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以金花梨(PyrusbretschneideriRehd.)、金冠(MaluspumilaMill.)和富士(M.pumilaMill.)苹果2~3mm茎尖为外植体,用8-羟基喹啉硫酸盐(8-Hydroxy-Quinolinol-Sulfate,8-HQS)进行处理后,接种在MS+2.0mg·1-1BA+0.2mg·1-1IBA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外植体接种后用0.1%的8-HQS淹没24h,然后再将外植体转移至新鲜培养基上,能有效地防止金花梨和金冠苹果外植体褐变(褐变率65%~75%);外植体消毒前用0.1%的8-HQS预处理24h与接种后用0.1%的8-HQS处理24h对防止富士和金冠苹果外植体褐变具有同样效果(褐变率50%~85%);金冠与富士苹果外植体消毒前用0.1%和1.0%的8-HQS预处理12h与24h褐变率差异不显著(相差0.6~1.0个百分点),建议用1.0%的8-HQS预处理12h。  相似文献   

2.
梨外植体组培褐变的影响因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鸭梨、黄金梨、阿巴特梨和杜梨为试材,对梨组培过程中影响外植体褐化的因素及防褐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采样时期以及外植体内酚类物质含量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材料褐化率。抗褐剂试验表明,培养基中添加0.2g/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100mg/L抗坏血酸(Vc),或将外植体在200mg/L抗坏血酸水溶液中浸泡30min后接入添加2g/L活性炭的培养基,均能显著抑制鸭梨褐化的发生。低温试验表明,鸭梨外植体经4℃低温处理6h后接种,或接入初期在4℃低温中培养12~24h,褐化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3.
阿月浑子外植体褐变抑制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洋  苏淑钗  冷平生  魏芳 《果树学报》2007,24(3):393-396
外植体褐变是阿月浑子组培的主要障碍之一。对阿月浑子外植体母树年龄、遮光、外植体枝条部位与采集季节、组培条件、添加剂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等与外植体褐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月浑子外植体的褐变率夏季最高、秋季其次、春季最低,枝条中部最低,而枝条上端最高,1年生与7年生树褐变率差异不大,与母树是否遮光关系不明显,在培养基中添加抑制剂PVP能减轻褐变,而添加维生素C、Na2S2O3与活性碳的效果不显著,低光和低温对控制外植体褐变有显著效果,但从低温下转入常温后褐变率高于一直在常温下培养的,阿月浑子褐变率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关系不显著,可能主要决定于外植体多酚含量,但需要进一步实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许传俊  李玲  李红  张铭光 《园艺学报》2005,32(6):1111-1116
 对蝴蝶兰褐变外植体进行扫描电镜和显微结构观察, 发现褐变叶片外植体的上表皮已经变形,维管束完全破坏, 被有毒的鞣质填充, 有些薄壁细胞中发现有不明物质沉积。初步分析褐变外植体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成分有缩合鞣质。外植体总酚含量和PAL活性随褐变程度加重逐渐增加, 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梨果肉褐变机理和防褐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变是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风味和营养也因之发生变化,尤其在果肉颜色较浅的梨果实上发生的褐变,影响更为显著.当梨果实受到机械损伤或处于不良环境条件下,果实内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PPO)等一系列酶的作用下氧化,而呈褐色.  相似文献   

6.
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的防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延吉  任飞荣 《北方园艺》2007,(11):175-177
以软枣猕猴桃带芽茎段为试材,对其分化过程中褐变现象进行研究.经多次试验初步表明:接种MS 6-BA 1.0 mg·L-1 NAA 0.01 mg·L-1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3%的培养基,每隔10~15 d转换1次培养基可有效控制褐变并保持植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山苍子繁殖材料外植体防褐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外植体处理和在培养基中加入褐变抑制剂两方面,进行山苍子外植体防褐变处理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冷处理有一定的降低褐变率的效果。接种前外植体在5℃下冷处理15 h的效果最好,褐变率降低11.67%;接种前在1 g/L PVP溶液中切割外植体也能减轻褐变,褐变率降低10%;接种前在无菌水中切割外植体,褐变率降低3.34%;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褐变抑制剂,AC控制褐变的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添加0.5 g/L AC时,褐变率降低18.89%,能够较好地控制山苍子外植体的褐变。  相似文献   

8.
苹果果肉颜色及褐变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苹果品种在果实鲜切后果肉颜色变化及褐变程度,寻找抗褐变品种,选用40个品种的果实进行了果肉颜色和褐变多样性的研究,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果肉颜色可分为黄、白、绿3种;初始色泽为黄色的切分1 h后大部分变为黄褐色;初始色泽为绿色和白色的,切分1 h后一般呈灰褐色,也有的呈黄褐色;苹果果实切分后褐变现象普遍发生,表型多样,品种间差异较大,而且成熟期越晚褐变渐轻。苹果品种华红、华冠是优良的抗褐变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苹果和梨幼树涂抹京防2号,树冠喷布5%聚丙烯酸稀释液和京-2B30倍液以及枝条摘心,有效地防止和减轻了抽条的发生。其中,使用京助2号、5%聚丙烯酸和京-2B30倍液,分别可减弱抽条指数15.00%-19.27%、8.27%-15.47%、7.88%-12.50%,以京防2号效果好,成本低;秋季摘心可减弱抽条指数12.50%,也是防止抽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李莉  田士林 《北方园艺》2007,(1):183-184
多酚氧化酶(PPO)是引起苹果鲜榨汁褐变的主要原因,现对押制褐变进行了多方位研究。结果表明:缸富士鲜榨汁的酸度控制在4.5左右,加热30℃,5min,然后加入0.16%的Vc,可有效控制苹果鲜榨汁的褐变。  相似文献   

12.
苹果贮藏期间常见果肉褐变类型及防治石建新,闫晓芳(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太原030031)果肉褐变是苹果贮藏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受害果实的果肉或全部褐变或部分褐变;褐变区域或仅局限于果肉部分或波及果心和果皮;褐变组织或坚实、湿润或松散、干燥...  相似文献   

13.
苹果果实日烧研究Ⅳ褐变症状可恢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烧果实褐变症状是一个不可逆的颜色变化过程。褐变一旦产生 ,不会再自行褪去。但对某些易着色的品种而言 ,轻微褐变可在果实着色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被红色所掩盖 ,从而达到商品果要求 ,但发生较重的褐变永远失去这一能力。采用某些保护措施 ,可有效制止轻微褐变的进一步发展 ,因而可大大提高商品果率。在自然条件下 ,褐变果被红色掩盖的难易程度随品种而异。褐变症状的恢复主要取决于果实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观察蝴蝶兰叶外植体发生褐变后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发现,细胞膜以及细胞壁扭曲变形甚至断裂,细胞壁降解严重,集聚大量黑色颗粒物质,细胞内出现黑色絮状物质,叶绿体结构破坏。Pauly试剂和亚硝酸钠溶液染色结果表明:褐变外植体存在有较多酚类物质,染色较深。以上结果说明,外植体在褐变过程中,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酚类含量增加促进褐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以苹果渣为原料提取的果胶发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果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对样液中还原糖的测定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果胶在干燥过程中发生了Maillard反应,而亚硫酸钠实验显示亚硫酸盐能够抑制果胶变黑,这一结果证明果胶褐变和美拉德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梨果实酚类物质与酶促褐变底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分属不同栽培系统及种间杂交种的10个梨品种果实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相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到梨果中10种酚类物质,不同系统及品种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很大,其中绿原酸平均含量最高,香草醛、芦丁、表儿茶素、儿茶素含量较高,为主要的酚类物质;咖啡酸平均含量最低。对总多酚、绿原酸、表儿茶素、儿茶素、抗氧化活性与褐变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梨果实总多酚含量对褐变度影响最大,绿原酸含量对褐变度影响其次,果实抗氧化活性对褐变的影响最小。不同酚类物质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且与多酚氧化酶结合能力最强,为最主要的褐变底物。  相似文献   

17.
鲜切苹果酶促褐变底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士、嘎啦和乔纳金3个苹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褐变底物对鲜切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鲜切富士、嘎啦和乔纳金苹果在贮藏过程中色泽(L*值)和硬度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富士苹果的色泽和硬度下降最慢,贮藏14d,L*值和硬度分别下降9.6%、34.56%,比较适合做鲜切苹果加工材料;不同品种鲜切苹果酶促褐变底物不同,其中富士和嘎啦的酶促褐变是以绿原酸和表儿茶素为底物,而乔纳金的酶促褐变是以绿原酸为底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果菜》2014,(6):32-32
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具有抗氧化性能的苹果。以前的苹果被切开后很快就会变成棕褐色,很不美观,令人食欲大减,但有了这种转基因苹果后,苹果切开后果肉褐变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 这种苹果目前正在美国试验田里试种,等待美国农业部的批准,也开始公开接受公众评价。这种苹果有望获批。  相似文献   

19.
鲜切苹果具有方便、即食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鲜切所造成的机械伤害会破坏苹果的组织结构,其感官品质会极大下降,尤其会出现褐变等问题。传统的保鲜方法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鲜切食品的高品质追求,物理控制技术因其处理条件易于操作、保鲜效果明显、绿色安全等优势,在果蔬贮藏保鲜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鲜切苹果褐变机理及物理保鲜技术在提高其贮藏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鲜切苹果的贮藏保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套袋瑞雪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Ruixue')果皮褐变发生规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方法]以瑞雪为试验材料,调查了专用果袋、G果袋处理的瑞雪果实全发育期褐变率,监测果袋内和空气中的温度,分析果袋内外温度差异与褐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套袋时间的延长,果实褐变率升高,G果袋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