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苹果套袋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套袋是提高果品质量,生产高档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自1996年以来,我乡各村对苹果进行套袋。套袋苹果果面细嫩、光洁、着色好,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病虫果由原来30%下降到5%左右。我乡黎屯村每年苹果套袋300余万个,套袋使每个果增值0.10元,总增值30余万元。该村的苹果套袋经验如下。1选果套袋的果园管理水平要高,品种要好,果个要大,果形要正。对红富士来说,要选单轴延伸的下垂枝中心果。2选袋该村使用的果袋是天津生产的防水袋,防水性能好。果袋的颜色要根据果实颜色而定,红色品种要选用外黄白、内黑或者外灰色、内黑色的双层袋,其增…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渭北红富士苹果着色不良的因素为气象、栽培管理、土、肥、水,提出了促进渭北红富士苹果着色的主要措施:选择易着色品种、巧灌水、合理施肥、正确套袋与除袋、合理修剪、进行人工辅助增色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 ,遵化市苹果套袋栽培已大面积推广 ,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致使套袋果的优质果率较低。为此 ,我们进行了调查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①选套袋树。选择自然条件下 ,树冠外围果着色面能达到 5 0 %、内膛果着色面能达到 3 0 %左右的健壮树。无水浇条件及连年环剥主干的弱树所结果实不宜套袋。郁闭果园 ,苹果着色差 ,易患苦痘病 ,也不宜套袋。②纸袋选择。未经国家注册的劣质纸袋和塑膜袋透气、透水性差 ,温、湿度不稳定 ,不要使用。选用有正式注册商标、外灰内黑、内袋红色的日本小林袋、韩国袋或山东果树研究所研制的双层袋。还可选用…  相似文献   

4.
刘永忠 《落叶果树》2001,33(4):53-53
1 套袋促进着色 1994年青岛市果树站从日本引进早熟苹果品种松本锦,定植在胶州市农业局果树站生产基地。1997年首次结果,7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350g。观察认为该品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该品种的成熟期正处于全年中温差最小的时期,特别是干旱少雨年份温差更小,以致松本锦着色差。1998年省市果树专家提出是否可用套袋来促进着色。为此,1998年我们进行了套袋试验:6月8日套塑膜袋、国产袋、小林袋各100个,7月20日摘袋(纸袋分两次摘),摘除内袋后5天,果实全面着色,着色率达95%以上,同时果面光滑鲜艳。套国产袋和小林袋差别不大,套塑膜袋效果略差。但无论套什么袋与无袋相比,差异非常明显。在大力发展松本锦的同时,应提倡套袋栽培。 松本锦套袋比富士套袋简单得多,不一定强调用双层袋,国产袋甚至塑膜袋均可。并且食袋时间只40多天。2 慎用铜制剂防止药害 松本锦苹果落叶病较重,但并不重于元帅系品种。只要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一遍1000倍扑海因、一遍400倍多抗霉素或1200倍宝丽安即完全可以控制。 松本锦对波尔多液等的铜制剂敏感,使用波尔多液会发生严重药害,造成大量落叶。在我们生产基地,1995年6月上旬喷了波尔多液致使7O%的叶片脱落。此教训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5.
苹果套袋的作用、时期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套袋的作用、时期和方法张建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苹果套袋的作用及袋种选择1.促进果实全面着色,使果面鲜艳美观。鲜艳的苹果,最受市场欢迎和消费者青睐,果实进行套袋就能达到此目的。苹果在幼果期套袋,果实在遮光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6.
葡萄套袋应根据品种及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纸袋。但无论何种纸袋,均要耐风吹、日晒、雨淋,且透气性好。一般巨峰系葡萄采用巨峰专用的纯白色,经过洋水处理的聚乙烯纸袋;红色品种可用透光度大的带孔玻璃纸袋或塑料薄膜袋。为了降低葡萄的酸度,也可以使用玻璃纸袋、塑料薄膜等能够提高袋内温度的果袋。一些非葡萄专用的塑料膜袋如食品袋、方便袋等,并不都适用于葡萄套袋。最好不要使用旧袋。  相似文献   

7.
以红色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为试材,以套袋处理(果袋类型、去袋方式和去袋时间组合成10个不同的套袋处理)为手段研究了果实着色过程中外观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色砂梨的着色需要有高强度的光照。生长过程中套有不透光袋的果实临近成熟时,只有完全曝光才能大量合成花青苷,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大约2周)果实着色面积、着色程度即可优于对照(不套袋处理)。红色砂梨着色是从果实向阳的一侧先开始,且以果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扩展,至采收时果实阳面红色能够均匀分布,但整个果面色泽很难一致。解剖结构分析表明果面呈红色是因为果皮中紧邻表皮层的3~4层细胞存在红色细胞(含有花青苷),在果实着色过程中这些红色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同时细胞内色素浓度不断增大。云红梨1号合成花青苷的能力明显优于美人酥,果实着色更鲜艳。解剖学观察发现云红梨1号的表皮细胞层也含有红色细胞。  相似文献   

8.
石榴果实套袋,能够明显降低石榴果腐病病果率、桃蛀螟虫果率和裂果率;红色品种在着色前除袋,白色品种和青色品种带袋采收,能显著改善果实外观质量;套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明显,但降低了平均单果重。  相似文献   

9.
张旭东  杨挺 《西南园艺》2002,30(4):26-26
苹果是凉山州栽培面积最大 ,产量最多的果树。近年来 ,由于果品质量差 ,市场价格、果园收益都很低 ,丰产不丰收的情况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果实套袋是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的一项技术措施 ,能提高果园的收益。为了选择出一种套袋效果好、果袋成本低、农民易接受的纸袋品种 ,以利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于 2 0 0 0年~2 0 0 1年在越西、盐源两地进行了不同纸袋对苹果果实套袋的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西昌鹏程红色内膜双层袋 ,西昌单层袋 ,日本青木红色内膜双层袋 ,山东凯祥红色内膜双层袋共 4种纸袋。1 2 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自育晚熟苹果品种‘岳冠’为试材,研究不套袋、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对果实单果重、硬度、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维生素C和果皮色差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的果实单果重和硬度无显著差异;不套袋果实的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套袋不摘袋和套袋摘袋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果实,固酸比显著高于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果实;不套袋能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至2倍以上。外观品质方面,果实成熟期内不套袋果实和套袋摘袋果实L*值下降,采收期不套袋果面光洁度最低;套袋果实和不套袋果实红色值a*值上升,b*值下降;套袋摘袋果实果皮色彩饱和度c*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果皮红色更鲜艳;不套袋果皮红色更暗;套袋不摘袋果实呈现底色绿色。总之,不套袋果实能显著提高果实内在品质,但外观品质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红色苹果套袋与除袋机理研究概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苹果果实套袋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 ,提高果品档次的重要栽培措施。就红色苹果而言 ,套袋苹果除袋后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形成 ,改变了果皮内显色色素的比例 ,改善了花青素的显色背景 ,从而极大地增进了果实的着色 ;同时套袋果较利于贮藏 ,果实农药残留量大为降低。但套袋后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例如套袋后果实糖、酸、维生素及芳香物质的含量均低于不套袋果 ,完善套袋相关技术可使之降至最低限度。1 套袋时间和纸袋种类  套袋时间越早 ,套袋果外观品质越好 ,其相应内在品质下降越大 ;套袋过早 (生理落果前 ) ,会出现袋内落果 …  相似文献   

12.
李晓荣 《落叶果树》2008,40(1):37-37
除袋是生产优质套袋果的重要技术环节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除袋时间.除袋过早,着色浓重,果面易生果锈;除袋过晚,着色慢,色泽不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除袋时间应根据品种成熟期和气候条件确定.较易着色的早熟和中熟红色苹果品种,如新乔纳金、新红星等,在昼夜温差较小的沿海以及内陆果区,宜在采前15~20天完成除袋.在冷凉或昼夜温差大的果区,可在采前10~15天完成除袋.较难着色的晚熟红色品种,如富士系品种,在昼夜温差较小的沿海及内陆果区,宜在采前30天左右完成除袋;在冷凉地区或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宜在采前20~25天完成.  相似文献   

13.
张新文  程金库 《河北果树》1996,(2):17-17,25
提高苹果套袋效果的技术措施河北磁县林业局056500张新文,程金库,陈振江为了使苹果在套袋过程中减少落果,生长后期减少撑裂纸袋,去袋后迅速提高外观与内在品质,对苹果套袋进行了试验对比,总结出以下几项提高套袋效果的方法与措施。1依果定袋苹果品种间由于颜...  相似文献   

14.
1摘袋 1.1摘袋时间 红富士苹果套袋期一般为90d左右,适宜的摘袋时间在10月1日前后。摘袋必须考虑天气因素,摘袋后遇雨或连续高温天气易产生斑点、水裂纹、日灼、果面发黄、着色不鲜艳等症状,影响品质,降低商品果率。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富士苹果套袋前喷施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提高苹果外观质量有较好效果,可以显著降低烂果率,改善着色,减少果锈和果面裂纹。果袋以小林双层果袋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生产的双层果袋效果最好。套袋时间以6月上旬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影响长富2苹果套袋果质量的一些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富2苹果进行果实套袋是生产全红高档果的必要措施之一,其优点已有许多报道。我市自1994年在长富2苹果园大面积推广套袋措施,到1996年其套袋果己这800万个。所用果袋为山东省龙口市果袋厂产品,果袋宽为14.2cm、长18.2cm的双层袋,其外层袋为表面灰白色、里面黑色,内层袋为蜡质半透明红色。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要提高长富2套袋果的质量,除了需要增施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及时进行灌溉排水,调整树体结构、控制适当枝量、合理疏花疏果等之外,还有下述一些影响因子。1施用多效哇果实质量差1994年4月20日对管理良好的10年生长宫2苹果…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33页 )4 果实套袋有袋栽培的兴起 ,对日本苹果优质栽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迄今为止 ,有袋栽培果约占日本苹果总产量的 1/ 3。4 .1 纸袋的种类 日本苹果生产上目前使用的纸袋几乎全是小林制袋公司的产品。按照纸袋结构 ,可分为单层袋、双层复合袋和三重复袋 ;若按照纸袋的透光性 ,可分为半透明袋和低光袋 ,常见的半透明袋中如苹果乳白 18、苹果乳白 15,为单层乳白色纸袋 ,适宜于易着色的地区使用。KMR8切、KMR7切为低光双层袋的主流产品 ,其外袋浅黄 ,内侧黑色 ,内袋为红色半透明纸 ,在温暖及寒冷地区均可适用 ,通常用于富…  相似文献   

18.
烟台是我国栽培苹果最早、栽培管理水平较高、苹果套袋在全国既早又多的地区。虽然近几年苹果套袋已被许多果农所接受,但全套袋栽培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概论如下,供参考。1 给早、中熟品种套袋的利弊 多年来,给早、中熟苹果品种套袋者较少。原因是早、中熟品种价值低,上市时间短、花袋钱、费工、效益低。2001年,凡未套袋的金帅、红星、乔纳金、新嘎拉  相似文献   

19.
苹果套袋技术作为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措施,已在惠民县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1997年惠民县惠民短枝红富士的套袋果达2亿个。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普及,不同果袋的推销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给果农选择经济、有效的果袋带来了...  相似文献   

20.
套袋是提高苹果外观质量和商品一致性的重要技术措施,在延安苹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套袋以来效果良好。受干早气候条件和果农配套管理技术水平的影响,近年来苹果摘袋后着色不良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果头发青,有的果面发青,有的虽然着色但不能全红,严重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商品率,降低经济效益。2008年洛川苹果摘袋后长达1个月不能正常着色,是导致苹果采收、销售延迟的重要原因。为此,笔者调查了苹果摘袋后着色不良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