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桑树杂交组合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至2002年共配制414个桑树杂交组合,建立7个杂交组合试验圃进行优良杂交桑选育研究。第1至第3试验圃用广西地方品种、鲁桑、白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选育的品种(株系)、广东省等地引进的品种共106份材料作亲本,配成135个杂交组合进行桑叶产量、叶质和花叶病抗性的比较鉴定,其中产叶量比“沙2×伦109”增产5%以上的二倍体杂交组合只有16个。从中选育成的“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在广西等地大面积推广。以人工创造的四倍体桑为亲本,以2n×4n、4n×2n和4n×4n形式配成三倍体杂交组合和四倍体杂交组合共219个,结果有37个三倍体杂交组合和26个四倍体杂交组合产叶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其中增产20%以上的组合有32个,初步育成“特优1号”、“特优2号”、“特优3号”等优良三倍体杂交组合,已进入区域试验审定和生产应用试验示范阶段。  相似文献   

2.
高产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选育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结实性好、发芽率高、耐剪伐的优良二倍体和人工诱导实生苗获得的四倍体资源为亲本,采用2x×4x、4x×2x和4x×4x三种杂交型式,组配了一批多倍体杂交组合,采用全年条桑收获法进行产量调查,结果三年小区平均产量比对照种塘10×伦109增10%以上的有69×粤诱162等5个组合。  相似文献   

3.
选出高产优质桑树新杂交组合69×伦109和69×选四二个组合比生产品种塘10×伦109,桑叶产量分别增加17.1%和10.7%,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增加7.6%和6.7%;优质桑树新杂交组合60×851,桑叶增产3.6%,万头蚕产茧层量增8.2%。  相似文献   

4.
5.
以四倍体桑为亲本选育高产杂交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创造的四倍体桑为亲本,以2n×4n、4n×2n、4n×4n形式配成三倍体杂交组合和四倍体杂交组合共219个,以沙2×伦109为对照建立试验圃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有37个三倍体杂交组合和26个四倍体杂交组合产叶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其中增产20%以上的组合有32个。初步育成“特优1号”、“特优2号”、“特优3号”等优良三倍体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7.
桑树优良杂交组合选育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比对照“沙2×伦109”产叶量增产5%以上:叶质达到或优于对照;抗花叶病能力较强;适应性广等作为桑树优良杂交组合的选育目标。用广西地方品种、鲁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选出的品种和品系、外省引进的品种和人工四倍体桑共106份材料作亲本,配成135个杂交组合进行桑叶产量、叶质、花叶病抗性等的比较鉴定,从中选出一批优良组合,其中桂杂优62、桂杂优12、桂杂优114等优良组合已在全区进行区试.并建立了制种桑园繁殖优良杂交桑种籽,供生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办法,选育出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51号。该杂交组合群体整齐,生长势旺,叶大肉厚,产量高,叶质优,耐剪伐,种子产量高且发芽性能好。春季春季成熟叶片长25.0cm~31.0cm,宽幅20.0cm~27.0cm,平均单叶重8.0g~12.0g。在初选圃,同等条件下小区桑叶产量比对照种塘10×伦109提高了23.6%,在复选圃,产叶量比对照种提高了17.2%。饲养两广2号蚕品种,春秋平均万头产茧量提高5.7%,万蚕茧层量提高6.3%,100kg桑产茧量提高6.8%。  相似文献   

9.
杂交桑在我县以往一直是采取春播冬栽,第二年采叶养蚕的传统方法,没有充分发挥杂交桑早生(?)发,早成园早投产,见效快的优势。为此,1991年冬我们在高桥楼乡莲花坪村进行杂交桑冬季扦插膜盖育苗,夏季建园栽桑,通过精细培育管理,当年饲养中、晚二次秋蚕,每亩养1~1.5张,产茧50公斤左右,产值350~400元,达到了当年收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效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选育出高效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单位面积桑叶产量比时照种“沙2×伦109”提高19.8%~30.7%,万蚕产茧量提高6.0%以上,万蚕茧层量提高4.0%以上,100kg桑叶产茧量提高4.3%~13.9%。  相似文献   

11.
陈华寿 《广东蚕业》2005,39(1):26-31
桑青枯病是我省桑树传染性细菌病害,传播快、漫延广,严重威胁我省蚕桑生产。目前我省抗桑青枯病桑品种主要有抗青10号、顺农2号等。抗青10号抗性较强,但需无性繁殖,花工多,速度慢,而且叶质不够理想;顺农2号繁殖容易,速度快,成本低,叶质好,但叶片中等,抗性只有中抗(73%)。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为了稳定和发展蚕区生产,支持我所开展抗桑青枯病品种(组合)的选育。从2000年始至2004年,初步选育出两对抗性强,产叶量高、叶质好的杂交组合:99  相似文献   

12.
于 1998 - 2 0 0 0年选择 12个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nsis新种质进行品种比较 ,结果表明 :Mineirao柱花草、GC15 81柱花草年干草产量分别为 116 5 0 0kg/hm2 和 114 2 0 0kg/hm2 ,高于热研 5号柱花草 (9831 1kg/hm2 ) 18 5 0 %和 16 16 % ;抗旱性强 ,在冬春低温干旱季节的干质量占年产量的 2 9 2 5 %和 2 9 15 % ;较抗柱花草炭疽病 ,试验期内平均病级分别为 1 6 7,1 74 ;植株越冬存活率分别为 30 83%和 4 1 6 8% ,耐寒性强 ;茎叶比为 1 0 3和 1 0 7,营养价值丰富 ,营养生长期粗蛋白含量分别为 15 36 2 %和 11 5 5 0 % ,是优良的柱花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桑枝高产栽培灵芝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桑枝是蚕桑生产副产物,1/15hm~2桑田每年可产桑枝1t左右,我国目前约有桑田100万hm~2,可见桑枝资源数量之巨大。但目前桑枝大部分都作为废弃物丢荒浪费或仅作柴火,这是一笔巨大的可开发资源。灵芝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目前多用原木栽培,对保护森林资源极为不利。用桑枝代替森林原木栽培灵芝,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14.
本溪地区绒山羊羊绒细度、纤维长度、净绒率等综合指标居全省之首。新品系选育的目的是应用现代育种软件和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实现标准化饲养管理,将精准化核心群建成国内一流、技术成熟、手段先进、选育精准、种性优秀的新品种群。本文主要针对辽宁绒山羊本溪优质高产新品系的特点,根据新品系的育种方案和技术要求,对新品系选育种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龚春贵 《蚕学通讯》2001,21(4):46-47
肥料是桑树的粮食 ,桑叶是目前家蚕唯一的饲料 ,加强桑树的肥培管理就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蚕茧产质量和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基础。由于桑树是多年生的叶用木本植物 ,每年经过多次养蚕采叶和剪伐 ,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营养元素 ,加之雨水冲刷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 ,如果对土地只用不养 ,势必造成土壤营养物质越来越缺乏 ,因此 ,为了提高和稳定土壤的肥力 ,必须采用施肥来补充。据资料统计每生产 50公斤桑叶 ,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 0 .75公斤、磷 0 .35公斤、钾 0 .56公斤 ,采伐愈多 ,消耗愈多 ,需肥愈多。实践证明年产 2 2 50…  相似文献   

16.
果桑丰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桑已成为农业观光采摘园中深受游客喜爱的水果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上普遍存在栽培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本文根据万州区近年果桑种植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包括合理搭配果桑品种、建园标准、果桑栽植、树形培育、修剪技术、肥培管理、桑果品质提升等内容的果桑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供广大果桑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在种茧育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试验以杂交桑“沙2×伦109”为材料,以普通桑园的湖桑32号片叶育为对照,就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在种茧育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配合施用叶面肥0.2%PGH-X的情况下,供试杂交桑在原蚕生长发育、茧质及制种成绩方面与对照区相近或持平,说明原蚕饲养采用草本化栽培杂交桑及条桑二回育形式具有可行性。使用叶面肥0.15%PGH-D可使原蚕5龄期经过延长,对家蚕生长发育表现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产抗病柱花草新品种选育Ⅱ高产抗病柱花草品种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8-2000年选择12个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新种质进行品种比较,结果表明:Mineirao柱花草、GC1581柱花草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1650.0 kg/hm2和11420.0kg/hm2,高于热研5号柱花草(9 831.1 kg/hm2)18.50%和16.16%;抗旱性强,在冬春低温干旱季节的干质量占年产量的29.25%和29.15%;较抗柱花草炭疽病,试验期内平均病级分别为1.67,1.74;植株越冬存活率分别为30.83%和41.68%,耐寒性强;茎叶比为1.03和1.07,营养价值丰富,营养生长期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362%和11.550%,是优良的柱花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