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姚凯 《中国林业》2011,(17):50-50
抚育间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林分的生长量和林木质量。随着树龄的增大以及林木的生长,原有的营养空间已不能满足林木的要求,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下降,尤其是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就应该进行首次抚育采伐。抚育间伐起始期的确定,是抚育采伐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抚育间伐起始期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木的生长状况等因素。抚育间伐起始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间伐抚育是森林经营工作中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合理进行抚育采伐;对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减少病虫危害、增加林木抗性等都有好处。同时,通过间伐还能获得部分用材。所以如何结合生产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间伐抚育的技术措施,也是当前林业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一、间伐抚育和各因子的关系1、连年生长量、造林密度、立地条件、林木分化程度、经济效益和间伐的关系幼龄阶段,林木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时期,往往是由于单位面积立木株数过密,林分内林木生长受到抑制。因此,用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时期只能做为间伐抚育的  相似文献   

3.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3种不同造林密度(A密度:1 666株/hm~2,B密度:1 250株/hm~2,C密度:833株/hm~2)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5~5.5年生时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动态、差异及林木分化特征,目的是为尾巨桉纸浆材、胶合板材或大径级锯材人工林培育提供参考依据。3种密度林分树高连年生长量排序是CBA,胸径、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排序与树高相同;而不同密度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的排序则相反。3种密度间尾巨桉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均有显著差异;密度A、B、C的林木胸径变动系数分别是12%、15%、15%,最大与最小变动系数间仅相差3个百分点;林分树高与胸径之比值中,林龄5.5年时最大比值(B密度,比值为140.7)比最小比值(C密度,比值为134.8)仅大4.2%。分析表明,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则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密度小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高于密度大的林分,但密度小林分蓄积量则显著低于密度大的林分;林木分化及林木圆满度在不同造林密度间差异较小,且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4.
过密杨树速生丰产林分,通过间伐可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能显著增加林木生长量,采伐强度应根据林地的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树种和培育目标这四项因子来确定,才能充分发挥林分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红松果材兼用林适宜密度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近50年的系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红松果材兼用林不同林分密度与直径、树高、冠幅等主要测树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等立地条件下(14地位指数),最佳的林分密度经验式为N=21 182×D-1.1827.通过对现实林分的最佳密度调控,可改善林分质量,与对照比提高林木直径连年生长量15%~20%;提高树高连年生长量约5%左右,可大大缩短大径材的培育年限.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的植被多项因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与分析得出: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产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及土壤物理性状则有随林分密度降低而改善的趋势.历经20余年对红松果材兼用林和人工红松大径材培育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林分结实量与林分密度、林龄有直接关系.在适宜的林分密度下,在丰年后的冬季对具备截干条件的林木截去3~4枝以上主干,可人为促使林木形成多头(叉干),达到增加林木结实部位的目的,可明显提高林木结实量,改善林木质量,与对照比39年生林分一个丰年可提高结实量39 kg·hm-2,净增产值约780元·hm-2.  相似文献   

6.
应用思茅松人工林解析木所获的基础数据,建立了其林木胸径断面积生长量的Logistic曲线回归方程:y=202.134/(1 45.92 e-0.5101 t),依据此回归方程的几何特征,对思茅松人工林取样林分的林木胸径断面积生长量、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特点作了分析。进而确立并论述了以林木胸径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确定思茅松人工林初始抚育间伐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来舟林场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抚育间伐是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手段,其作用在于直接地调整林分密度,加速林木生长,缩短成材期,改善森林卫生状况,提高林木的质量,增强林分的抗逆性,且可获得间伐材,提前获得经济收益。根据苏联的研究,抚育间伐可以使松类林的有效生长量(不计采伐木及枯死木的生长量)提高33%,又如南京林业大学在我省洋口林场的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试  相似文献   

8.
不同强度人为干扰15a后,经解析木分析表明,轻度干扰林分中马尾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保持良好的生长趋势,总生长量比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林分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幼龄期也高于后二者,重度干扰林分的各要素生长量均增长缓慢。这些结果表明超过一定限度的人为干扰阻碍了林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人工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马尾松4~20年生不同密度的人工同龄纯林生长资料的分析表明:第1次树高生长分化高峰期在4~7年生,第2次在11~14年生,幼林郁闭后林木直径分化状态比较稳定。中幼林期抚育间伐主要采伐劣等木,进入近熟林期后除采伐劣等木外,还可采伐一部分中等木。间伐施工应以留优去劣为主,适当照顾均匀。总稀疏强度与密度呈正相关性,出现稀疏的时间随密度增大而提前;连年稀疏强度高峰期出现在林分郁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根据总稀疏强度与稀疏时间同密度的关系可确定不同密度林分的间伐强度与时间。利用马尾松人工林观测资料拟合出与立地条件、现存株数密度、林龄三因子相关的自然稀疏模型,从而可推算出不同立地条件的自然稀疏表,为马尾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探讨不同造林密度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用材林的最佳采伐期,以期为河北省平原地区杨树经营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株行距为4 m×6m、4 m×5 m、3 m×5 m、3 m×4 m、3 m×3 m、2 m×3 m和2 m×2 m共7个不同的造林密度,然后对其进行了连续8年的生长情况调查,与此同时,对其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年均生长量以及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1)造林后8 a,各密度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单位面积蓄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2)各密度林分最佳采伐期一般为6~7 a;(3)就经济效益而言,各密度林分中,4 m×5 m林分造林后8年的总净收益和年均净收益最大,分别为71 480±6 036元·hm~(-2)和9 505±990元·hm~(-2)a~(-1),其中年均净收益最大值出现在造林后第7 a。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在进行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的欧美107杨造林时,应采用株行距为4 m×5 m的林分密度,并于造林7 a后采伐。  相似文献   

11.
造林密度决定着林分后期密度大小,是影响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林木生长过程密切相关,决定着林分的健康状况及生产力,是林分合理结构的数量基础[1].造林密度过高将过早加剧林分内部竞争,增加林木死亡率,减少生长量[2-5],因此,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是人工林营造的关键技术环节,揭示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过程的关系,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人工林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对其不同林龄、不同林分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0 a生最大年生长量的最适密度为1 425株·hm~(-2),20 a生为1 175株·hm~(-2),30 a生为1 175株·hm~(-2),40 a生为750株·hm~(-2),50 a生为650株·hm~(-2),60 a生为450株·hm~(-2),随林龄增加树高最大年生长量的最适密度呈下降态势。10~60 a生6个不同龄级、同龄级不同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立地及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影响,在浙江庆元林场3个林区分别开展了不同间伐强度(10%~15%、16%~30%、31%~40%)对杉木(隆宫林区杉木19年生,卢峰和白领头两个林区20年生)人工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隆宫和卢峰林区胸径、单株材积都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3个林区16%~30%和31%~40%间伐强度胸径平均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平均连年生长量都要显著高于10%~15%间伐强度,而16%~30%和31%~40%间伐强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同林区不同间伐强度的树高平均连年生长量差异都不显著,3个林区31%~40%间伐强度的平均林分蓄积都较小,隆宫和白领头林区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蓄积平均连年生长量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卢峰林区16%~30%和31%~40%间伐强度林分蓄积平均连年生长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10%~15%间伐强度。本研究通过综合林分因子分析得出隆宫和白领头林区的最佳间伐强度16%~30%,而卢峰林区的最佳间伐强度为31%~40%。  相似文献   

14.
Height-to-diameter ratios(HD) ar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stability,density and competition of forest stands.It reflects the vertical growth of the trees,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forest canopy structure and influences volumetric production.HD ratios vary according to tree size,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for growth,stand density and species composition.Data were taken from 210 trees and a regression technique of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for the HD ratio applicable for forest structure conservation was developed.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model the HD ratios of dominant and co-dominant trees of Araucaria angustifolia according to morphometric,dendrometric,annual diameter increment,stand density,and age variables in three sites in southern Brazi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D ratio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age,crown area and basal area,and increases with stand density and annual diameter increment.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equations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values of deviation,Bayesian and Akaike criteria.The results are of interest to forest managers since they make decisions about silvicultural operations.Growth continuity and forest production indicate that an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directed at younger trees of smaller sizes,and that one of the main management factors for stand stability and growth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nd and its capture of light.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低山侧柏人工林资源分布及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个山区县侧柏人工林面积为7.84万hm2,幼龄林面积占92.01%,中龄林面积占6.5%;幼龄林蓄积占低山侧柏人工林总蓄积的72.7%,中龄林蓄积占20.9%,近成熟林及过熟林蓄积占的比例较少。不同立地条件下,坡向、坡度对于侧柏的生长影响较大,分布于阳坡的侧柏生长较快。不同立地等级下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54a时仍未相交。利用Forstat2.0和SPSS 18.0分析软件,模拟不同立地等级侧柏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并建立各因子生长模型。结果表明,Richards生长方程能较好地预估北京侧柏人工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市净月潭国家级森林公园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选取不同生长状况的样株制取胸径圆盘进行年轮测定,分析引起大树针叶枯黄、个体死亡的因素,结果表明:林分不同密度或相同密度的植株,不同年份胸径年轮生长量与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幼龄林和中龄林前期胸径年轮生长十分旺盛,而在中龄林的中后期则生长缓慢,部分年份年轮宽度显著变窄,呈现不规则变化。有大树针叶枯黄、个体死亡现象发生,林分密度大、郁闭度高、林龄大尤为严重;导致针叶枯黄和个体死亡的可能因素有个体的遗传性差异、个别年份的生理干旱、林分密度过大引起光合产物制造与积累受阻、立地环境不适或不良气候胁迫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样地调查、解析木和气象资料,拟合了晋西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人工林基于耗水量的幂函数密度调控模型。其中,以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单株胸径连年生长量表示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有必要在传统密度控制图基础上,以水分资源环境容量为基点,以不同林龄水分消耗与降水资源平衡原则,制定基于降水量的不同林龄林分密度控制图。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林分涵养水源功能为目标,研究涵养水源功能与林分因子的相关性,旨在通过林分因子来评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高低。结果表明: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层厚度、公顷蓄积量、年蓄积生长量、郁闭度、地被物盖度、下木盖度、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最密切,影响也最大,该10个林分因子可作为评价不同林分类型涵养水源功能高低的因子。与枯落物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胸径(0.734 7)、年蓄积生长量(-0.806 8)、冠层厚度(0.464 7)、冠幅(-0.674 6)、群落结构(-0.370 0)、地被物盖度(0.677 6)、公顷蓄积量(-0.617 9)、郁闭度(-0.587 2);土壤层涵蓄水分能力相关性较大的林分因子为树高(0.592 1)、胸径(0.275 0)、公顷蓄积量(0.827 5)、郁闭度(0.317 3)、年蓄积生长量(0.767 7)、冠幅(0.749 0)。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水量和土壤层有效涵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郁闭度、公顷蓄积量、下木盖度、胸径、冠幅;林地总的蓄水量相关性较大的因子为地被物盖度、公顷蓄积量。  相似文献   

19.
辽东山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内蒙古红花尔基引种樟子松营造人工林。20多年的实践表明,樟子松人工林在15 a生前生长较快;直径、树高连年生长量15 a生后呈下降趋势,20 a生后下降显著;直径、树高平均生长量20 a生后下降明显;15 a生前针叶量正常,而15 a生后针叶量明显下降,生长势弱,保存率低,纬度愈低生长愈差;生长量明显低于同龄的日本落叶松、红松,亦低于冷杉和云杉。因此,樟子松在辽东山区只适宜在较差立地上营造生态公益林,不宜作为培育用材林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在桂西北乐里林场设置了3个固定样地,对马尾松人工幼林(4~11a生)的胸径、树高等进行了连续8年的监测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胸径逐年总生长为5.50~12.27cm,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DBH/cm=3.9383Ln(X林龄)+3.7132,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0.77~2.23cm和1.10~1.31cm。2)树高逐年总生长为3.53~11.73m,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H/m=1.2186 X林龄-1.5443,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0.73~1.47m和0.88~1.08m。3)林分逐年总蓄积量为6.5~137.8m3/hm2,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V/m3/hm2=0.0932X3.1119林龄,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5.0~25.0m3/hm2和1.6~12.5m3/hm2。研究充分说明,该区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较为缓慢,林分蓄积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