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三种风机对平房仓储藏小麦的通风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大平房仓储存的小麦分别采用BT35—11NO.5.6普通型轴流式风机、CZLB—2.2S型可逆转式强力轴流式风机、4-7.2—11NO.6C型离心式风机进行通风降温,并对整仓平均粮温、分层平均粮温、分层粮食水分以及能量消耗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央储备粮郑州直属库所处地区进行冬季通风降温,普通型0.55kW的轴流风机380~413小时可将高度6m的粮堆平均温度降到5℃左右,且能量消耗(0.025kW·h/℃·t)和粮食水分变化(小于0.2%)很小,离心风机(结合0.55kW的轴流风机)可在147小时将平均粮温降到3.5℃,降温速率较快,但能量消耗(0.081kW·h/℃·t)和粮食水分变化(0.7%)却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麦棉油三熟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段运平,刘守渠,胡河生(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太原030031)一季春棉或麦棉套作两熟是晋南盆地麦棉生产长期以来的主要栽培形式,这种种植结构的单一性,严重地制约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提高土地生产力。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粮...  相似文献   

3.
棉花新品种82—10于1980年以中棉所十号为母本,黑山棉×棉乡一号为父本杂交,又经海南两年加代选育而成。试验示范证明,该品种是一个纤维品质较好,早熟、丰产,综合性状好,适宜棉麦(油)一年两熟种植的棉花新品种。产量表现:1983年新乡县关堤乡刘庄村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在亩产小麦600多斤的基础上,于6月3日  相似文献   

4.
袁春新 《作物杂志》1999,15(1):28-29
油菜产量的高,直接关系到油棉两熟栽培的效益。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实践总结,油菜高产必须狠抓如下关键技术。1品种选择油棉两熟制的油菜,虽然油、棉两熟均可套种,但费工费力,不符合轻型栽培的要求。所以,必须选用早熟品种,确保油菜在5月20~25日前成熟并收获,...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于1994/1995、1995/1996年采用满播小麦、一熟棉花和麦棉两熟不同配置方式4种处理研究了共生期麦棉复合群体作物层温度分布和总积温。结果表明,不同熟制、麦棉复合群体不同配置方式作物层温度垂直和水平方向廓线不同。与一熟棉花相比,共生期52d不同群体近地面作物层日平均温度2a显著低,依次是:满播小麦低7.2和4.6℃d-1、3—1式麦带低5.6和4.1℃d-1、4—2式麦带低5.5和3.4℃d-1、3—1式棉带低2.9和2.9℃d-1,4—2式棉带南行低2.8和2.4℃d-1、4—2式棉带北行低2.6和1.6℃d-1;共生期52d近地面作物层≥15℃积温亏缺顺序是:满播小麦群体(-372.9和-241.2℃·d)>3—1式配置(-231.5和-184.6℃·d)>4—2式配置(-189.2和-128.7℃·d)。不同复合群体温度日较差大小的顺序是:一熟地(20.6℃d-1)>4—2式北行(19.6℃d-1)>4—2式南行(19.1℃d-1)>3—1式(17.9℃d-1)。共生期间温度日较差达到20℃,有利于棉花培育早壮苗,唯4-2式棉带北行棉花趋于一熟棉花。本研究揭示出麦棉复合群体的低热量胁迫  相似文献   

6.
(五)岭南茶区:本区为南岭以南广大的山地和丘陵地,包括闽南茶区,广东及广西全部。本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及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温度为18—22℃,最低的一月平均温度也在8—14℃,绝对最低温度除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有时出现-8℃外,其余均接近0℃,或0℃以上。无霜期特长,在300天以上,最高月温度一般在27°—29℃之间,绝对高温  相似文献   

7.
严慧敏 《耕作与栽培》2002,(3):10-10,22
淳安县位于浙江西部 ,地处北纬 2 9°11′~ 30°0 2′,东经118°2 0′~ 119°2 0′ ,水田 3熟制的搭配方式主要有麦 (油 )—稻—稻和麦 (油 )—稻—玉米两种 ,在麦 (油 )—稻—玉米搭配方式的栽培地区 ,由于杂交玉米的推广 ,季节矛盾一直比较突出 ,尤其是杂交玉米受霜害的危险性较大 ,影响了全年的稳产高产。为解决这个问题 ,从双季稻分带套栽技术成功的基础上 ,进行了早稻分带套玉米的试验 ,实践证明了早稻分带免耕套玉米具有明显的增产效益。同时也为扩大推广杂交早稻和杂交玉米开拓了广阔的前景。1 早稻分带免耕玉米的优越性早稻分带…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田立体种植农业生态系统模式越来越多,下面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粮、棉、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粮、油、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棉、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一、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与案例1.模式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与玉米套种、小麦与谷子套种、小麦与甘薯套种等一年两熟的粮食主体作物,在保证粮食作物持续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套种或复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或瓜果  相似文献   

9.
黄淮平原冬小麦分蘖成穗动态与气候生态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黄淮平原冬小麦分蘖消长的一般规律是:“两个盛期,一个高峰,越冬不停,集中死亡”.用白天平均温度积温(∑Tid)作生物学时间,代替自然天文时间,通过对本区冬小麦分蘖动态与气候生态关系的研究,黄淮平原冬小麦分蘖成穗随气温、土壤湿度等气候生态环境而变化的规律是:(1)最高群体以前:f=y_m/(1+e~(a-b∑Tid)·f_s·f_a-f_m (∑Tid相似文献   

10.
正一、可以用于配合日粮的油脂根据农业部制定的《饲料原料目录》,可以用于配合日粮的油脂,有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两大类。植物油脂有29种,包括大豆油(豆油)、大豆胚芽油、大豆磷脂油、花生油、棉籽油(棉油)、葵花籽油(向日葵籽油)、稻米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玉米油(玉米胚芽油)、菜籽油(菜油)、芝麻油、扁桃(杏)仁油、番茄籽油、橄榄油、核桃仁油、红花籽油、花椒籽油、可可油(可可脂)、木棉籽油、葡萄籽油、沙棘籽油、酸  相似文献   

11.
种植方式和播(移栽)期对麦(夏)棉两熟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夏)棉两熟棉铃发育受以温度为主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方式两个因素影响, 铃期平均日均 温低于20℃的麦套、 麦后直播夏棉棉铃发育明显劣于正常播种的单作夏棉(铃期平均日均温 大于20℃), 相同播期、 铃期平均日均温均在18℃左右的套夏棉和麦后直播夏棉的棉铃发 育差异较小。 铃期平均日均温在20℃以上的套夏棉、 麦后移栽夏  相似文献   

12.
短季棉是生产上实行麦(油)棉两熟制的品种类型,对于稳定粮油生产,提高棉田经济效益有 十分重要意义。对外引的短季棉新品种(系),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进一步鉴 定其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及适应性。为棉麦(油)两熟技术和麦棉套种技术推广对棉花品 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育期不同的转Bt基因抗虫陆地棉和非抗虫陆地棉进行品种间杂交,配制成中熟组合(中棉所19×中棉所32)和早熟组合(中棉所24×中棉所30)的6个世代(P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棉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  周关印 《中国种业》2015,(11):41-43
选用不同类型的4个棉花品种进行油后直播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等,筛选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中棉所50生育期短、早熟性好、结铃性强、霜前花率最高、产量和品质表现好;中棉所60结铃性强、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但霜前花率较低;中ZM6302单铃重大、衣分高、产量最高,但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差于其他品种;泗抗1号纤维品质最好,但早熟性和产量表现略差;综合来看,4个参试品种均比较适合在长江流域开展油后直播,但需要协调好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关系,以克服油棉两熟、生态和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掘品种潜力。  相似文献   

15.
栽培因子对棉株不同座果点纤维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采用二次回归组合的最优混合设计(311设计),探讨了栽培因子对棉株不同座果点纤维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三个栽培因子对纤维品质影响的回归模型,即纤维品质(Y)与播期(X1)、密度(X2)、施氮量(X3)的回归方程,并提出了获得优质的最佳模式,即播期为4月23日、密度为2.4万株·hm 2、施纯N330kg·hm 2。其中施氮量是影响纤维长度、比强度、黄度最显著的栽培因子;播期是影响麦克隆值最显著的栽培因子;密度是影响伸长率最显著的栽培因子。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的异地分期播种和施氮量试验,综合量化品种特性、主要气象条件(温度、太阳辐射)和栽培措施(施氮量)对棉籽蛋白质和油分的影响,基于棉籽氮素积累和油分合成的“库限制”假设,结合棉花铃期与棉籽干物质积累模型,建立基于过程的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形成模拟模型。利用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播期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科棉1号和美棉33B棉籽的蛋白质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2.05%和2.33%,其油分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2.45%和2.95%。模型以主要气象资料(日平均温度、日太阳辐射量)和栽培措施(施氮量)作为模型输入,以棉花铃期与棉籽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为基础,实现了较广泛生态条件下对不同品种棉花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形成过程的模拟及其含量的动态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广适性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影响棉仁脂肪及蛋白质代谢机制,可为我国麦棉两熟棉区在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棉籽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2年和2013年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进行,以泗杂3号(中晚熟品种)和中棉所50(早熟品种)棉花品种为材料,以单作棉为对照(CK),设置棉花生产上常用的麦套移栽棉(IC)、麦后移栽棉(TC)和麦后直播棉(DC)麦棉种植模式,研究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模式对棉仁脂肪和蛋白质的累积动态、关键酶活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熟棉棉仁脂肪含量皆较CK低,IC、TC和DC呈依次下降的趋势;IC和TC棉仁蛋白质含量皆高于CK,DC低于CK;中棉所50棉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略高于泗杂3号。(2)两熟棉棉仁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低于CK,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高于CK;IC、TC棉仁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高于CK,DC低于CK;中棉所50棉仁具有较高的PPase、G6PDH、GS和GOGAT活性,PEPC活性稍低于泗杂3号。(3)棉仁最终脂肪含量与棉仁代谢过程中PPase、G6PDH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EPC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棉仁最终蛋白质含量与G6PDH活性及GS、GOGAT活性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总之,在我国麦棉两熟棉区选择应用中熟棉花品种、麦套移栽方式可以在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提高棉籽品质。  相似文献   

18.
鲁大林 《种子》1992,(1):40-42
1 四川盆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栽培耕作制度及品种演变情况从气候条件来看,四川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暖和,一月份平均温度3~10℃,绝对最低气温-8~-2℃,小麦无明显停止生长阶段,幼穗分化期长,容易形成多花多实。小麦生育期日照仅300~500小时左右,雨量在300~500mm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的较高水平。四川盆地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和一年三熟。随  相似文献   

19.
一、温度对切花月季开花的影响切花月季栽培最适宜的温度,白天是20—25℃晚上13—16℃,25℃以上生产和开花速度加快,30℃以上的高温和潮湿的气候下开花不良,易发生病虫害。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出现落叶和休眠;5℃以上低温还能继续缓慢生长和开花;5℃以下则处于休眠状态。月季从发芽到开花需要一定的积温,积温高低因品种而异,一般在700—1000℃以上。温度高,积累  相似文献   

20.
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形成的模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的异地分期播种和施氮量试验,综合量化品种特性、主要气象条件(温度、太阳辐射)和栽培措施(施氮量)对棉籽蛋白质和油分的影响,基于棉籽氮素积累和油分合成的“库限制”假设,结合棉花铃期与棉籽干物质积累模型,建立基于过程的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形成模拟模型。利用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播期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科棉1号和美棉33B棉籽的蛋白质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2.05%和2.33%,其油分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2.45%和2.95%。模型以主要气象资料(日平均温度、日太阳辐射量)和栽培措施(施氮量)作为模型输入,以棉花铃期与棉籽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为基础,实现了较广泛生态条件下对不同品种棉花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形成过程的模拟及其含量的动态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广适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