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地松容器育苗基质选择和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湿地松容器育苗9种营养土配方优化选择和造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心土(45%)+苗圃地土(45%),配以火烧灰土(10%)、复合肥和二铵(各1.5%)为基质最佳配方。容器苗根系保护完整,侧根发达,主根生长不良(容器底阻隔)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裸根苗,且造林后无明显缓苗期,当年苗木生长量大于裸根苗,并可廷长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2.
采用5种基质培育1年生湿地松容器苗,对不同基质培育的苗木地径、高度、鲜干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轻型基质配方对湿地松容器苗质量影响明显,表现较好的配方是Ⅳ号、Ⅱ号、Ⅲ号基质;同时,容器大小选择B型较好: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硬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锯木屑、菌菇堆肥细料作介质,配制成5种不同配方混合基质,进行湿地松硬质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①配方E(菌根土17%+腐熟栏肥10%+过磷酸钙3%+锯木屑10%+菌菇堆肥细料5%+河沙10%)为较理想的基质②基质能较好地满足湿地松容器苗的生长,高生长为对照的168.83%③能降低容器苗的重量,为对照的26.9%~66.67%,便于运输④基质的价格低廉,为5元/50kg。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解决容器苗培育技术及造林季节衔接问题,介绍了苦槠容器苗培育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在采种、种子处理、营养土配方、容器选择、苗期抚育管理及其推广应用等方面探讨了适合浙江省景宁县自然地理条件下的苦槠容器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解决容器苗培育技术及造林季节衔接问题,介绍了苦槠容器苗培育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在采种、种子处理、营养土配方、容器选择、苗期抚育管理及其推广应用等方面探讨了适合浙江省景宁县自然地理条件下的苦槠容器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对扦插移植容器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不同营养土容器育苗的方法,将当年扦插苗移至在不同成分不同比例的营养土的容器里进行试验,经分析选出一种适宜检柏容器苗生长的基质,为今后推广应用营养土容器苗的繁育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基质培育1年生湿地松容器苗,并对不同基质引起的苗木地径、高度、根、茎、叶、顶芽干重以及针叶叶绿素含量差异作了调查分析,指出草炭土加少量松林表土培育湿地松容器苗效果较好。结合我国国情,建议长江流域湿地松容器育苗采用中壤质、微酸性、有效氮含量0.2%以上的基质。  相似文献   

8.
作者四年来在杉木容器育苗过程中,通过对容器规格,营养土配方的选择和容器扦插育苗,容器播种苗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试验研究,并用容器与裸根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的技术措施,经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共培育容器苗70多万株(扦插苗20万株,播种苗50多万株)。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容器育苗轻基质成本,提高林区易获取轻基质比例,将泥炭、蛭石、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松鳞、发酵木屑、砻糠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种不同配方基质,每立方米基质施加N、P2O5、K2O含量分别为18%、6%和12%的控释肥4 kg,研究其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1年生实生容器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1年生实生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生长性状和成本,筛选出适合培育1年生杉木和湿地松实生容器苗的最优基质配方均为泥炭∶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木屑∶发酵松鳞=0.3∶0.1∶0.2∶0.15∶0.25。尽管筛选的配方与传统配方(泥炭∶蛭石∶珍珠岩=0.4∶0.3∶0.3)在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育苗成本降低了2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地区杉木和湿地松容器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施肥配比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蛭石、珍珠岩和木屑为主的轻型基质培育湿地松容器苗,生长效果优于常规的以沙土、黄心土和火烧土制成的基质;适量的氮、磷、钾肥配合对湿地松容器苗有显著的生长效果,尤以氮磷钾2:3:1或2:3:2配比为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杉木容器育苗过程中容器规格、营养土配方、容器扦播和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等问题作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营养袋苗造林可延长造林季节,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裸根苗,且造林后无明显缓苗期,当年苗木生长量大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湿地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芽苗移栽时间、苗期遮荫时间、网袋容器长度、容器基质配方及缓释肥施用量等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容器育湿采用长8 cm的容器,基质中加1 kg缓释肥,于当年4月上旬进行芽苗移栽育苗效果好,后期管理以施爱贝施长效控释肥、遮荫时间为20 d为宜。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区的容器育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华南地区容器苗发展的历史作了回顾;对该地区容器育苗技术经验作了总结,其中着重对容器规格、营养土配方、容器育苗技术(播种季节、砂床催芽、芽苗移植等)的经验分别作了较详细介绍;对容器苗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容器育苗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容器育苗造林(简称容器苗技术),是本世纪六十年起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的一种新的育苗造林技术。这容器育苗以其较床式育苗有更多的优点而正在推广之中。容器苗技术主要包括容器的类型,营养土配方、育苗管理、苗木运输、贮藏和栽植等方面。本文仅对育苗容器类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樟子松容器育苗,不同营养土配方、不同苗木质量、苗龄、产地的对比试验指出,使用当地2年生优质壮苗,选用合理配方的营养土、使用ABT生根粉浸根、严格苗木保湿等三个因子是提高樟子松容器育苗成活率的关键,并详细地阐述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6.
枫香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枫香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和管理、容器苗营养土配方、幼苗出土及移植、病虫害防治、造林及抚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华南枫香人工林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不同营养基质对红松容器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草炭土、腐殖土、马粪、有机肥、锯末、河沙等作为营养土的基本原料,进行了红松容器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炭土+腐殖土、腐殖土+马粪(鲜)、草炭土+马粪(鲜)是适合红松生长的3种最佳基质配方,同时还观察了不同播种时间对红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苗木黄化病,是湿地松苗木生产的一大问题。我区今年共育湿地松苗220亩,普遍发生黄化现象。据调查,黄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0%,其中轻度黄化约占50%,中度黄化约占30%,黄化致死占10%,严重影响了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调查表明,湿地松苗木黄化现象,主要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故暂定名为湿地松苗木生理性黄化病。按其不同的发  相似文献   

19.
西南桦容器苗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在普文试验林场进行了养营土、追肥、育苗容器规格的三因素西南桦容器苗培育田间试验。试验研究证明,营养土配方以森林土+农家肥(100:20)效果最好,平均贡献率43.57%,而追肥、育苗容器规格差异不明显,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49%及4.76%。苗木培育的合理搭配是森林土+农家肥,每月追氮肥一次,5×15cm的塑料袋。经山地造林检验,用此搭配培育的半年生苗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东主要造林树种湿地松、马尾松、木麻黄和大叶相思进行不同规格容器的育苗试验,探索出其适宜的容器规格。结果表明,秋冬播种培育半年生合格苗,上列树种分别以6×14、5×14、6×12和5×10厘米(口径×高)规格的圆筒形薄膜容器为宜。营养土以70%火烧土+30%黄心土,外加3%沤制成的过磷酸钙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