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几种药物对中华鳖稚鳖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养鳖业发展迅速,使国内生产的种苗供不应求,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种苗进行养殖。根据我们的室内暂养结果和有关报道,稚鳖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毛霉菌病、水霉菌病、白斑病等,损失极大。为防止疾病的传入,促进我国养鳖业的健康发展,稚鳖在放入池塘进行养殖之前必须对鳖体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2.
中华鳖稚鳖对水体盐度和酸碱度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鳖是低耐盐的淡水生物,在盐溶液中的安全浓度为1.1‰;但它对强酸和强碱的耐受力强,在pH2.0—11.5的水质中,至少可存活96h。根据鳖对盐度与酸碱度的敏感性,作者对鳖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属爬行纲,龟鳖目。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是目前颇有养殖潜力的经济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鳖的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人工育苗技术,解决养殖业鳖苗供应不足问题,本文就笔者进行的中华鳖人工繁殖技术和稚鳖培育管理技术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洲鳗对某些常用药物的敏感性顺序为:兴棉宝>水胺硫磷>孔雀石绿>敌敌畏>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乐果>福尔马林。本研究根据Tlm24和Tlm24计算了各种药物的使用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5.
高才全  张全成 《河北渔业》1997,(5):28-28,33
<正> 为了提高甲鱼生长速度,缩短养成周期,我们于1996年8~10月份,在吴桥中华鳖场进了了药物促稚鳖生长的试验,使用的药物是乙烯雌酚和以光合细菌为主的多菌种。结果表明2种药物对促进稚鳖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莉  陈昌福 《水利渔业》2000,20(4):35-36
将红霉素(EM)、氯霉素(CP)和土霉素(OTC)分别按50、150和300μg/g用量添加在配合饲料中投喂中华鳖稚鳖,结果表明,饲喂拌有EM、CP和OTC的药饲对供试中华鳖稚鳖的摄食量和增生率没有显著影响,而相同抗生素不同添加剂量对中华鳖稚鳖的增生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洲鳗仔鳗对兴棉宝等9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顺序为:兴棉宝>水胺硫磷>孔雀绿>敌敌畏>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乐果>甲醛。根据TLm24和TLm48计算了各种药物的使用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8.
中华鳖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1],是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我国中华鳖养殖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华鳖产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中华鳖商品价格有所降低,养殖利润减少[2].但是只要提高养殖技术,降低成本,中华鳖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养殖品种.稚鳖苗种成本占养殖成本中很大的比例,稚鳖一般指当年孵化的,体重在50g以下的小鳖.在中华鳖的整个养殖过程中,稚鳖阶段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一般在20%以上,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适合于北方地区提高稚鳖成活率的经验,希望能对中华鳖的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河北渔业》2002,(6):55-55
<正> 上海水产大学蔡完其教授等专家、学者,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群体,在温室恒温(30℃)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主要结果:(1)7群体间个体日均增重差异极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七群体稚鳖—成鳖阶段养殖性能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蔡完其 《水产学报》2002,26(5):433-439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群体,在温室恒温(30℃)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主要结果:(1)7群体间个体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F>0.01),日均增重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鄱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崇明鳖>太湖鳖,黄河鳖极显著地优于其它群体(t>0.01)。(2)7群体间每平方米日均产量差异极显著(F>0.01),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台湾鳖>太湖鳖>崇明鳖,黄河鳖极显著地(t>0.01)或显著地(t>0.05)优于其它群体。(3)中华鳖个体生长差异,无论在同一群体内,或是7群体间,都很大。最大个体重/最小个体重比在黄河鳖最低,为5.6(♀)~8.3(♂),崇明鳖最高,为17.1(♀)~17.7(♂);从体重的变异系数看,也是黄河鳖最低。(4)7群体雌、雄性比总平均为:50.7%∶49.3%。雄性较雌性增重快8.4%(t>0.01)。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具有典型腐皮病症状的中华鳖体中分离到P—1、P—2两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对健康鳖均产生了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从而证实这两株菌株是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菌。经对菌体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红底板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患红底板病鳖的皮肤、肝、肾组织的超微结构,并与正常组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皮肤、肝、肾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解体,在皮肤、肝脏组织中观察到许多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从患病甲鱼的肝脏中分离到9株细菌,其中7株为温和气单胞菌,2株为豚鼠气单胞菌。两种菌JA—1和JA—2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各为4.3×10~5和5.5×10~7,在两种菌培养的上清液中均有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研究表明:甲鱼的爆发性传染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用两种菌为菌种做成菌苗,结合免疫增效剂免疫家兔制得血清,效价可达1:512,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陆宏达 《水产学报》1996,20(3):223-234
将病鳖进行细菌分离,获得的菌株经细菌学鉴定,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病鳖食欲减退以至不吃食,反应迟钝;颈部充血,腹甲严重充血,甚至出血、溃疡,体表可见形成的疤痕;口腔、舌尖和鼻孔充血,甚至口、鼻孔中流出血水;肝脏、肾脏、脾脏肿大,有坏死病灶。组织病理观察表明:大量细菌侵入肺、肾、脾、血液、心脏和肌肉等器官组织,造成出血以及全身性组织损害,组织细胞出现肿胀、颗粒变性、玻璃样变和坏死崩解;血管壁严重受损,内皮细胞坏死脱落。血管内以及器官组织血液中大量红细胞变形、碎裂、溶解,呈现溶血性贫血,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极少,病变区无白细胞浸润现象。病鳖由于血细胞广泛受损、心脏病变、肺组织严重坏死,影响气体交换,最终因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肝、肾和脾等器官组织坏死,失去应有的功能,更加速病鳖的死亡进程。疾病的病理变化表明本病为败血症。鳖病的治疗方法:重病鳖体表病灶处涂抹鱼泰8号药,后腿肌肉注射治鳖灵2号药以及轻病鳖口服治鳖灵1号药,并改善水环境等措施后,治愈率在90%以上。此外,提出了9条综合性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5.
4株淡水鱼致病菌对常用渔用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10种渔用药物对3株淡水鱼致病菌活性,测定了9种渔用药物对4株淡水鱼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不同药物药效差别很大,不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作者还测定了在不同细菌浓度、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几种渔用药物的MIC和MBC,认为水环境因子对药效产生较大影响。在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使用渔用药物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诸学良  郭鹏达 《海洋渔业》1998,20(3):116-119
本文报道了获得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卫食健字[1997]第560号的中华鳖胶囊的生产工艺特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在常规营养成份分析检测的情况与同类对比方面的结果。确定了鳖特征蛋白的鉴别方法,以区别于其它蛋白质。通过动物喂养试验,证实了确有保健食品功能。  相似文献   

17.
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先乐 《水产学报》1999,23(1):53-60
建立了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检测中华鳖血清抗体的方法。试验证明,致敏抗原菌体浓度为3×108cfu/mL、BSA浓度为2.0mg/mL,致敏红细胞浓度2.5%时(无论是人还是绵羊红细胞),本方法能获得最敏感的结果。加入稳定剂后的致敏红细胞,在80d内检测结果没有显著的差异。本试验测得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3.4±4.2,而且证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中华鳖不同生态养殖模式对池塘水环境及养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条件相近的两组池塘,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的两种生态模式(Ⅰ组:中华鳖-吃食性鱼类鲤和草鱼模式;Ⅱ组:中华鳖-杂食性水生动物鲫和螺模式)对池塘水环境以及养殖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Ⅱ组CODMn在7、8、和9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NH3在6、7、8和9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TP在7月和8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TN在6、7和8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NO2--N在6月和7月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水环境质量较Ⅰ组好。Ⅱ组检出藻类47种,Ⅰ组34种,Ⅱ组种类显著增多(P<0.05);Ⅰ组蓝藻重量占83.18%,硅藻2.98%,隐藻2.65%,甲藻0%,Ⅱ组蓝藻58.59%,硅藻13.44%,隐藻14.00%,甲藻7.07%,Ⅱ组蓝藻明显下降,而硅藻、隐藻、甲藻明显上升(P<0.05)。6月Ⅰ组平均生物量4.18mg/L,Ⅱ组2.57mg/L,8月Ⅰ组29.04mg/L,Ⅱ组5.41mg/L,6月和8月Ⅰ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Shannon-Wiener指数H’在6月和8月均值分别为2.117和0.7467,Ⅱ组均值分别为2.5427和1.0178,Ⅱ组6月和8月H’均明显增加(P<0.05);在6月,Ⅱ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1.8516,Ⅰ组为1.2499,Ⅱ组较Ⅰ组上升明显(P<0.05);两组的Pielou匀度均指数J差别不大。Ⅱ组中华鳖平均产量11782.5kg/hm2,显著高于Ⅰ组11482.5kg/hm2(P<0.05)。  相似文献   

19.
郭琼林 《水产学报》2000,24(4):349-353
草鱼淋巴细胞表面扫描电镜结构特征为有孔穴且较为光滑、具短小细锥状突起;中华鳖淋巴细胞、胸腺细胞表面扫描电镜结构特征为凹凸不平、较为光滑;它们均以表面凹凸不平特征的占大多数。E花环试验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草鱼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不明显,而中华鳖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的成花率分别为25%-34%和36%-47%,能形成花环的淋巴细胞、胸腺细胞以表面结构特征凹凸不平(类似哺乳动物T淋巴细胞)的为主。草鱼、中华鳖血液淋巴细胞和中华鳖胸腺细胞与抗人CD2单克隆抗体交叉反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中华鳖血液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的CD2阳性率分别为24%和33%。草鱼血液淋巴细胞CD2阳性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