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城疫是由禽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疫苗的普遍使用,在临床上典型新城疫已很难见到,但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却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其病毒是副黏病毒科属的代表种,由该病毒引起的鸡或火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定为法定传染病,是对养禽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2003年罗平县某肉鹅养殖场饲养的雏鹅发生新城疫并引起大批死亡,经采取有效措施得以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肉鹅养殖场于2003年4月3日和4月13日先后分两批从省外引入1日龄狮头鹅1 664只,4月6日第一批引入的雏鹅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随后第二批雏鹅亦感染发病,至5月28日,共发病1 127只,死亡1 078只,发病率为67·7%,病死率为95·7%。发病后该场于4月9日,5月11日先后注射小…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对养鸡业的生产影响较大.该病主要以预防接种为主,免疫效果也比较好,但如果免疫程序不正确,可引起流行.  相似文献   

4.
接种不同剂量的新城疫疫苗对鸡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也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在我国,该病是所有鸡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鸡新城疫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中,施行合理的免疫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使用的新城疫疫苗有Ⅰ系、Ⅱ系、Ⅲ系和Ⅳ系4种,大多是弱毒疫苗。Ⅰ系疫苗是一个中等毒力的疫苗,用于经过两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此苗的优点是产生免疫力快(3~4 d),免疫期长(1年以上),在发病地区常用来作紧急预防接种。此次…  相似文献   

5.
<正>雉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浆膜出血为特征。该病对雉鸡养殖业危害极大。定期做好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雉鸡新城疫的根本措施。1病原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以呼吸困难、下痢、精神紊乱及黏膜和浆膜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的鸡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内的一种寄生虫病.试验以2006年3月23日某养殖户送检的8只病鸡为材料,进行了系统的鸡新城疫与蛔虫病混合感染的病理学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了观察复方板监根制剂预防和治疗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试验采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M41人工感染3周龄海兰褐雏鸡致其发病,于接种前后在其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复方板蓝根制剂,观察了该药预防和治疗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属一类传染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寒冷与气候多变季节多发,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可使鸡群80%以上的鸡感染发病,90%以上的病鸡死亡和淘汰。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许多草药不但具有抑杀病毒的作用,而且能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为防治鸡病毒性疾病提供了新途径。国内已研究出“板蓝根散”、“强力喘咳宁”和“喉气通”等抗病毒的中药制剂。河北北方学院研制开发出的中药“病毒克”散剂,对鸡新城疫的防治效果相当显著。目前,为开发“病毒克”颗粒剂,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研究人工感染鸡NDV强毒对鸡多项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传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0~80日龄鸡群,100~180日龄鸡群也可发病,但较少见。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危害比较严重,会给养鸡户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中药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根据中兽医理论和鸡球虫病的特点,用纯中草药,经过线方筛选、防治试验、毒性试验,对中药抗球虫病的效果、机理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所用中药组方能较好的防治肉鸡球虫病,抗球虫指数达高效(188.3),并可使外周血液中淋马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增多,也可提高免疫器官中T和B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证明了该组方为高效抗球虫病,且稍优于克球粉。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中药制剂微粉对禽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散剂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药制剂微粉对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散剂,治愈率达91.6%,比中药制剂散剂组高8.1%,应用中药制剂微粉相对增重为126。说明中药制剂微粉达到细胞破壁水平,比散剂药物有效成分释出量大,吸收迅速,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研制防治缓慢葡萄球菌 的药物制剂.将鸭脚树叶提取物和青霉素进行配伍,以体外抑制缓慢葡萄球菌(S.lentus)的最佳组合组成鸭脚树叶提取物和青霉素中西合剂,应用于人工感染S.lentus的小鼠作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鸭脚树叶提取物和青霉素中西合剂的治疗剂量为50 mg/kg体重时,小鼠死亡率为18.2%,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6.7%;鸭脚树叶提取物和青霉素中西合剂的预防剂量为40mg/kg体重时,小鼠死亡率为9.1%,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3.6%.鸭脚树叶提取物和青霉素中西合剂对缓慢葡萄球菌病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成分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黄酮、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黄芪皂甙、人参皂甙等 1 0种中药成分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以 3种顺序加入到培养 2 4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即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中药、中药和病毒同时加入 ,观察细胞病变的程度 ,以评价它们对IBDV感染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和中药与病毒同时加入时 ,多数中药成分处理组在病毒接种后 72h的细胞病变程度明显减轻 ,表明多数中药能抑制病毒感染细胞 ,且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催乳保康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奶牛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一般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到20%~40%以上,甚至高达50%~80%。笔者根据传统的中兽医理论和最新的中草药研究成果,以及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以源自天然的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草药为原料,制成集增乳、保健、安全为一体的复合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催乳保康散,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产乳性能,为研究本饲料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抗蜂螨中草药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筛选具有杀灭蜂螨作用的中草药薄荷、百部、博落回提取物配成不同浓度,用于9群有蜂螨寄生的蜂群,通过对蜂体寄生率、落螨数和死亡蜂的统计,对药物的作用与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大蜂螨与小蜂螨都有杀灭作用,且对蜜蜂安全(P>0.05),其中 25%薄荷提取物对蜂螨的杀灭作用最明显.薄荷的最佳用药浓度为25%,百部与博落回的用药浓度分别在0.05%和1.00%以上,其最佳用药浓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选用黄芪、党参、当归、白头翁等中草药组成方剂饲喂11日龄雏鸡,试验共分4组,空白对照组、0.5%中药组,1%中药组、2%中药组在给药后第7、14、21、35和42天测定血液中吞噬细胞百分率及吞噬指数.结果表明,各给药组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该中药制剂具有增强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制防治缓慢葡萄球菌(S.lentus)病的药物制剂,本研究将熊果酸和柠檬苦素配伍,以体外抑制S.lentus的最佳组合组成熊果酸和柠檬苦素合剂,应用于人工感染S.lentus的小鼠的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熊果酸和柠檬苦素按3∶2组合时抑菌效果最佳,最低抑菌浓度为3.13mg/mL;熊果酸和柠檬苦素合剂的治疗剂量为15mg/kg时小鼠死亡率为27.3%,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9.7%;熊果酸和柠檬苦素合剂的预防剂量为10mg/kg时小鼠死亡率为12.1%,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6.7%,证明熊果酸和柠檬苦素合剂对S.lentus病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成分对培养细胞的生长和抵抗病毒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 5种浓度的含当归多糖 (CAPS)、黄芪多糖 (APS)、板蓝根多糖 (IRPS)、淫羊藿多糖 (EPS)、蜂胶多糖 (PPS)、淫羊藿黄酮 (EF)、蜂胶黄酮 (PF)、黄芪黄酮 (AF)、黄芪皂甙 (AS)和人参皂甙 (GS) 1 0种中药成分分别加入到已培养 48h、 1 2h前接种新城疫病毒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单层中 ,于病毒接种后 72h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测定CEF细胞的活性 ,以评价各中药成分对培养细胞的生长和抗病毒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 ,EF、PPS和PF显著促进细胞生长 ,CAPS、IRPS和GS显著抑制细胞生长 ,EF、GS、PPS、AF、PF、APS和EPS 7种中药成分显著抑制病毒感染 ;部分中药成分的作用各有所长 ,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于1982年由邝荣禄首次发现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1990年分离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目前已发现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的血清型已有16个之多,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力,给疫苗控制本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