗收获期提前;覆膜育苗移栽可使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对穗长及鲜穗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秃尖的影响极显著。对鲜穗产量影响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覆膜育苗移栽使生育进程提前,有效灌浆期延长,百粒重增加。随着相关配套技术的应用,鲜食玉米覆膜育苗移栽技术在晋北高寒地区的优势突显,很好的推广这一技术将是该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6.
棉花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早熟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我们过去调查,两熟棉田采用育苗移栽,产量此麦行套种和麦后直播增产5.7—78.7%,前作三麦增产31.9%。据泗阳县棉花原种场采用育苗移栽的经验,一千亩棉田平均单产在200斤上下,比直播增产11.4—24.8%,霜前花增产26.8—38.7%;  相似文献   

7.
杂交玉米营养球,营养块育苗移栽与直播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贤友 《耕作与栽培》1998,(3):23-24,33
为了探讨杂交玉米育苗移栽的最佳栽培模式,良种结合良法。进行了不同育苗移栽方式与露地直播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球育苗移某比对照增产21.6%,营养块育苗移栽比对照增产15.9%。试验效果是营养球育苗称栽〉营养块育苗移栽〉直播。投产比依次是1:1.33,1:3.29,1:2.97。  相似文献   

8.
液体地膜育苗对棉花生育与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液体地膜育苗对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 ,与塑料拱棚育苗相比 ,适量液体地膜( 5 0 0~ 75 0kg·hm 2 )育苗棉花增产显著。其增产机理是棉苗质量高 ,移栽后缓苗期短 ;叶面积大 ,生育前期增加快 ,后期下降幅度小 ;叶片光化学特性得到改善 ,棉铃蔗糖转化酶活性提高 ;成铃时空分布合理 ,优质铃数增加 ,铃重提高。在棉花生产中 ,采用液体地膜育苗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1母本直播制种的优点 1.1增产显著 育苗移栽一般用种量为45~56kg/hm2,秧龄18~20d,5.5~6.5叶左右移栽,栽培密度为50万穴/hm2左右,基本苗150万~180万/hm2,成穗270万~300万/hm2.采用直播技术一般用种量为55~60kg/hm2,属于超稀播量,营养面积大,个体发育好,低节位分蘖多,成穗可达330万/hm2以上,比移栽田多30万~60万/hm2;而且主穗差异小,抽穗整齐,开花集中,增产增益较为明显.2000~2001年全县协优559制种,直播田平均单产为2.93t/hm2,移栽田为2.70t/hm2,增产0.23t/hm2,增幅达9.2%.经多年实验对比,水直播一般比育苗移栽增产6%~12%.  相似文献   

10.
土面增温剂是一种农田化学覆盖物,在棉花育苗上应用,可以代替塑料薄膜,使棉花早播、早发、早熟,增加伏前桃,减少霜后花,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商丘地区一九七四年土面增温剂育苗移栽一万亩,一般比直播增产20—30%。今年全区土面增温剂育苗实际移栽面积发展到20.3万亩,苗期长势良好,为夺取大面积丰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增施磷素种肥对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免耕直播条件下磷素种肥的用量和施用效果,给油菜免耕直播提供配套的施磷技术,在豫南油菜主产区设不施种肥和种肥施用量分别为15 kg/hm2、30 kg/hm2、45kg/hm2、60 kg/hm2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种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冬前苗势明显增强:苗高增加10.41%,根颈粗增加28.89%,单株叶面积增加22.29%;产量性状明显改善:一次分枝数由4.5个增加到6.8个,二次分枝数由2.4个增加到3.3个,单株角果数增加118.57%,角粒数增加18.29%;千粒重随种肥用量增加而降低,但在15 kg/hm2用量时显著高于对照。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种肥用量增加而提高。全生育期延长6d。试验证明,免耕直播油菜增施磷素种肥能够促进秋发冬壮,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土壤含磷量中等田块,磷素种肥用量以30kg/hm2为最优,产量增幅达51.78%。  相似文献   

12.
黄瓜穴盘育苗株型化学调控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基质表面喷施(即1次)、基质表面喷施+子叶展平时刚露心时叶面喷施(2次)及浸种3种处理方式,研究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乙烯利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夏季黄瓜幼苗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PC 400 mg/kg(2次)、PP333 20 mg/kg(1次)、CCC 400 mg/kg(2次)、浸种CEPA 5000 mg/kg 4种处理组合下胚轴相对对照明显缩短,有效控制了夏季黄瓜秧苗徒长。壮苗指数增加,根系活力提高,增加了干物质向根系的分配率,提高了秧苗质量。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PPO、POD、CAT活性增强,脯氨酸含量增加,增强了黄瓜的抗逆(病)性。  相似文献   

13.
播期和密度对麦茬中粳稻皖稻68生育期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试条件下皖稻68的生育期和产量形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皖稻68生育期天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递减,但推迟到6月14日播种仍可正常成熟;移栽密度对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不同播期同期栽插的,随播期推迟产量下降,但因秧龄长短的原因,穗数随播期推迟而增加,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递减;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增加穗数而增产。本试验条件下皖稻68作为沿淮麦茬稻栽培,育秧移栽的以5月5日和15日播种,移栽密度为30.0万/hm2和40.0万/hm2产量最高,机插秧以5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直播稻以6月4日至14日为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14.
Summarize in the Study of 3-S Cultivating Technique of Rice in Cold Zone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水稻三超栽培技术针对寒地稻作再高产的障碍因素,利用大钵盘超早超稀定位播、培育均质多蘖壮秧,宽行单本适期移栽,深施肥、控灌水等强化及安全栽培措施 ,延长水稻生育期、扩大营养空间,释放个体生产潜力,开发低节位优势分蘖,从而形成具有高光效、超高产群体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浓度的GA3、6-BA和IAA浸种24 h,通过比较浸种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金荞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15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鲜重、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POD活力分别提高37.7%、39.6%、68.3%、75.6%、17.7%、20.5%、18.7%、68%.而用0.1 mg/L 6-BA和25 mg/L IAA浸种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综合比较表明,150 mg/L的GA3对金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光温因子对不同播期芝麻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播期芝麻主要性状受光温因子影响的变化规律,以确定芝麻的适宜播期。试验选用3 个芝麻品种,11 个播种时期。结果表明:光温因子对不同播期芝麻主要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6 月份前和8月份后播种的芝麻生育期较长;芝麻株高、始蒴高度和单株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其中第3播期单株产量最高;蒴节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呈不断下降趋势;出苗至现蕾期积温与单株蒴数呈负相关;现蕾至初花期积温与单株蒴数呈显著正相关;初花至盛花期积温与蒴节数、每蒴粒数、小区产量和单株产量呈负相关;盛花至终花期积温与芝麻主要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终花至成熟期积温与株高、始蒴高度、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蒴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芝麻适时播种其相关性状才能达到最佳值。南昌地区芝麻适时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7 月中旬。  相似文献   

17.
昆虫授粉对芝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芝麻花期访花昆虫授粉效果,更好地利用昆虫为其授粉提高产量。本研究利用全封闭、半封闭、开放3个处理对芝麻花期访花昆虫数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蜜蜂是芝麻主要的传粉昆虫,占总访花昆虫数量的78.69%~88.78%。通过芝麻盛花期蜜蜂访花次数可看出,1d当中蜜蜂访花高峰主要集中在9∶00-10∶30和15∶00-16∶30两时段。昆虫授粉可显著增加半封闭区、开放区芝麻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与全封闭区(CK)相比分别提高了7.06%~17.58%、10.48%~16.83%、2.19%~5.13%、11.24%~20.86%、10.12%~20.85%。因此,在芝麻杂交制种和栽培生产过程中,人为增加传粉昆虫数量对提高制种效果和增加芝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多效唑和烯效唑叶面喷施对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向日葵穴盘苗素质的影响,筛选其适宜喷施浓度。以向日葵穴盘苗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2种生长延缓剂(多效唑和烯效唑)6个喷施浓度(0、200、400、600、800、1000 mg/L)。结果表明,多效唑和烯效唑叶面喷施降低向日葵穴盘苗株高(PH)和叶面积(LA),而增加茎粗(SD)株高比(SD/PH)、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根系干重。多效唑和烯效唑处理下叶片SPAD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长延缓剂对LA的抑制作用;LA×SPAD可综合反映地上部干重(SDW)和植株干重(PDW)的变化。综合SDPHLASPAD建立了衡量多效唑和烯效唑处理下向日葵穴盘苗素质的壮苗指数${{I}_{2}}=\frac{SD}{PH}\times \sqrt{LA\times SPAD}$,该壮苗指数与常规壮苗指数呈显著相关性(R2=0.9097**)。对壮苗指数的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多效唑和烯效唑适宜喷施浓度分别为400 mg/L和600 mg/L。本研究明确了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多效唑和烯效唑对向日葵穴盘苗素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喷施浓度,为夏季向日葵穴盘育苗中多效唑和烯效唑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直播方式对晚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直播方式对晚稻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杂交稻五丰优T025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比较湿润直播和旱直播水稻秧苗素质、出苗率、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总量和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旱直播相比,湿润直播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6.4%~24.1%,其中五丰优T025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提高主要与有效穗数显著增加有关。从生长发育特性来看,湿润直播有利于增加秧苗株高,维持较好的秧苗素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植株茎蘖成穗、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与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为水稻增产奠定了基础。总体来说,在南方双季稻区采用湿润直播方式有利于晚稻生长发育及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早稻种子包衣直播育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迪新  李来成 《种子》2001,(5):21-24
早稻不催芽直播育秧,抗寒力强,成秧率高,可早播、早熟和省工、省种。是传统育秧方法的创新。种衣剂有防治病、虫、鼠害和营养壮苗作用,它与直播育秧技术结合,可以不侵种直播干谷,又使种衣剂免于在浸种中溶解淋失,两者优势互补,合成一项具有高科技结晶,操作性强。新型实效,简单易行的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