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郧西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在“长防林工程”规划设计时,应将发展经济林列为重点林种来考虑。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林种结构,实行科学经营管理.以达到最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武义县森林资源调查分析,武义县林种结构不尽合理,用材林比重偏高,经济林、竹林比重偏低,薪炭林比重基本合理,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比重大大偏低。根据《武义县林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及近年武义林业生产发展趋势,对武义县林种结构作一调整;钐要比重,适当提高经济林、竹林比重,大幅度提高防护林、特用林比重,使武义县林种结构趋合理,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3.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长防林体系建设应走全面治理、综合发展的道路,以生态经济型防扩林体系建设为中心,与天保工程相结合,逐步形成农、林、牧协调发展。在营造技术上,注意立地条件类型及适生树种的配置,注意林种、树种的优化组合,尤其要掌握在贫瘠荒坡和侵蚀沟上的造林技术,提出了营建长防林体系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林业快致富要走长短结合路林业要致富,如何走好长短结合路?哲里木盟坚持以调整优化结构为重点,以效益为目标,实现“三效”统一,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高效林业发展。一是大力调整优化结构。主要是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在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上,改造低产林...  相似文献   

5.
林种结构和树种组成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造林林种和树种组成,指出其存在林种选择上经济林面积过小,使退耕农户从退耕地中收益减少;树种单一,纯林面积过大等问题。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多营造混合林。  相似文献   

6.
永顺县退耕还林工程成效评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顺县退耕还林工程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林种搭配上,积极探索林果、林茶、林药、林草、林油、林纸结合等模式,按经济林、兼用林、生态林2∶5∶3的比例规划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时,探讨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取得的成功经验,旨在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确保工程成效。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技术规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宜对林种采取三级区划:第一级分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第二级在商品林下分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性。在生态公益林下分防护林和特用林,第三级是在二级林种下再分子林种。小班作为固定(基本固定)的林地区划单位,将区划与藉联系起来。对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未利用荒草地等增加林种划分。龄组划分上,生态公益林以自然成熟为依据,速丰林以工艺成熟为依据,一般用材林以数量  相似文献   

8.
临夏县刁祁乡为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目的,遵照生态优先,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重,整合荒山荒坡优势,鼓励和引导农民走以林种药、以药养林的林药间作新路子。先后完成退耕还林(草)和荒山林药套种4800亩,农民当年收益95万元。  相似文献   

9.
安辉 《广西林业科学》2000,29(3):162-164
针对防城港市林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及存在林种结构不够合理问题,提出了适地适树,科学有序地进行林种结构的调整,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特用林的结构调整到4:3:2:1,同时加快基地建设,做好水源林资源保护工作等对策。2003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6.8%。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有林管理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国有林对国有林林种结构重新进行调整和区划,使林种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大幅度精简压缩了国有林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并对国有林长期实行的特别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国家财政承接了国有林长期积累的大部分债务。其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国有林业体制改革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在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时,发生验收方和造林方在有关林种的界定发生争执。广西有的地方在水源头及村的四周营造的八角林,造林方认定是水源涵养林(防护林),而验收方则坚持是经济林,因为八角是著名的调料树种,因而是经济林。我想这是对林种界定理解的片面性。我国《森林法》第四条将森林分为五大林种:①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②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③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④薪材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实施《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林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林木覆盖率三增长。但目前,我省森林结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一是林种结构不合理:我省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五大林种结构中,用材林、经济林所占比例偏大,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比例偏小;二是树种结构比例失调:我省山区森林多以油松、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林为主,阔叶林和混交林偏少,平原地区杨树比例过大,其他树种偏少。  相似文献   

13.
长江防护林工程应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生态经济体系,遵照积极保护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以森林为主体形成最大值被复盖。协调涵水、保土与防洪三环节,优化整体功能与效益。因害设防、分区分类指导,调整林种布局与结构,形成有序的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在宏观上要控制防护功能整体平衡,微观上仍要体现各林种的经营目的。要积极进行新造林的同志必须重视现有林的保护与经营,保证资源与效益同步增长。要密切中上游林水、林农、林牧之间的结合,进行综合治理。建立以长江经济开发梯度与生态环境治理梯度互补型为主轴,形成全流域上下相联、干(流)支相通的多模式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体系,使“东靠西移”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生态治理相辅而行。坚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方针,只有稳定才能出效益。协调地区间、部门间配合,坚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方针,只有稳定才能出效益。协调地区间、部门间配合,并应有政策的倾斜,以便保证重点。还有科技倾斜,以便稳定和发展科技力量,促进科技进步。老少边穷山区要有必要和扶持和补偿,把治山、治水与治穷结合起来。人口、土地、水土流失三者密切相关,长江中下游洪水与泥沙为害,根源在于上游“蜀未治”,必须从全局着眼,从实际出发,在党和政府的集中领导下,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用四十年的时间,达到改善长江生态环境,重建生态平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流域经济繁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造林作为培育森林的基本过程,追求多种目的效益。对每一项具体的造林工程,所追求的目的效益各有侧重。《森林法》规定,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个一级林种。一级林种按具体功能效益又分为二级林种。如防护林可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概况,总结了河北省兴隆县、迁西县,辽宁省凌源县,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基本作法及效果,提出了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六条原则,即: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相结合,以速生树种为主,多树种相结合;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主,保护发展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以林为主,林农牧相结合;加快绿化速度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3年省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资源消耗量及消耗结构的调查资料,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采用线性规划对我省的林种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河南省现阶段的林种结构应为: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349∶159∶237∶211∶44。  相似文献   

17.
山杏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杏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李吉人,金宝山,李仁贵山杏是我区传统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较好的树种之一。自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在优化林种、树种结构中,注重发展人工山杏林和大扁杏。同时,对重点山...  相似文献   

18.
调整优化林种结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安市洪濑镇遵循现代林业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采用人工造林与现有林定向培育、改造相结合,经过10年时间,完成了合理林种结构的调整与建立,即用材林面积占12%、经济林占45%、防护林占40%、竹林占2%、薪炭林占1%。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重庆市2017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该地区乔木林地面积、林木蓄积、龄组结构、树种组成和林种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2017年乔木林地面积245.85万hm~2,蓄积206.7818万m~3,较2012年分别增长16.57%和41.13%,以中龄林和近熟林为主,幼龄林增速快,混交林面积和蓄积大幅增长,林种结构以防护林和用材林为主。结合2012年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乔木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以期为重庆地区森林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核心,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起衡阳县长防林体系林种、树种、林分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调整了林种、树种、林分结构,为该县林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